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墩界镇
陕西榆林市靖边县下辖镇
红墩界镇隶属于靖边县,位于靖边县城北35公里处,地处陕蒙边界,东与黄蒿界镇相邻,南与海则滩乡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相连,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纳林河乡,东北与横山区雷龙湾乡毗邻。全镇辖9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88平方公里,耕地35000亩。境内有著名的明夏统万城遗址。截至2020年11月1日,红墩界镇常住人口为5152人。红墩界镇是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强镇、陕西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镇。
历史沿革
红墩界镇因镇人民政府原驻地有两座红胶泥墩而得名。
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后秦赫连勃勃(后改姓赫连氏)拥兵自立,占据上郡,建立大夏国,并筑都统万城遗址(今红墩界镇白城则村)。
明属巴都河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长城区
1956年,属海则滩区。
1958年9月,成立红墩界公社。
1984年,改设为红墩界乡。
1997年,改为红墩界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辖敖包梁、王家、长胜、朱掌沟、联合、圪坨河、尔德井、席季滩、白城市则9个行政村;下设6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红墩界镇下辖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尔德井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墩界镇地处靖边县北部,东与黄蒿界镇相邻,南与海则滩乡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相连,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纳林河乡,东北与横山区雷龙湾乡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6.8千米,总面积2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墩界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大墩梁,海拔1350米;最低点位于白城市则海拔1123米,亦是全县海拔最低点。
气候特征
红墩界镇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7.8℃,1月平均气温-12.6℃,极端年最低气温-25.8℃;7月平均气温24.7℃,极端最高气温35.7℃。生长期年平均176天,无霜期年平均156天,最长178天,最短136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590.6小时,0℃以上持续期258天(一般为3月6日—11月18日)。年平均降水量36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
水系水文
红墩界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无定河、圪坨河等,境内总流长20.4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无定河,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图湾入境,至白城则村出境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纳林河乡,境内流长6.8千米。
自然资源
红墩界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炭等。其中煤炭储量为14.8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朱掌沟、长胜、王家坬一带。自然资源主要有风能、水等,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384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红墩界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每五年三遇,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2011年8月22日,降雹持续时间约10分钟,涉及境内联合、圪坨河、席季滩、白城市则等4个村,受灾面积2.78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辖区总人口9805人。另有流动人口1040人。总人口中,男性5144人,占52.5%;女性4661人,占47.5%;18岁以下1895人,占19.33%;18—60岁6614人,占67.45%;60岁以上1296人,占13.22%。2011年,红墩界镇人口出生率22.36‰,人口死亡率2.04‰,人口自然增长率20.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53人。
截至2018年末,红墩界镇户籍人口10953人
2021年6月10日,靖边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红墩界镇常住人口为515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红墩界镇财政总收入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5%。
2011年,红墩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4元。
2018年,红墩界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红墩界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增加值0.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农业耕地面积4.7万亩。
红墩界镇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为主。2011年,红墩界镇粮食生产8181吨,其中马铃薯1317吨,玉米6764吨。
红墩界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红墩界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00亩,产量100吨;蔬菜种植面积1.24万亩,产量2.4万吨,主要品种有辣椒、紫甘蓝等,其中辣椒2.1万吨。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累计造林24.7万亩,其中防护林11.2万亩,经济林1万亩,林木覆盖率19.8%。2011年,红墩界镇水果种植面积0.21万亩,产量27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杏、葡萄
红墩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红墩界镇生猪饲养量5.9万头,年末存栏2.4万头;羊饲养量11.5万只,年末存栏7.6万只;家禽饲养量3.8万羽,上市家禽1.8万羽。2011年,红墩界镇生产肉类1928吨,其中猪肉1214吨,牛肉55吨,羊肉629吨;禽蛋388吨,鲜奶24吨;畜牧业总产值577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
2011年,红墩界镇有大型农业机械58台(辆)。
第二产业
2011年,红墩界镇工业总产值达到0.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工业增加值0.0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011年,红墩界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7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商业网点33个,从业人员132人。2011年,红墩界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邮政代办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8千米,投递点6个,乡村通邮率100%;报纸、杂志累计发行6.8万份(册)。业务收入29.8万元。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电信企业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207户,电话用户普及率7.1%;移动电话用户1635户,宽带接入用户35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65万元。
主要产业
红墩界镇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为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西瓜等农作物,其中瓜果在全县享有很高的声誉。该镇大力发展地膜小麦、玉米制种;制种玉米、夏阳芋麻黄忆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养殖业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红墩界镇区位优势,集贸市场比较活跃,是北三乡的集贸中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5个,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4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6人。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1972年,红墩界镇建立广播放大站,2005年12月改为有线广播电视站,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线电视用户1738户,入户率59.8%。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9人,专任教师9人;中心小学1所,在校生152人,专任教师15人,九年制学校1所,在校生262人,专任教师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红墩界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6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84%。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国家级专利商标2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村卫生室9个;病床3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27张;固定资产总值18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名,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红墩界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6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22.2%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4%。
社会保障
2011年,红墩界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8户,人数873人,支出89.1万元,比上年增长48.2%,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长30.7%。农村五保供养50人,支出1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0人次,共支出11.4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3万元。社会救灾救济502户,支出20万元;危房改造30户,支出23.7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6%。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6.8千米,生产能力346.6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7%。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6.3兆伏安。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06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可靠率100%。
截至2011年末,红墩界镇镇区园林绿地面积1.8公顷。
社会荣誉
红墩界镇先后被榆林市委、靖边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先进乡镇”、“小康镇”、“六好党委”、“民办水利先进乡镇”、“舍饲养羊先进乡镇”等称号。
交通运输
红墩界镇境内有张巴(张家畔一巴图湾)路,长22.8千米,通村道路总长25.1千米。镇区道路总长度0.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6米;道路铺装面积3.7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3.3平方米。
旅游资源
该镇境内的统万城遗址,是东晋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国都,是中国古代都城遗址之一,虽经战乱人为破坏和多年的风雨侵蚀,但部分城垣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境内还有汉唐大墓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历史文化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区。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遗址具有极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
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系水文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人口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主要产业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卫生事业
体育事业
社会保障
基础建设
社会荣誉
交通运输
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