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的(1930年11月17日—2010年9月6日),又名朱镇琳,广东省丰顺县
留隍镇口铺村笃庆堂人,是一名优秀的老游击战士、革命老军人,
改革开放以来,朱的先生以独到的眼光,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先后创建了韩江建筑队、韩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和韩江电力有限公司,
果敢率领公司在珠三角地区开辟建筑行业市场,将事业扩展到内地和港澳地区。在他的带领下,朱氏家族30年间创办了
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珠江投资集团、
合生创展集团、
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地产界的“
航空母舰”。更令人钦佩和敬重的是,他在事业扶摇直上之时,肩负社会责任,主动回报社会,全力造福乡邦,成为社会慈善事业的一面旗帜。据不完全统计,他率领家族企业先后无偿捐资社会公益事业多达数十亿元,资助家乡经济发展项目50多项金额超5亿多元。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过于“真善美”。朱的先生将他的生命与热心公益事业融为一体,始终把奉献慈善事业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善美”的真谛,谱写了大爱人生的华章。
“真”是的先生心怀桑梓的写照。他率领家族企业铺桥筑路,兴办实业,把回报家乡当成一种作为
丰顺县儿女应有的责任,用实际行动积极履行。先后捐资300万元修通了阝留 隍至赤凤段的水泥公路,捐资70多万元修建口铺至居林村道、丰有村道等7条水泥公路;先后捐建了丰顺县会展中心,修建了部分县、镇办公设施;2009年,捐资3600万元支持东阝留 大堤建设;投资兴建了凤凰水系四、五级电站,创办了建筑总部企业,每年为家乡丰顺带来8000多万元的税收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家乡经济的更快发展。
“善”是朱的先生热衷公益的概括。他率领家族企业慷慨解囊,扶贫济困。为让家乡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除在家乡大力兴建敬老院外,2007年以来,坚持每年为近7000名家乡老人赠送
春节慰问金,慰问金额累计达300多万元;2010年8月,捐资2亿元成立了
丰顺县紫琳慈善基金会,用于阝留 隍等镇贫困家庭60周岁以上老人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丰顺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为了解决疾病患者的痛苦,捐资邀请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免费为丰顺县
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在1997年阝留 隍堤围出险时,捐资帮助当地政府及时修复堤围,解除险情;在2006年和2007年
留隍镇等地发生罕见水灾时,先后共捐赠了800多万元资金及大米等物资一批;在1998年
长江、
嫩江市等地引发大
洪灾时,捐资170多万元支持灾区抗洪救灾;在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期间,捐资1500万元支持各地抗击疫情;2005年,向惠州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2008年,为
5·12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共计1.3亿元,等等。2007年他被
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粤慈善家”的光荣称号。
“美”是朱的先生情系教育的体现。他率领家族企业出钱出力,助学建校。1996年,捐资60万元新建东阝留 中心小学;1997年,捐资40多万元新建
清溪小学;1998年,捐资1200万元新建东阝留 中学;2002年,捐资400万元建设
丰顺中学综合办公大楼;2008年,捐资1200万元新建阝留 隍镇中心小学;2005年至2009年,先后捐资1100万元和500万元,分别作为
丰顺县朱的刘惠英教育助学基金和丰顺县阝留 隍镇朱的刘惠英慈善教育基金,已资助614名特困大学生、1394名
高中贫困学生继续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达577.15万元;2009年,捐资600万元资助阝留 隍镇困难老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资助家乡教育事业外,2002年,捐资兴建
中山大学外语大楼,为
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捐赠
助学金100多万元;2003年,向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捐赠50万元,向
华南理工大学捐款100万元,向华师附中番禺小学捐赠50万元;2004年,向
宝坻区捐赠200万元作助学基金;2005—2009年,先后斥资十多亿元,创办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捐资8000多万元兴建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剑英校区和剑英图书馆;捐资500多万元作
梅州市兴宁一中教育资金等等。同时,他也热心于革命教育事业, 率领家族成员缅怀先烈,继承传统。1998年,在原边纵四支独立队开展革命活动的盐坪村,捐资新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和“追思亭”,以此纪念在
解放战争中
凤凰山一带为革命牺牲的
潮州市、
澄海区、
饶平县、丰顺边纵四支队的39位烈士;随后,又捐资200万元支持
丰顺县修建华夏女杰李坚真纪念馆;2006年,向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2008年,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的子弟兵捐赠“
邓老凉茶”10000箱、慰问金100万元。
在8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朱的先生始终继承和发扬
华族的优良传统,为人和善,生活简朴,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处世低调,乐善好施。在他弥留之际,还遗托家属将其个人名下的现金、存款、股票的80%折合人民币9600万元作为丰顺县紫琳慈善基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子,让人为之动容。
朱的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持之以恒播洒人间大爱,济贫恤孤,安老扶幼,情系蓝盾,关爱杏林,铺设路桥,慷慨赈济,热心教育的博爱精神和高贵品质,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