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存亮
唐朝右领军卫上将军
马存亮(774年—836年10月17日),字季明,河中人。唐朝中期贤宦。
李纯时,马存亮累官左神策军副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左神策中尉。他精明强干,裁选军属得当。在平定染署工匠张韶的事变中功居第一,此后避权外出,任淮南监军。又入朝任内飞龙使,与权宦王守澄力争,使宰相宋申锡之家免遭屠戮。唐文宗时,以右领军卫上将军之衔致仕,封岐国公。他历仕六朝,以忠谨著称。
开成元年(836年),马存亮去世,年六十三。获赠扬州市大都督
人物生平
整顿军吏
马存亮在唐宪宗元和(806年—820年)年间历经升迁,担任左神策军副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升任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兼左街功德使,再晋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当时在籍军人计有十多万人,马存亮选用人才,使军中没有无用之人、部属中没有多余的官员。
李湛即位后,马存亮为宦官吐突承璀李纯时期权宦,李恒初年被杀)辩护,认为他虽然犯有过失,但不该被杀。敬宗于是下诏,为吐突承璀平反,并令其养子吐突士将他以礼收葬。
临机弭乱
染署工匠张韶每次把染材运送到宫中时,卫士都不加盘问,而占卜者苏玄明则借机鼓动张韶叛乱。
长庆四年(824年)四月十七日,张韶暗中纠结众工匠一百多人,把兵器藏在紫草(用于染工)车中,运入右银台门,约定在傍晚发动变乱。有人前来盘问,张韶以为阴谋泄露,于是将其杀死,将浴堂门关闭,提前起事。当时,李湛清思殿击球,闻讯大惊,在随从的劝说下,前往了马存亮掌管的左神策军。起初,敬宗宠爱右神策护军中尉梁守谦,每次亲临观看左、右神策两军的表演,往往希望右神策军获胜,左神策军因此心怀怨恨。到这时,马存亮出来迎接,捧着敬宗的脚哭泣,把敬宗背进左神策军,并派五百骑兵前去迎接郭太皇太后(懿安皇后)、王太后(恭僖皇后)。等两位太后来到时,贼人已经砍开门,进了清思殿。马存亮派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及将军何文哲等率领骑兵讨伐叛军。日暮时分,神策军将张韶和苏玄明射杀。
在叛军进宫时,宦官由望仙门仓促出逃,朝廷内外都不知道李湛去往何处。黎明时分,左、右神策军捉住所有的乱党,肃清内宫,敬宗乘车返回。群臣前往延英殿觐见敬宗,但前来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二。因没有禁止叛军进宫而得罪的有数十人,按法当死,因马存亮之请,敬宗仅对三十五人施以杖刑。随后论功,敬宗赏赐马存亮实封食邑二百户。
马存亮在平定事变的过程中,功劳最高,他却不愿意因此得权,请求出任淮南监军使。后入朝任职,被授为内花尾榛鸡使。
力救申锡
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密议诛除宦官,此事却被神策中尉王守澄及其党郑注得知。大和五年(831年)二月,郑注令神策都虞候豆卢著诬告宋申锡谋立文宗之弟、漳王李凑。文宗信以为真,大为恼怒。王守澄随即要派两百骑兵屠灭宋申锡全家,马存亮与王守澄一同觐见文宗,争执道:“现在谋反的人只有宋申锡,为何不召集宰相一起商议此事。如今突然这样做,京城肯定大乱!”王守澄这才作罢。宋申锡经朝臣解救,最终于三月初五被贬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马存亮因自己无法为他辩冤,即日请求致仕。
大和六年(832年),马存亮获准以开府仪同三司、右领军卫上将军之衔辞官,归居于长安永嘉里的私宅,获封岐国公。
去世
开成元年九月四日(836年10月17日),马存亮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被追赠为扬州市大都督。次年二月八日,马存亮葬于京兆陵(今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附近。
主要成就
马存亮历仕六朝,万廷言谨著称。李纯时,任左神策中尉。他精明强干,裁选军属得当。在平定染署工匠张韶的事变中,马存亮功居第一。唐文宗时,与权宦王守澄力争,使宰相宋申锡之家免遭屠戮,对稳定时局起了一定的作用。
人物评价
总评
马存亮自李适朝入内,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六朝,资性正直,戒惧为怀,善于训导将士。他离开神策军时,众人都为之哭泣。《新唐书》认为,唐朝宦官以忠诚、恭谦知名的,只有马存亮、西门季玄及严遵美三人。
历代评价
李德裕长庆初,某职内廷,获睹公之仪表,玉山峻岭,琼树高柯。霍子孟资性端庄,进有常处;张子孺小心畏忌,每远权势。御札盈几,天香满衣,八骏而幸元洲,捧六钧而青,勋名光焯,当代莫俦。   (《扶风马公神道碑铭》)
王钦若:当张韶之乱,李湛幸其军,有保卫之功。宠任虽多,不与王守澄辈同恶。尝以退身为谋,后遂称疾致仕。   (《册府元龟》)
孙甫:惟顺宗朝俱文珍,以刚直著称,又有戴宪宗之功。位至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不闻骄暴之名。……唐文宗朝马存亮,虽任中尉,不与王守澄同恶,力止其屠害宋申锡家属。又有保卫昭宪之力。权宠既盛,能奉身以退。……兹二人者,生而获令名,殁而有光宠,此无他,为善之效也。天子任内臣,能常以力士、存亮等善恶之效示之,无使权宠之过,不惟不害国事,亦足以保全之也。   (《唐史论断》)
宋祁:楚公辛不敢君而忘父冤,昭之世,两军宠遇有厚薄,而卒用存亮夷难,功莫及者。自古忠臣出于疏斥不用盖多矣,存亮岂通记书道理之人邪,何其识君臣大谊明甚?不尸大劳,畏权处外,又愈贤矣。与夫书“龙蛇”之诗者,何其小哉!   (《新唐书》)
司马光:夫寺人之官,自三王之世,载于诗、礼,所以谨闺之禁,通内外之言,安可无也。如巷伯之疾恶,寺人披之事君,郑众之辞赏,吕彊(吕强)之直谏,曹日升之救患,马存亮之弭乱,杨复光之讨贼,严遵美之避权,张承业之竭忠,其中岂无贤才乎!   (《资治通鉴》)
陈瓘:马存亮非不憎宋申锡也,而能救申锡一门之祸,舍己爱憎,存国大体。   (《续资治通鉴长编》)
胡三省:①以马存亮定张韶之难及争宋申锡之事观之,则温公之取存亮,固不特一事也。   (《资治通鉴》注)②按马存亮自以知宋申锡之冤而不能救,恶王守澄之横而不能退,即日乞身致事,虽宦者而有古人之风。   (《资治通鉴》注)
张懋:昔马存亮、杨复光之弭乱讨贼,郑众、严遵美之辞赏避权,吕强张承业之忠亮朴素,出乎其类。   (《永安县志》)
蔡东藩:莫谓中官无人。   (《唐史演义》)
亲属成员
( )
史料记载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上柱国扶风马公神道碑铭》
《新唐书·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整顿军吏
临机弭乱
力救申锡
去世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总评
历代评价
亲属成员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