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和,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家。主要从事
均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高聚物的鉴定、高分子材料的剖析和红外光谱法研究高分子的
化学结构等属高分子物化领域的研究工作。1976年起从事
腐植酸化学方面的研究,如腐植酸的结构表征、腐植酸的物化性质、腐植酸与
合成高分子的共聚合和腐植酸的开发与应用。在中国化学会担任一些职务,在促进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咨询和提高刊物的质量方面作出了贡献。本词条还对
浙江省竹根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德和作了介绍。
人物简介
张德和,1929年生于
上海市。1950年春毕业于
上海圣约翰书院化学系。1950年7月进入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参加实验室的设计和装备建设。1952年从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和聚合反应研究。随后,在
钱人元先生的领导下,从事聚甲基丙烯酸甲和
聚己内酰胺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建立了黏度法和端基滴定测定分子量和用分级沉淀测定分子量分布的方法和设备,并对浊度滴定测定分子量分布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为了配合这种微量分级技术,发展了一种微量黏度计和从一个浓度的溶液黏度计算分子量的方法。“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测定的研究”课题荣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
三等奖。
技术成就
1956年下半年,有机化学所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研究的室、组全部调整到北京化学研究所。由于当时国内从事高分子研究的单位、大专院校不断增多,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为了在国内普及
均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基础知识和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张德和于1957-1958年具体负责组织了二期全国性高聚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子测定学习班。这一项工作使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在高分子的聚合和
羟醛缩合的基础研究的质量上有所提高。 1960年,根据国家的需要,张德和首先在国内开辟了高聚物的分析鉴定的工作方向(后扩大工作范围成为高分子材料的剖析)。他和合作者将有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取得的各种国外研制、生产和使用的最新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其中包括一般民用的和特殊军用的),通过组分的分离和分析鉴定,确定其中所含的各种有机的、
无机化合物的和高分子的成分,使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动向、使用情况。更重要的是,为研制类似材料和仿制这种材料提供了从一般公开的资料或专利文献中无法获得的重要科技情报。他们在完成大量的外来剖析任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这种工作的实用性和保密性很强,而后期的研制和仿制工作最好能与剖析工作相互配合进行。为此,他们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较完整的组分分离和组分鉴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主办了2期全国性的高分子材料剖析培训班并翻译、撰写、出版了2部专著,为更多的部门和单位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此期间,他根据红外光谱具有鉴定和区别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有些结构方面的特殊功能,利用此方法研究了
ep的固化过程,
顺丁烯二酸在不饱和聚酯的缩合和固化过程中的顺一反异构化反应和聚
硅氧烷的端羟基的
氢键作用。这些工作在国内为红外光谱法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开创了先例。80年代初,国内很多研究单位与大专院校先后装备起了红外光谱仪,可是这种仪器在实验室中的使用率却不高,使用者对红外光谱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的认识很不足。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中国化学会与国外生产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厂家Perkin-Elmer公司合作,于1982年在上海举办了全国性的红外光谱学习班。他受双方的委托,具体主持了这一活动,邀请了5位美国和
英国的知名红外光谱专家讲授红外光谱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学习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均聚物材料剖析”工作荣获1977年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后,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要求中国科学院下属的有关研究所在其所从事的本专业领域内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为此,化学所领导指派张德和参加这项特殊工作。根据北京地震局提供的情况与线索(据称在地震发生前数日,北京地区有些旱井发出轰鸣声,而有些水井则有异常的冒气泡的先兆现象),他们对一些水井逐日提取水样,然后在实验室内用多台气相色谱仪对水中的某些溶解气体进行定量测量。由于
抽样点离实验室较远,水样在长途颠簸过程中会改变成分,使测得的数据的可靠性下降,因而由他负责研制能在现场进行测量的车载式的专用
气相色谱仪。在一年的水样监测工作中,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由于北京没有再出现明显的余震,因而无法将这些数据与地震先兆联系起来,总结出一些有规律的结果。一年后,北京地区的震情缓解,这项任务也就结束了。“用于地震测报的地下气和水中气体测定方法研究”的工作,荣获1977年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1976年期间,国内面临化肥(特别是
尿素)严重匮乏的局面,当时,有些农村地区利用丰富的
腐植酸资源(来自风化煤、
褐煤矿和泥炭)加入
液氨,土法制取多功效的腐植酸肥料(俗称腐肥),在农田施用中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为此,当时主管农业的王震副总理要求在全国农村中推广腐肥生产和使用,在各省、市、县设立腐植酸办公室具体领导腐肥的各项工作。同时,他还指示国家经委负责组织煤炭部、化工部、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开展腐植酸资源的调查和评估、腐肥的生产、腐肥的推广使用和有关科研工作。化学所
柳大纲所长接到
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周荣鑫同志转来
王震副总理的手书:要求化学所开展
腐植酸的化学研究。因此,在1976年,张德和被指派参与这方面的工作,经过实地考察,他认为各地采用的腐植酸的生产方法是不合理的,没有科学依据,需要进行深入的实验室研究,在当时彻底砸烂所谓的“资产阶级科研路线”的政治形势下,他敢于面对一些人形“左”实右的批判和指责,坚持首先开展了题目为“腐植酸氨化机理的研究”的基础性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腐植酸与
液氨的反应主要是腐植酸分子上的
羧基与氨的酸碱中和反应和微弱的物理
吸附作用,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原先已生成的-COONH4(起速效的铵态氮)会转变为-CONH2(起缓效的胺态氮),因此当时生产上采用过量的
氨水和高温高压的合成方法是不合理的,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液氨,这个科学结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这项“
腐植酸氨化机理的研究”课题荣获1977年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在
柳大纲所长的支持下,张德和于1979年将本人在腐植酸方面的研究重点转向腐植酸的结构、物化性质和
化学改性的基础研究,志在填补国内的空白并为国内的其他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给予理论上的指导。经过10余年系统深入的研究证明,腐植酸是一类组分不均一的、分子量多分散的大分子复杂
混合物。由于形成腐植酸的植物种源、腐殖化条件的不同,腐植酸的结构是有差异的,它们的某些性质也不尽相同。
腐植酸分子上有众多的
羧基和酚
羟基,因而它不溶于有机
溶剂,而只溶于高pH值的水中,给腐植酸的组分分离和结构分析造成很大困难。张德和首先找到了两种合适的甲基化反应,使腐植酸转化为有机溶剂可溶的物质,为腐植酸的分子量分级、分子量测定和复杂组分的分离和组分鉴定铺平了道路。根据这些工作,他确定了煤炭腐植酸的分子量大小范围和证明了它们主要是酚酸、
苯酚羧酸、多环羟基苯羧酸类似物的
混合物,他利用分离分析生物大分子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按腐植酸分子的体积大小、电荷强弱和pK值大小将它们分离成一系列的区带,并对这些区带的特性作了阐述。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
腐植酸在
水溶液中的
聚电解质的性质和腐植酸对黏土悬浮液的流变性质的影响。从他对腐植酸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并结合过去他在高分子化学方面的工作经验,张德和开展了腐植酸与天然大分子(棉
纤维素和
天然橡胶)的接枝聚合反应和腐植酸与
合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的研究。这些研究为开拓腐植酸新的应用途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
中国科学院和石油部的合作协定,张德和于1982年承担了研制和开发一种能耐高温、抗
钙盐的用于钻深层油井的钻井处理剂,他将国外的一种名牌产品进行了剖析,并参考了从中获得的部分信息,独创性地使
腐植酸与二种不同性质的合成高分子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了一种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泥浆处理剂(降失水剂),并取得了一项专利,这种降失水剂经多个油田实际使用,证明性能优越。现在这种产品已在国内很多油田上广泛使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应,并已与一家
新加坡厂商合作,产品已销往国外。这项研究成果荣获
中国科学院1992年度科技进步
一等奖。此外,张德和还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等单位协作研制了一种腐植酸类(黄腐酸)内服药。经严格的理化测试、动物试验和临床试用,证明该药有明显的
活血化瘀药功效,在卫生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已作为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和
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名为
乌金石口服液)。这项研究成果荣获北京市1996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他在基础研究方面正在进行
腐植酸的
拉曼光谱研究,已取得一些结果。他还在国家经委和
中国化学会的支持下,组织了四次全国腐植酸科研成果报告会,使从事科研、开发、生产和使用的各类
科技人员在直接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自1976年起张德和在中国化学会中担负了一些工作,在任副秘书长期间,曾代表中国化学会参加了由美、日、加三国联合主办的二次“泛太平洋化学大会”的筹备会。在任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秘书长期间,负责筹办于1991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亚洲化学大会”。自1976年以来,他一直任《化学通报》副主编、《应用化学》编委和
中国化学会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为传播化学知识,推广科技成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张德和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一直以国家利益为重,并以此作为选题的主要准则。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他将“理论与实际”、“基础与应用”很好地联系和结合起来,在一些常规的或任务性的工作中,他尽可能地充实其理论内容,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他重视培养青年科学工作者,除指导研究生外,还为化学所的大学生开办了英语脱产学习班和业余学习班。为了使广大的化学工作者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英语和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他与
金熹高合作在亚洲化学大会召开之前,在《化学通报》上连续刊载了“国际学术会议的英语口语”的科技英语辅助材料。会议结束后,根据大家的要求,他们进一步修改与充实了原有内容,由
中国石化出版社在1995年出版成书。对一些具有较大推广意义的科技成果,他多次组织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各种专门知识的学习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简历
1947-1950年
上海圣约翰书院化学系学习,获理学
学士。
1950-1956年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56-1983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0-1992年 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
1983-1994年 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1-1993年 任
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秘书长。
主要论著
1 张德和。红外光谱鉴定。见:朱善农等著。高分子材料的剖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5~35
2 陈本明,张德和译。合成聚合物与塑料分析手册(J.欧班斯基等著).北京:化学化工
中国城市出版社1982
3 张德和,陈康,
钱人元。
聚己内酰胺的分子量分布测定。化学学报,1955,21:63
4 张德和,钱人元。从一个浓度的溶液黏度计算特性黏数。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通讯,1957,3:39
6 张德和,刘登良。
吐鲁番市风化煤黄腐酸的结构研究,Ⅰ,Ⅱ.化学学报,1982,40:933;40:1123
7 余小春,侯贵,张德和。
腐植酸与
苯乙烯的接枝共聚改性。
应用化学,1989,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