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湖
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的谷地
竹子湖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北部山区阳金公路竹子湖站西侧,是一个位在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小观音山之间的湖田里谷地,海拔高约600公尺,涵盖在阳明山国家公园里,气候凉爽和郊区的地理位置成为高冷蔬菜和花卉的专业生产地,是大台北地区夏季蔬菜的主要供应源之一。竹子湖是日据时代日人栽种樱花的主要地区,也是台湾省最早出现日本樱花的地方,年均温约摄氏度18.5至21.0度,夏季闷热可达30度。
简介
竹子湖的地形可源自约35万年前,七星山爆发所喷出的岩浆堵住山坳口,雨水的累积下形成堰塞湖,后人便称此地为湖,渐渐地在湖水侵蚀作用下切穿湖缘,湖水逐渐流出,农民便利用土地开垦成为农田,造就今日的农地景观。
竹子湖-花海绵延
竹子湖是日据时代日人栽种樱花的主要地区,也是台湾最早出现日本樱花的地方,公元1912年第一棵绯寒樱和染井吉野樱诞生,陆陆续续地又在前山公园栽种大岛樱八重樱和吉野樱,而附近农家近年来也种植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像是海芋或杜鹃等等,形成竹子湖特有的自然景观特色;竹子湖的植物景观中最负盛名的为海芋,栽种的渊源约从1969年起,从日本引进白色海芋,渐渐地成为台湾省主要的海芋栽培区,其栽种面积约有13公顷,并研发出各种颜色的海芋花种;海芋花期从12月至隔年5月,其中最盛产的时间是在3至5月,民众可在这个时间来到竹子湖参加最著名的竹子湖海芋季。
竹子湖海芋季
竹子湖海芋季是阳明山国家公园一年一度的盛事之一,民众在著名的阳明山花季过后,还可前往阳明山竹子湖参加规模盛大的竹子湖海芋季,约在每年的3月或4月举办,每年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活动,像是表演节目欣赏、海芋农田体验、田园景观写生、海芋花展、摄影比赛等等,让来到阳明山竹子湖的民众能彻底体验海芋之美,在广阔无际的海芋田感受阳明山竹子湖最迷人的景色。
地形
竹子湖位于阳明山之腰部,面对台北盆地。全区因熔岩流分割为东、西两部分。西竹子湖系由台湾大屯火山群、小观音山熔岩流堰塞而成,今已成一稳定坡面。东竹子湖则由七星山、小观音山熔岩堰塞而成,形成时间较晚。
气候
在气温方面,年均温约摄氏度18.5至21.0度,夏季闷热可达30度,但因地势较高,仍较台北盆地凉爽;冬季则低于10度,温差显著。与阳明山其他地区相较,则一月略低、七月较高。
雨量方面,因位于西南气流迎风面,年均雨量可达4500多公厘,是台北盆地的两倍有余。尤其在七到十二月间受到台风与东北季风的双重影响,为降雨集中的时期。
特殊人文景观
湖田国小
前身为竹子湖书房,1934年5月28日成立竹子湖国语讲习所。1952年,成立湖山国小湖田分班。1966年升格为湖山国民学校湖田分校。1969年,独立为阳明山管理局湖田国民学校。1974年改制为今名。目前有附设幼稚园。
阳明书屋
建于1969年至1970年间,原名中兴宾馆,系台湾省唯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兴县建的行馆。1979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迁至此处后改为今名。1997年转交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至今。
竹子湖气象站
1937年成立,原名“台湾总督府气象台竹子湖出张所”,几经更名与改制后,目前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编制之四等气象站。
历史
竹子湖地区在史前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是由于出土文物相当零星,仅能推测这个地区只是从台北盆地通往北海岸之孔道,或是进行采集与狩猎的生活领域。清代雍正帝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汉族大量移垦,竹子湖地区聚落也在此一时期形成。最早来此开垦的为泉州市高姓家族,其次为曹姓家族,再次才是林姓与其他家族。
1895年清朝割台,阳明山地区有简大狮率领的抗日势力集结,在竹子湖地区也留下古战场遗迹。在日本控制全台之后,矶永吉博士因登七星山而发现此地特殊的地形,于1923年设立立蓬莱米原种田事务所。随着农业的发展,温泉疗养所、登山住宿山庄、竹子湖书房、蔬菜试验所、堆肥试验场,以及灌溉所需的水利设施,也陆续建立起来。在此时期,陆续发展出蓬莱米与高丽菜的产业。
战后,由于国民政府经费短缺,农业试验所遭到废除,再加上梨山高丽菜的竞争,竹子湖的农业日渐没落。后来随着海芋的引进,产业逐渐转型为以花卉、观光为主。
行政区划沿革
清领时期
康熙帝:内北投社
日据时期
1905年:竹子湖庄
1920年:竹子湖庄湖田里
战后时期
1946年─1989年:湖田里
1990年:并入湖山里
2002年:湖田里(自湖山里分出)
农业发展历史
第一时期:孟宗竹
第二时期:茶树
第三时期:蓬莱米
第四时期:高丽菜
第五时期:花卉
目前:观光休闲农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地形
气候
特殊人文景观
湖田国小
阳明书屋
竹子湖气象站
历史
行政区划沿革
农业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