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起,杜骏飞任教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1990年代末起,开始从事互联网传播研究,并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等多项职务;2008年,主持创办了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并任创会会长;2020年7月,杜骏飞获聘
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骏飞主要从事互联网与中国问题、媒介
政治学、新闻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截至2022年2月,杜骏飞先后出版《弥漫的传播》《网络新闻学》等学术著作9部,出版教材3部;在
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110篇、学术评论20篇;曾主持多个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在教育教学上获得多项成果与奖励。
2008年,杜骏飞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人物经历
1987年起,杜骏飞任教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1990年代末起,开始从事互联网传播研究,曾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并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文科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规划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00年和2001年,相继出版《深度报道写作》《深度报道原理》;2005年,杜骏飞主持的课程《
网络传播》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杜骏飞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主持创办了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并任创会会长;2009年起,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
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曾担任
中美互联网论坛中方成员;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任
访问学者;2015年起,担任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主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长,江苏省“紫金智库”互联网与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4月,从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卸任;2020年7月,杜骏飞获聘
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任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9月,杜骏飞在
抖音直播间推出了一场主题为《常识课:决定人生的元能力培养》的讲座,累计浏览量超110万、最高同时在线7000人,总点赞达6万。
研究领域
杜骏飞主要从事互联网与中国问题、媒介
政治学、新闻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
主要成就
学术发表
截至2022年2月,杜骏飞先后出版学术代表作《弥漫的传播》、国内第一部网络新闻理论著作《
网络新闻学》、第一部深度报道理论著作《深度报道原理》,及《
中国网络广告考察报告》《选秀》《公开时刻》《艺术中的传播》《
政府网络危机》等学术著作9部,出版教材3部,包括第一部全国多所院校联编教材《
网络传播概论》。2007年所创立的《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为该领域唯一学术集刊,2013年,该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2018年,主编出版了《全球智库指南》。
截至2022年2月,杜骏飞在
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110篇、学术评论20篇,其中,
第一作者论文9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76篇。多部学术著作入选“中文学术图书引文
索引”。《1994年以来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进展》《复杂系统论:中国网络舆论研究的范式转向》等论文被《
新华文摘》转载。《虚拟社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等1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转载。
杜骏飞曾被基于2006年至2018年5月
中国知网收录论文数据的《全国高校学者中文期刊论文排行榜(新闻传播学)》列为该学科核心作者,也被2016年《新闻传播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列为新闻传播学最有影响力学者之一。2007年所创立的《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为该领域唯一学术集刊,已连续出版12年。2013年,该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
文学发表
杜骏飞曾任
南京市大学南园诗社社长,后为南京“他们文学社”成员,并担任“南雍社”负责人。先后在《今天》《他们》《作家》《
钟山》《
上海文学》《青春》等文学刊物及报纸副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出版个人诗集《合唱团》《中国先锋诗选》等多部诗歌合集。
研究项目
以上截至2022年2月
教学成果
2016年起,杜骏飞已通过个人公众号推出950期在线公益人文课程(《杜课》);同时,负责南京大学文创平台建设,并成立在宁高校教师文创社团“南雍社”,多次举办文创沙龙。2020年,与多所高校学者共同筹办致力于社会教育的“南雍书院”。
学术观点
自2000年起,杜骏飞在新媒体传播领域提出“全时化”“泛媒介”“泛传播”“泛层级”等学术概念,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先后发表“瓦釜效应”“新闻人本主义转向”“流言止于公开”“
新闻学必须保卫社会”“网络新闻价值观”“新闻的傲慢与谦卑”“
传播学的解放”等学术与思想观点,促进了一些重要的社会共识与学术共识得以形成。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以上仅列举部分
期刊论文
以上仅列举部分
任职情况
学术兼职
社会任职
人物言论
常识课是最重要的人生养成
2023年8月,杜骏飞在
抖音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表示,常识课虽然在学校教育之外,却是最重要的人生养成。如个性创造力、批判性思考、对情感与理性、社会与人的理解深度等常识,能够影响并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常识课不仅是为学生解惑答疑,也是为大家讲解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常识。
民意征集应由第三方实施
2010年,针对民意征集存在走过场问题,杜骏飞表示,在民调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状况会让公众对民意征求产生很多质疑,民意调查不是每个人都能上手做的,不规范的民调很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做了之后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建议参考西方政府征求民意的方式,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民意征集。
“夸夸群”的实质是虚幻的善意
2019年4月,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和校友间,出现一批以“夸人”为主题的微信群,有网友对此表示批评或者质疑,认为多数夸奖不是实事求是的赞许。杜骏飞对此表示,“夸夸群”的出现给了青年人一个“醒着做梦”的机会,“夸夸群”能给一个求夸者带来的,不是实质性的肯定,而是某种虚幻而宝贵的善意。
人物相关
2023年9月17日,杜骏飞在
抖音直播间推出了一场主题为《常识课:决定人生的元能力培养》的讲座,整场讲座持续约一个半小时,累计浏览量超110万、最高同时在线7000人,总点赞高达6万。杜骏飞在直播中指出,解决青年人精神内耗、焦虑等问题,在于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常识”。杜骏飞还用人类利用AI技术创作画画和解决数学难题的故事举例,指出常识的重要性。
《2023抖音公开课学习数据报告》显示,国内高校在此前一年的时间里抖音累计直播1万场,总时长超过7350万分钟,相当于1.68万节课;共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在
抖音传递知识,平台内高校直播课观看超10亿次,平均每天有28场。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从教30多年,既是老师,又是学者、诗人、父亲。他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执教多年的丰富经验,还有作为人文学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他开设的在线公益人文课程“杜课”反响热烈,帮助许多年轻人走出困境。”——《
青年文摘》
参考资料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