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普
中国煤炭科工公司首席科学家
康红普(1965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一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天地科技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1985年,康红普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1991年,他获得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此后,康红普被分配至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工作,并于1996年至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访问。2004年,康红普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康红普长期从事煤矿巷道支護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包括煤矿井下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測試方法与仪器,揭示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以及基于地质力学测试的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支護成套技术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煤矿得到了广泛应用,简化了煤矿生产系统,提高了其安全度与生产效率。康红普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煤矿巷道支護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提升了其巷道围岩控制理論与技术水平。 康红普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以及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此外,他还出版了3部专著,发表了120余篇论文。2015年,康红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11月,康红普凭借其研究成果《煤矿巷道抗冲击预应力支護关键技术》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發明奖二等奖。
人物经历
1965年11月16日,康红普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建安镇张家庄村。
1985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导师为侯朝炯,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导师为陆士良,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996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课题组长。
1996年—1998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1996年—1997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矿物资源工程系进修。
1998年—2007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2008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所长。
2008年—2012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所所长。
2012年—2013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研副院长。
2011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
2013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7月,进入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第二轮。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康红普发明了煤矿井下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方法与仪器,揭示出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开发出基于地质力学测试,以锚固与注浆为核心的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支护成套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简化了煤矿生产系统,提高了煤矿安全度与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提升了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康红普先后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
截至2016年7月,康红普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以及煤炭行业重点项目在内的50余项。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康红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人才培养
从1999年开始带硕士到2002年做博士生导师,康红普大概培养了四十多个相关方向的研究生。
现在搞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的年轻人不少,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去钻研。不过现在专业分得越来越细了,建议现在的年轻人不要朝三暮四,一定要坚持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康红普长期深入煤矿现场一线,工作刻苦认真,勇于拚搏,创新意识强,学风正派,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提高中国煤矿支护理论与技术水平做出突出贡献。(中国院士馆评)
29年来,康红普走遍30多个矿区,在煤矿一线搞试验和指导工作,促进了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评)
参考资料
康红普院士.csrme.com.2024-10-1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