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耘华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刘耘华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辑刊)主编。兼任全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在国内比较文学界享有良好学术声誉。学术成果颇为丰赡,先后出版了学术专著《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6年)、《依天立义: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回应天主教文化研究》(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14年)、《中西文学与诗学关系的实证和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在《北京大学学报》、《世界宗教研究》、《外国语》、《光明日报》(理论版)、《学术月刊》、《中国比较文学》以及《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台湾)、《道风》(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杂志》(澳门)等海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学术年鉴》等刊物大篇幅转载。
正文
2006年6月,刘耘华老师从首都师范大学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工作。现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他被评为上海师范大学第2届“青年学者”,并成为上海市比较文学专业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
I.出版学术专著:
1.《诠释学与先秦儒家经典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学术文库》(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7.1)
3.《倚天立义: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应对天主教文化研究》(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14.9.)
4.《中西文学与诗学关系的实证和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
II.参与主编:
1.《新编比较文学教程》(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001,获湖南省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2.《简明比较文学教程》(南京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013,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3.《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全二册,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5.1)
III.主要学术论文:
1.《从语言视角看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错位现象》,《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2.《翻译文学体系化:一种可能的趋向》,《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3.《文化视域中翻译文学研究》,《外国语》,1997(2)。
4.《文化视域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从\u003c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u003e谈起》,《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5.《\u003c论语\u003e的意义生成方式初探》,《浙江学刊》,2000(5)。
6.《“游戏”与“对话”:隐喻的诠释学》,《国外文学》,2001(1)。
7.《中国诗学发生时期的“象”与“形”》,《文史知识》,2001(1)。
8.《孔子的诠释立场研究》,《东方丛刊》,2001年(2)。
9.《作为意义生成方式的“问与答”:孔子与苏格拉底》,《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3期。
10.《孔子对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双重解释》,《中国文化研究》,2002(夏之卷)。
11.《先秦儒家诠释学的问题向度》,《学术界》,2002(1)。
12.《\u003c孟子\u003e的诠释立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3.“中西比较诗学如何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2)
14.“利玛窦等早期传教士的学术传教策略及其文化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3(6)。
15.“明末清初入教儒士的‘新人’意识及其文化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5(2)。
16.“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关系研究之反思”,《北京大学学报》,2005(4)。
17.《“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对话论”质疑》,《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5/7月/19)
18.“利安当《天儒印》对《四书》的索隐式理解”,《世界宗教研究》,2006(1)。
19.“评《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6(3)。
20.“诠释学与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1.“杂的信仰与情感世界——清代上海的天主教文人许曾再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2.“徐光启姻亲脉络中的上海天主教文人:以孙元华、许乐善二家族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9(1)。
23.“比较诗学的本土生成”,《东方丛刊》,2009(1)。
24.“清初宁波市文人的西学观:以黄宗羲为中心来考察”,《史林》,2009(3)。
25.《依“天”立义:许三礼敬天思想再探》,《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台湾,2009,A\u0026HCI刊物)
26.《评\u003c中西文化交流史\u003e》,《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台湾,2009,A\u0026HCI刊物)
27.《行旅中的精神求索者:吴渔山之信仰嬗变探析》,《道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A\u0026HCI刊物)
28.“清代‘程山之学’与西学:以谢文洊为中心"《史林》2011(1)。
29.“谢文与西学”,《中国比较文学》,2011(3)。
30.“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1.“清代前中期东吴文人与西学(上)”,《基督教文化学刊》,2013/07。
32.“清代前中期东吴文人与西学(下)”,《基督教文化学刊》,2013/12。
33. “晚明西方文学汉译研究的扛鼎之作——评李奭学著《译述:明末耶稣会翻译文学论》”,《中国比较文学》,2013(3)。
34.《“清扫通向中国的道路”:郝大维、安乐哲中西文化比较方法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13(6)。
35.《天主教东传与清初中国文人的知识重构:以“敬天”风潮为中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
36.《汉学视角与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的建构》,《中国比较文学》,2014(2)。
37.《孙景尧先生与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3期。
38.《“敬天”与“成人”:清初太仓文人的道德践履新探》,《比较经学》2014年8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