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组,现
垦利区永安乡驻地“
永安镇”。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至1945年,一提起八大组,人们不仅肃然起敬,把这里看作希望之光,并誉为黄河三角洲上的“垦区
延安市”,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垦区抗日指挥机构——清河区党政军机关就驻扎在这里。
八大组原址于1494年(明弘治七年)前成陆。1855年
黄河第5次大变迁由
利津县以北入海后,开始了以
宁海县为顶点的造陆过程。
河口改走第3条流路(1897~1904年)在此行河后的第二年(清光绪24年)始有人在此居住,1904年后居民渐多,时称“桃花园子”。河口第六条流路(1929~1934年)仍在此范围行河入海,以“桃花园子”为中心的大片平原淤积成良田。
1934年8月河口改道北移,此地安定,新淤土质肥沃,垦荒者渐多。1935年(民国24年)国民党
山东省政府组织鲁西灾民4200人来此垦荒定居,每200人左右编为一个大组,桃花园子正是第八大组,因而更名为八大组。随着外地移民的不断迁入,八大组逐渐发展为垦区中心集镇。
1936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
韩复榘为鼓励他的退伍“功劳兵”永远在这里安居,将八大组改为“永安镇”。但人们仍习惯称这里为八大组。1941年8月底,杨国夫司令员指挥的
八路军山东纵队解放了八大组及其周围地区。9月,在这里建立了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和垦区建设委员会。原驻外地的中共清河区委、行署、清河军区司令部及其后勤机关也相继移驻永安镇。居住入口由原来的一千多人猛增到三万余人,成为垦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2年到1943年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整个清河平原根据地被日伪军分割蚕食后,以永安镇为中心的垦区根据地就成了清河军民坚持抗日游击战的可靠后方。
这里走内陆可达胶东军区,海路可到
冀鲁边区,是南北联络的枢纽。这里纵横百余里,荆林芦苇,树木茂密,是开展游击战的天然屏障;依河傍海,土地广阔肥沃,盛产粮、棉、鱼、盐等,为根据地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军区后勤部所属的医院、印刷厂、
被服厂、兵工厂等,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后勤供应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里生产的粮、棉、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不仅满足
渤海子弟兵及后方机关需用,还源源不断的运往
胶东半岛、鲁南支援其他抗日根据地。为此,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抗日根据地成为日伪军的眼中钉、肉中剌,多次重兵“围剿”。
1943年冬季的“21天大扫荡”,垦区根据地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当时,日伪军两万五千多人,出动飞机、坦克,从南、西、北三面围剿垦区,扬言“踏平共军老巢”。这次扫荡,
日寇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疯狂屠杀抗日军民。我驻永安的后方机关,化整为零,利用海滩荆丛与敌人周旋。我主力部队则分内、外两条线作战,外线
作战部队插入敌后打击敌人,减轻对根据地的压力;内线作战部队则化整为零,化装隐蔽,采取“
地雷战”、“
麻雀战”、“车轮战”,闹的敌人坐卧不宁,行走不安,当时流传一首赞“游击战”的诗:“坚壁清野饿死鬼,填井染水渴死狼,袭扰战法疲日寇,麻雀战术弱胜强。”垦区人民用血肉筑成了钢铁长城,保卫了抗日根据地,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历史已经过去,八大组的革命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如今的永安镇以垦区艰苦创业精神在
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迅猛前进,昔日名闻遐迩的革命根据地,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黄河三角洲大地上放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