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卡氏菌属(学名:Nocardia)是
放线菌目放线菌科的一属,其中以
星状诺卡氏菌分布最广、最为常见,该属的部分菌类可引起
诺卡菌病等病症。
诺卡氏菌属由特雷维桑建立于1889年。截至2021年7月,诺卡氏菌属包括118个种,模式种为星状诺卡氏菌。诺卡氏菌的外观多种多样,一些菌落表面多皱、致密、干燥,一触即碎或如面团;另一些种的菌落平滑或凸起,无光或发光呈水浸状。该属基内菌丝发达,分枝繁茂,常断裂呈杆状至球状体,菌落形态多种多样。菌丝体,非常弯曲,树根状或不弯曲,有长的菌丝,直径仅0.3~1.2微米,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或不抗酸。该属
细胞壁含有内消旋
二氨基庚二酸,全细胞
水解糖有阿拉伯糖和
半乳糖。多数诺卡氏菌能产生类胡萝卜色素,菌落呈现各种颜色,可呈
血橙、粉红、黄、黄绿、紫及其他颜色。
诺卡氏菌属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无气生菌丝体,菌落秃裸;另外一种是在基内菌丝体上覆盖着一层极薄的气生菌丝枝(比基内菌丝粗2~3倍),直形一般,个别种呈钩状或初旋。该属广泛分布于水生和陆生环境中,且较多分布于土壤、海洋
沉积物以及废水中,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该属的部分菌类可引起
诺卡菌病,其检查方法有直接镜检、
病原体培养,治疗方法有系统治疗、手术治疗,预防方法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等。
发展历程
诺卡氏菌属由特雷维桑(Trevisan)建立于1889年。截至2021年7月,诺卡氏菌属包括118个种,模式种为
星状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
主要特征
结构
诺卡氏菌属结构与
链霉菌属无大区别,原生质随菌龄而变化,有时均匀,有时充满液泡,颗粒状或很明显地出现脂肪蜕化。诺卡氏菌属的外观多种多样,一般菌落体积比链霉菌小。一些菌落表面多皱、致密、干燥,一触即碎或如面团;另一些种的菌落平滑或凸起,无光或发光呈水浸状。菌落特征和结构可随植株年龄和生长条件而变化,但对某些种则为标志特征。
菌丝体
诺卡氏菌属基内菌丝发达,分枝繁茂,常断裂呈杆状至球状体,菌落形态多种多样。该属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非常弯曲,树根状或不弯曲,有长的菌丝,一般在15小时至4天内菌丝体出现横隔并断裂成长度不等的杆状、球形或带叉的杆状体。菌丝体纤细,直径仅0.3~1.2微米,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或不抗酸。孢子丝和基内菌丝都有横隔,呈横隔断裂。孢子杆状、椭圆、柱形,有的如刀切样,有的变圆。生理发酵,可同化各种
糖类、脂肪。
细胞
诺卡氏菌属
细胞壁含有内消旋
二氨基庚二酸,全细胞
水解糖有阿拉伯糖和
半乳糖,主要的
甲基萘醌为MK.8(H2),且MK-8(H)分子中末端2个戊已烯单位成环状,主要的
极性脂含有双磷脂酰
丙三醇(DPG)、
磷脂酰乙醇胺(PE)、
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肌醇甘露
糖苷(PIM),含
分枝菌酸(46~64个
碳)。DNA G+C含量为63~72
摩尔%。细胞壁为TV型(含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阿拉伯糖及半乳糖),糖类型A,并含有LCN-A
类脂和诺卡氏菌酸。
颜色
多数诺卡氏菌能产生类胡萝卜色素,菌落呈现各种颜色,可呈
血橙、粉红、黄、黄绿、紫及其他颜色。
主要类型
诺卡氏菌属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无气生菌丝体,菌落秃裸;另外一种是在基内菌丝体上覆盖着一层极薄的气生菌丝枝(比基内菌丝粗2~3倍),直形一般,个别种呈钩状或初旋。
分布环境
诺卡氏菌属广泛分布于水生和陆生环境中,且较多分布于土壤、海洋
沉积物以及废水中,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
病因
诺卡氏菌属约有25个种,可通过吸入或者与伤口直接接触对人和动物致病,轻者能引起皮肤感染,重者引起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
巴西诺卡氏菌(N.brasiliensis)、脓肿诺卡氏菌(N.abscessus)、圣乔治教堂诺卡氏菌(N.cyriacigeorgica)、皮疽诺卡氏菌(N.farcinica)、假巴西诺卡氏葩(N.pseudobrasiliensis)、老兵医院诺卡氏菌(N.veterana)和塞拉多诺卡氏菌(N.cerradoensis)等。研究显示,这些菌不会通过人与人进行传播。
临床表现
诺卡菌病被认为是一种机会性
病原体,多为
外源性,目前被认为是晚期
艾滋病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临床表现是皮肤损害、咳嗽、发热、寒战、头痛、脑膜刺激征、
癫痫发作等,与诺卡菌累及的部位相关。分布于世界各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老年男性居多。
糖尿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
结缔组织疾病、器官移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其他
免疫抑制剂治疗均为其易感因素,大约60%的诺卡菌病的发生与
免疫缺陷病有关,但是很多患者并没有基础疾病。
检查方法
直接镜检
取痰、脓液、脑脊液、组织块等制片做直接镜检。革兰染色可见细长、弯曲有分支的菌丝。
诺卡菌病抗酸染色呈弱阳性,但如延长脱色时间则变为阴性,据此与典型的
结核分枝杆菌相区别。
病原体培养
取材接种于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特征,结合生理特征来进行鉴别。痰培养阳性率46%,皮下脓肿脓液及
胸腔积液阳性率分别为75%和84.6%。
治疗方法
系统治疗
系统治疗首选磺胺类药物,可加用
甲氧苄啶增强疗效,疗程3~6个月,有迁延性脓肿或免疫力低下者应治疗1年。还可选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阿米卡星、
头孢曲松钠、
米诺环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脓肿应引流或切开,其他局限性病变可辅以清创、切除等。
预防方法
诺卡菌病的预防无针对性的有效方法,但是可以通过防止发生外伤,对于外伤伤口应及时处理,注意消毒,加强个人卫生等方法减低感染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使用抗菌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诺卡菌感染。研究显示,低剂量磺胺类药物对预防高危人群诺卡菌病的发生并无危害。防止发生外伤,发现外伤应及时涂擦
甲基紫或
碘伏等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病菌感染。早期合理的治疗可预防诺卡菌播散,联合协同用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