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下集镇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下辖镇
衙下镇,又名衙下集镇,位于临洮县[táo]县城以南20公里处,总面积148.13平方公里,总耕地63445.8亩,总人口29861人,人均2.3亩。镇辖22个行政村,204个社,9731户,43284人,有劳动力22178人。有效灌溉面积3.47万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平均海拔2050米,年降雨量是600毫米,年平均气温是6℃,6-8月的平均气温18℃,属南部阴湿区。该镇农作物种植以粮为主,蔬菜种植以自给自足为主,少量在大街小巷设滩交易,农民从蔬菜产业中得到的收入微乎其微。全镇认真实施“依法治镇,畜牧强镇”战略,主抓一个开发(以水电建设带动现代高效农业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做大做强两个产业(畜牧产业、良种繁育产业),建好四个基地(阳芋、药材、大白小豆、花椒种植)。
行政区划
衙下集镇位于临洮县城以南20公里处,总面积148.13平方公里,总耕地63445.8亩,总人口29861人,人均2.3亩。镇辖22个行政村,204个社,9731户,43284人,有劳动力22178人。有效灌溉面积3.47万亩。
经济
种植业发展
根据当地气候凉爽的特征,衙下集镇抓住全国夏季高温季节芹菜病害发生严重,难以种出商品性好的芹菜,市场供不应求的这一实际,衙下镇政府会同县上有关部门引资金引技术,与杭州市蔬菜贩运大户方老板签订在张家寺村一社种植50亩西芹示范点的合同。
衙下集镇引进美国文图拉芹菜,在张家寺村种植了55亩的示范点,芹菜长势良好,且无病虫危害,丰收在望。芹菜一年种植两茬,第一茬在8月初上市,第二茬在12月上市,产品主要销往杭州、郑州市、北京等大城市。根据市场消费看,芹菜市场十分广阔,芹菜种植株距30厘米,小行距30厘米,大行40厘米,西芹种在10厘米高的垄两边,灌水施肥在大行中进行,亩种植芹菜5000-6000株,其生长期为70-80天,株高50厘米上市。每株重量1公斤,每公斤在市场的售价是1元,亩收入1万元以上,除去投入2000元(土地租赁费、种子、化肥、人工、农药等费用)的成本,亩纯收入将在8000元左右,比单种冬小麦玉蜀黍属亩增加收入6500元以上,这对衙下种粮食的农民来说是个梦寐以求的良机。
衙下集镇计划在衙下张家寺村发展芹菜种植200亩以上,以后逐年扩大面积,芹菜在张家寺的种植群众看到了实惠,得到致富信息,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种植观念,促进了种植芹菜的积极性,对进一步调整衙下集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窗口示范作用,对临洮的蔬菜支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养殖业发展
衙下集镇是临洮县乃至甘肃省首屈一指的仔猪繁育基地。镇上把仔猪繁育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和全镇经济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镇上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即每个养殖基地有一名镇主要领导挂靠、有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一套政府专门班子落实、有一个操作性可行的实施方案、有一个详细考核办法,镇上年终考核时看谁的基地规模大,带动性好,经济效益高,直接同干部业绩奖罚挂钩。
衙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仔猪繁育工作,加大对养殖农户的引导,及时搜集整理和发布市场信息,解决养殖农户实际困难,在镇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多年来坚持每年为21个村畜牧兽医防疫员补助100元,从今年开始,此项补助又提高到360元。同时,镇政府无偿划拨土地8亩,建成了供养殖户交易的镇仔猪市场。特别是对养殖母猪的农户进行了补贴。为确保将国家有关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落到实处,按照公开透明、据实补贴、直补农民的原则,镇上对养殖者的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进行摸底,将能繁母猪养殖数量、参加保险能繁母猪数量、受益农民姓名(或企业名称)、补贴标准和金额等情况张榜公示,然后采用“一折通”形式将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受益农户手中。
镇畜牧兽医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养殖户提供信息资料及防检疫服务,并坚持办好沿街以疾病防治、肉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橱窗,做到一周一换新内容。镇上先后健全了镇村社防检疫网络,特别是每逢一集,在仔猪交易市场坚持做到了两个必保:镇政府干部做到保密度,兽医站技术人员做到保技术,严格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制,严把进口和出口两个关口。
临洮明珠养殖场,已挖鱼池30亩,拉土方10万方,填沟造田50亩,共计平整土地100亩,栽种各种树木16000多株,引进布朗果8个系列,引进杏树、梨树5个品种,并在鱼池里投放了鱼苗,修建了园区道路,建起了纳凉、休闲亭台,种植了各种花草。明珠养殖场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垂钓、养殖为一体的花园式养殖园区。
镇上成立镇养猪协会、村养殖协会小分会和社养殖能手及大户,形成了健全的销售网络镇上以衙下村为核心,以养猪协会为依托,以赵尚文等养猪大户为龙头,已建成了30000头正大猪养殖基地,出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有15户,50头以上的100户,10头以上的2000户,户均年出栏达4头以上。全镇9431户群众饲养良种母猪达万余头,年繁育仔猪达10多万头,镇上相关村被市县相继命名为“无公害产品产地和示范基地”。
文化
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并称为中原地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在临洮县当地有两种传说。一种是神化了的说法。据说有一樵夫经常来此砍柴,有一天他发现一位少女在泉水中沐浴后,很轻松地飘然上行进入了绝壁上的崖洞。随后一道霞光从洞内射出,映红半壁山崖。出于好奇,樵夫攀缘而上,到洞口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目瞪口呆,石洞内石炕、石桌、莲花座等一应俱全,俨然一座修道宝殿。再细看这位少女面带微笑,仪态端庄,正对镜梳妆,那光芒正是镜子的反光。樵夫被秀女美丽的容貌所吸引,一时看呆了,不小心踩翻了脚下的一块石头。秀女警觉起来,见无法躲避,便起身相见,说她名叫貂蝉,在此修炼,并一再请求樵夫保密。但这位樵夫下山后却迫不及待地告诉了邻居。人们跑来看时,只见半山崖上的石洞口放着一面镜子,还有一堆貂蝉用于化妆的胭脂石,而洞内已空无一人。据说貂蝉翻过貂崖沟山梁,在现胭脂川马家集东街口,踩石上马,骑着赤兔马入蜀,从此离开了故里。这一天是五月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山沟里拉起了花儿会,也修建了貂蝉庙。至今花儿会每年如期举行,貂蝉庙经千余年风雨已不复存在。
另一种说法是貂蝉人长得美丽俊秀,住的又是独户山庄,在当时朝廷选美、山大王抢亲很不安全的情况下,就避居山洞。后来因战乱出走,最终流落到王允府中,成为一名歌伎。董卓,陇西临洮(今岷县)人。后因他镇压黄巾军起义有功,官居武威郡刺史。当时东汉朝廷内部外戚和宦官的斗争非常激烈,都想控制东汉政权。董卓是个野心家,也想控制东汉政权,搞出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他的举动,遭到了官员丁原等人的反对,董卓害怕丁原对己不利,就用重金和胭脂赤兔马收买了丁原的部将吕布。吕布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他接受了董卓的钱财,就把丁原杀了,投靠到董卓手下,被董卓收为义子。王允是朝廷的司徒,实在忍受不了董卓的残暴,利用貂蝉的美色设计出了一套“连环计”。使吕布定了杀死董卓之心。于是王允派人请董卓进皇宫议事,吕布紧随保护,进入皇宫北掖门时,吕布乘机用戟刺喉杀死董卓。董卓一除,顿时京城一片欢腾。
貂崖沟的北面是马家窑文化遗址,东南为寺洼文化遗址,西面是现康乐县胭脂镇,有传说中貂蝉的上马石和拴马的胭脂树,东南方有董卓墓。临洮县还有吕布城遗址,相传为董卓擅权、吕布掌管朝廷筑城事宜时所构筑。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性遗存,应该能够说明问题。他还向记者介绍,据《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董卓出生于临洮并在临洮发迹,吕布也在临洮成名,有可考之据。这或许是貂蝉祖籍临洮的佐证。有学者考证,貂蝉姓任,小字红昌,出生在山西忻州郡忻州市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关于貂蝉姓任一说,据清代无名氏《锦云堂》一书记载,貂蝉,姓任名红昌,临洮县人。吴保强认为,在貂崖沟以东数十里的红道峪沟口,有任姓村庄两处。当时貂崖沟一带森林覆盖,草木丰盛,为了生计,任氏家族完全有可能迁往此处居住。可以推理出貂蝉的父辈是从御下集川的任姓村庄迁到貂崖沟附近居住的。因此,貂蝉姓任也就有了一个根由,御下集川的任姓村庄就是貂蝉的祖籍地,这个推理分析也应该是符合逻辑的。
旅游
衙下集镇在古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寺洼文化遗址和地下文物保护委员会,并倡议各界人士捐款、捐物达30多万元,重修了寺洼山门、月牙池、文物展厅等,同时还开通了文物保护举报电话,挖掘和收集了大批文物,其中数件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得到及时保护;成立了貂蝉文化研究会,对貂崖沟奇特秀丽的山水风光以及貂崖沟中貂蝉洞完好的遗存及周围与貂蝉相关的民间传说等进行了考证。
临洮县西南衙下集镇潘家集村有一条山沟叫貂崖沟,传说是古代美女貂蝉隐居过的地方。在貂崖沟下方2里处,有一平台,地名叫庄稞洼,现有两户张姓人家居住,传说这里就是貂蝉的出生地。潘家集村距临洮县城30余里,东临洮河,西界康乐胭脂川,南望紫松山,北靠五朝山。貂崖沟属于东西走向的红道峪沟的支沟,其山路崎岖、艰深,要不是有熟人带路,一般人很难找到传说中的“貂蝉洞”、“貂蝉沐浴泉”等遗存。
貂崖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里面群峰叠嶂,山泉涓涓,自然环境幽雅。但因此前很少有人到此地造访,汽车行进了数里后,便无路可走。进到沟深处,前面的悬崖绝壁上豁然有一崖洞,据说这就是当地传说中有名的“貂蝉洞”。该洞坐北朝南,离地面山坡有20多米高。“貂蝉洞”洞深10丈有余,高约6尺,内有石炕、石桌等。当地群众说,此洞是过去貂蝉隐居的地方。洞下面有一泉水,传说是貂蝉沐浴的地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经济
种植业发展
养殖业发展
文化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