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鸾
曾任《国民晚报》社长
张友鸾(1904年11月10日—1990年7月23日),字悠然,笔名悠悠、牛布衣、草厂、傅逵,安徽安庆人,中国著名报人。1990年逝世于南京市
个人经历
1922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曾为邵飘萍所办《京报》主编《文学周刊》。毕业后,于1925年受聘于《世界日报》,为总编辑。
1926~1933年先后担任《国民晚报》社长、南京《民生报》和《新民晚报》总编辑。
1934年自办《南京早报》。次年任上海市立报》总编辑。1936年,与张恨水合办《南京人报》,任副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重庆市《新民报》主笔。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南京,重新开办《南京人报》,不遗余力地呼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南京解放后,继任《南京人报》总经理。他不仅编出高质量的报纸,而且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并称为“三张一赵”,名重报界、文坛。
自1952 年《南京人报》停刊,张友鸾自此与报纸无缘。
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离开报业已近40 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
1953年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整理及编著工作。80年代中后期回南京市定居,直至逝世。著有小说《白门秋柳记》《秦淮粉墨图》等,编注有《史记选》《不怕鬼的故事》等,与人合译有朝鲜名著《春香传》。
为坚持报纸应该“有趣”,张友鸾被扣了右派的帽子。其时他本已脱离报界,安心摆弄着古典文学研究,然而1957 年的一次谈话上,他终于坐不住。他批评当时新闻写得公式化,“好像有一个套子”。而更令他恼火的是,报纸的标题刻板僵化,“今年是国际劳动节盛况几十万人游行,明年还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年年都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这番言论显然不是凭空而发。张友鸾本人,在近30 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市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忘。
一则讽刺中国国民党官员的新闻,他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标题,则是抗战结束后,郁达夫在南洋逝世,夫人王映霞不久却嫁给某轮船公司经理,他将两件事同在《新民晚报》刊出,并加标题:“王映霞买舟东下,郁达夫客死南洋。”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他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拟标题为“国民政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
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掌故轶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
1948 年4 月1 日,《南京人报》报道了一位老道人,能算世间万事,连附近几名“国民大会”代表所得票数也算得出来。老道以金属充饥,当场把一把钥匙嚼碎吃掉。报道刊出第二天,近千人前去拜访这位老道。报社不得不刊出声明说,这是愚人节的一个笑话,并警醒大家:“越是不尽情理的谎言,越会使人容易受骗。”
他主持过的报纸,先后有4 家被查封,他自己也曾经遭到地方当局驱逐,稿件被扣,报纸“开天窗”也是家常便饭,他却一概“倜傥不拘”。从照片里看,他“银飘飘,有世外之至”,虽然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
张友鸾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生前愿望,将其归葬牛首山,与其祖母、父母、妻子相伴。
代表作品
《秦淮粉墨图》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代表作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