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口遗址位于浙江
永嘉县坦下渠口乡渠口村,此处为小楠溪流入大楠溪的交汇处,
地层为黄土堆积。1993年12月,省市考古调查组在永嘉县
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中,发现这一遗址。
这一带取土制砖的窑场有几十个。一些取土点已挖土至十多米深。调查组首先在一窑场取土坑内发现陶器堆积层,器物内破碎,面积约3平方米,厚处达5~6厘米。陶器颜色呈黑、江等色,主要有夹炭陶和夹砂陶。在距堆积层南面2米处的坑壁剖面亦发现陶器堆积层,距地面深2米。这两处堆积层为同一文化层。
在坑内还拣到数件石。同时,在附近的一些砖窑场取土坑内壁也发现了陶片遗存。据陶器和石器器形及特征分折,这些遗物属
新石器时代器物,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由此说明这里或附近应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
战国初年,
西门豹引漳水灌溉,所谓漳水十二渠。
西汉初年,该渠效益显著,地方官吏以十二渠道和“驰道”交叉,十二个桥相距不远,想把渠合并,和驰道交叉处“合三渠为一桥”③[注:《史记·滑稽列传》引
褚少孙补《西门豹传》。]。当地老百姓不同意,认为西门豹的办法效果好,终于没有改。到
东汉元初二年(公元一一五年),渠已使用了五百多年,“诏……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支渠以溉民田。”又加修理。到东汉末
建安九年(公元二零四年),
曹操败
袁尚取邺城(今
临漳县西南的邺镇)后,就经营邺为根据地,并在原渠堰基础上修建了天井堰,并引漳水供给城市用水④[注:关于城市供水,在本书中册详述。]
十二堰所在,旧说在邺西二十八里。今邺镇西三十里,
漳河南岸西高穴村西北有天平渠渠口遗址,天平渠是单一渠首。十二堰亦应在附近。这一段,漳河刚出山,河身稳定,纵比降较陡,漳河洪水流量及流速较大,堰身不会太高,如为堆石堰亦不可能太高,而且应有岁修制度②[注:如实地勘测当地河床,河岸情况,测定数据,就可能估算堰高。]。
西晋人
左思《
魏都赋》叙述当时灌渠情况说:“蹬流十二,
同源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水澍(滋润)徐(稻),陆莳(种植)
稷黍。黝黝桑,油油麻拧。均田画畴,蕃(篱)庐错列。姜芋充茂,桃李荫。”
漳水十二渠(又称西门渠)在魏邺地,即今
磁县和
临漳县一带。邺地正处在漳水由山区进入平原的地带,由于地形和降雨的关系,
漳河洪水有暴涨猛落的特点,因而经常泛滥成灾,当地土豪和巫婆勾结起来,利用洪水灾害,搞祭河神的勾当。借机横征暴敛,坑害人命,引起当地老百姓强烈的不满和反抗。公元前四二二年②[注:《
史记·魏世家》:
魏文侯“二十五年,……任
西门豹守邺,而
河内称治。”]当地人民群众,在新派来的县官西门豹的领导下,狠狠打击了土豪势力和
迷信活动,并兴建了防洪和灌溉工程,“凿十二渠,
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③[注:《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西门豹事迹。]这就是著名的漳水十二渠。
漳水十二渠是有坝取水,而且是多渠口取水。《水经·浊漳水注》记载:
曹魏时,“二十里中作十二,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墱的意思是梯级,就是近代的低滚水堰。十二个堰,十二个口,十二条渠,渠口都有闸门控制,这虽是后代的情况,但完全可能就是沿袭
战国时的故制,《史记·滑稽列传》载:“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
引河水灌民田”,是战国时已有十二渠。到了汉代,有人想将十二渠合并,老百姓强烈反对。可见当时漳水十二渠效益十分显著。
漳河水含有大量的细颗粒泥沙,有机质肥料十分丰富,引水灌田不仅可以补充作物需水,并且能够填淤加肥,原来遍布于两岸的盐碱地也因而得到了改良。自从修了漳水十二渠,邺的田地“成为膏腴,则亩收一钟”①
邺的田地“成为膏腴,则亩收一钟”(高产田)。说明
西高穴村(今名)是水网发达之地,非“瘠薄之地”。如有桥理应叫天平渠桥,而且在村西北角。叫高诀桥的可能似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