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伪结核病
鸭伪结核病
鸭伪结核病是一种影响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初期呈现短暂的急性败血症,随后发展成慢性疾病,内部器官出现类似于结核病的干酪样病灶。
病原
鸭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形态多样,包括球形和长丝状,无荚膜,也不形成芽孢。伪结核耶尔森菌容易受到阳光、干燥、加热以及常规消毒剂的影响,对低温环境的耐受力相对较差。
流行特点
鸭伪结核病可以发生在多种家禽和野禽身上,如火鸡、鸭、鹅、鸡、珠鸡、伴侣鸟和野生鸟类,通常呈现出散发状态。病禽的粪便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消化道和通过伤口或黏膜侵入血液。通常,只有当鸟纲因不当饲养、受凉或寄生昆虫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感染此病,尤其是幼龄禽类最易感,感染率高达80%,死亡率介于50-80%之间。
主要症状
鸭伪结核病的急性潜伏期通常为3至6天。患者可能会毫无征兆地突然死亡,或者在出现最初的症状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这些症状包括突发腹泻和急性败血症的变化。对于慢性病例,病程可持续两周以上,表现出极度虚弱、羽毛黯淡蓬乱、呼吸困难、缩颈、低头、流泪、闭眼、喜欢躺卧等症状。病情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行动不便、嗜睡、便秘、皮肤变色、体重减轻、虚弱和瘫痪等情况。
剖检特征
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可见肠道炎症,肝脏、脾脏和肾脏肿胀并伴有小范围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周围会出现液体积聚,颜色呈淡黄红色。心脏周围的脂肪组织和内膜上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肝脏、脾脏和肺部表面上有米粒大小的坏死区域。肠壁从卡他性炎症逐渐转变为出血性炎症。在火鸡中,晚期疾病可能导致骨髓炎,在长骨的生长板附近发现干酪样坏死区。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可以通过将病料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来观察菌落的形态。在这种培养基上,能够形成光滑或颗粒状透明灰黄色的奶油状菌落。在蛋白巧克力琼脂平板中培养,温度保持在22℃下经过24至36小时,会生长出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而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则会产生表面粗糙、稍微干燥、边缘不规则的菌落。此外,伪结核耶尔森菌具有特定的生化特性,它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木糖甘露醇,而不产生酸性和气体。它不会发酵乳糖、山梨醇、卫矛醇和蔗糖,也不会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但脲酶检测呈阳性。
预防与控制
目前尚未开发出针对鸭伪结核病的有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预防措施主要集中在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方面。一旦禽群中出现疫情,可以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资料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人人文库.2024-09-10
目录
概述
病原
流行特点
主要症状
剖检特征
实验室诊断
预防与控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