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二级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前身——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58年建校伊始,时为北京工商大学机械系,1970年校址迁往咸阳市后,名为陕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2000年10月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是学校规模较大、专业门类较多的院系之一。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以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材料成型、过程装备、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是在1958年成立的轻工机械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具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2个一级学科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物流工程、轻工装备与控制、热能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机械工程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3个综合实验区以及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其中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是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拥有陕西省重点工程中心——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学院总占地面积约86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为67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1400台(套),价值约1500万元,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先进、齐备,工程训练条件优良。
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来
学院现有在校生2413人。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轻工机械、机械制造(专科)
70年代轻工机械设计、轻工机械制造、钟表机械
80年代轻工机械设计、轻工机械制造、包装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企业管理、工业造型设计
90年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06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2006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得省级名牌专业。
办学条件
办学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学院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干部的领导水平。切实贯彻学校“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谋求发展,深化改革,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学校“教学为主、质量为本、轻工引领、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实践学院确定的“三个坚持、一个弘扬”,即:坚持“从严、重导、求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共建平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培养目标;弘扬“谋实事、鼓实劲、出实效”的学院精神。面向制造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培养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高、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23名,专任教师110名,其中教授26名,副教授31名,博士学历和在读博士学历23人,硕士学历47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6人。实验室和资料室专职人员11名,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获得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3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教学标兵2人,教学、科研十杰3人。
我院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实施教学改革。自2003年以来,先后承担教学改革项目26项,经验收,一等6项,二等8项;创新教育教学项目75项,获得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出版专著或教材80余部,公开发表教学论文32篇。
学生参与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创新机械设计、EDA电子设计等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学院具有机械工程一级硕士点,二级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五个,分别是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机械电子工程。截至2006年8月底,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7人。
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在自动机械及特殊机构、设计理论及方法、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过程设备及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CAD/CAM工程研究中心以其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成果,被原中国轻工总会确定为部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厅局级等项目26项,各类横项项目50余项,经费总计456万元。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教育厅科技进步奖6项,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计7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943人,硕士研究生137人。学院有专任教师94名,其中教授22名,副教授28名,高级工程师4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80%,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
50多年来,机电工程学院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或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学院坚持“从严、重导、求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共建平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目标;弘扬“谋实事、鼓实劲、出实效”的学院精神,面向制造业,依托优势学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呈现出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领导团队
专业培养
培养目标:具备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领域的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师和现代设计制造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以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机械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机床设计、工业机器人、现代制造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电子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电基础实验、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材料成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以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为基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成型理论、工艺、模具设计与加工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师和材料成型专业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成型工艺、模具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较好地掌握机械工程、工程材料、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成型的工艺方法;
2、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实验研究、设备操作以及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较好的科技写作和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制造业、材料成型与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控制与测试等方面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模具、非金属制品设计、塑冲设备、模具数控加工、现代企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电子实习、计算机能力训练、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电基础实验、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材料成型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物流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工程管理科学及现代物流配送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制造、流通和服务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评估审查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以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和管理工程为基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机械工程、系统工程和流通服务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师和物流专业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生产和服务系统设计和改善、生产运作和管理,现场管理和控制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物流管理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及语言、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运筹学、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物流运输规划与配送、生产计划与控制、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供应链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习,计算机能力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机电工程学院官网.2015-05-26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办学条件
办学方针
师资队伍
领导团队
专业培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