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是
美国女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4年4月。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岛上书店》是一本现象级全球畅销书,2014年4月1日在美国上市后,迅速成为全球出版界的黑马,一年内风行畅销美、英、德、意大等30国,创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畅销纪录。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隔绝的
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唯一值钱的宝贝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婴儿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J.,成为了连接他和
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之间的纽带,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该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爱与救赎的感悟以及对书与书店的独特见解,在爱与书的世界里,没有人是孤独的。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费克里是一位中年丧偶的书店老板,他性情古怪,冷漠自私,对图书选择十分苛刻,不喜欢童书、科幻书和其它一切畅销书,只看文学类中短篇。费克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处事上不近人情,从不参加艾丽丝
小岛上的活动,将自己关在书店中。就在他万念俱灰,准备去另一个世界寻找妻子时,不幸又降临在他身上。费克里发现 自己价值连城的珍本古旧书——艾伦·坡的《帖木儿》不翼而飞,同时一个两岁的女婴玛雅被遗弃在书店里。这是费克里最艰难的一年,也是充满转机的一年,玛雅是上帝赐予费克里的礼物,成为父亲的费克里发生极大转变。玛雅的纯真逐渐融化了费克里那如荒岛般冰冷的心,他将紧闭
心门打开。费克里开始放下面子,与身边年轻母亲讨论育儿经验,同时也开始售卖儿童绘画书和其他畅销书,甚至还
伯益周章地办起读书会,借此拉近与周围人的距离。此外,费克里还迎来另一段爱情,阿米莉娅·洛曼是出版社的新销售代表,她与费克里第一次见面时便不欢而散,四年后又因阅读而产生共鸣,随后深入了解,二人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但不幸又重新降临,费克里身患脑瘤,必需进行手术。幸运的是,当初丢失的《帖木儿》又奇迹般地回来,玛雅的身世之谜也解开。费克里借此筹到手术费用,但最后他还是离开人世。阿米莉娅因抚养玛雅而辞职,书店也转让给费克里的朋友。岛上书店随时间流逝不断变迁,但爱与书的故事仍在继续。小说结尾,新的销售代表走进书店,开启另一个新的故事。
图书目录
创作背景
加布瑞埃拉·泽文在创作《岛上书店》时,受到每次到新城市时人们告知她的第一个地方是书店的启发。她认为,走进书店的人,多少是有一些相似的特质,阅读同一本书时,人们彼此产生了连接。面对
数字出版、线上购物等高科技的冲击,她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书很重要。
人物介绍
A.J.费克里是爱丽丝
小岛上唯一一家书店的店主,和妻子共同经营着他们的小天堂和安稳生活,但一场意外车祸带走了他的妻子,悲痛之余费克里无法直面失去,从此固步自封,从生活的艺术家变成行尸走肉一样的酒鬼。
费克里拒绝接受妻子已经离开的事实,酒后经常幻想妻子还在和他对话,清醒的时候也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来到书店的客人恶言相向,看不到每一天的积极因素,甚至列出了长长的“我不喜欢书单”,脾气暴躁让他的书店也摇摇欲坠,而机缘巧合来到小岛书店推销书单的出版社代表阿米莉娅这个时候也对费克里有非常不好的印象,谁知道几年后在养女玛雅的鼓励下,费克里才终于正视自己的感情。
玛雅
玛雅在两岁的时候被自己的妈妈遗弃在了书店,同一天她的妈妈就选择了自杀,被费克里收留作为养女的她从此生活都与书架上的各类书为伴,耳濡目染让玛雅养成了由内而外的爱书之情,她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无所知,只是偶尔透过来买书的
小岛居民听说过自己母亲的离去,但是面对着渐渐对自己越来越关心的养父费克里,和对自己情绪复杂的伊斯梅,玛雅一天天的用敏感的心感知着外部世界,她发自内心的感谢费克里,虽然她也和费克里一样有着爱书之人都有的矛盾气质,她表面看起来一直无忧无虑的成长着,在书店里忙前忙后,但内心丰富的她一直知晓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命运。
阿米莉娅
阿米莉娅,是一位与小岛书店有业务往来的书籍销售代表,也是一个三十多岁热爱读书的独立女性。因为爱读书,她也变得异常独立。在幸福的路上,她是特立独行的,更是勇敢的。面对不爱,她勇敢拒绝;面对爱,她也无从畏惧。她让A.J.费克里的人生再次出现了爱情的倩影。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岛上书店》掺杂着幽默成分,掺杂着悬疑成分,也掺杂着爱情成分。总体而言,它的核心是一则关于爱的寓言,对阅读的爱,对书店的爱,对身边每个人的爱。小说中也流露出对书店未来的忧虑。小说既强调书店重要性,也揭示书店的尴尬地位。书店是小镇灵魂所在,没有书店的小镇算不上一个小镇。书店将人们的心联系起来,是人们的精神角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书店正在逐渐没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阅读,很少再购买纸质书。
在表达对阅读的热爱,对书店未来的忧虑后,小说也包含永恒的文学母体——爱。费克里临死前,在失去语言能力的情况下,用尽全身力气对女儿玛雅说:“爱”这是费克里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但他并不仅仅说给女儿,而是告诉每一位读者。这个爱包含太多含义,男女之爱、父女之爱、朋友之爱、甚至是对陌生人的爱。
艺术特色
章节标题
小说共有十三节,整本书的章节标题都是使用其他文学作品的标题,小说巧妙地以图书串联整个故事,从而建立其小说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主人公的一生也被这十三部书名所概括,《待宰的羔羊》就是低谷时期的费克里,此时的费克里就是一只被放在命运的刀下手无缚鸡之力的羔羊;《像里兹饭店那样大的钻石》则是主人公失窃的《帖木儿》,他的珍贵程度堪比书中那个夸张的大钻石;《咆哮营里的幸运儿》则象征着幸运儿玛雅,亦是捡到玛雅的主人公本人。
乌托邦场景空间
《岛上书店》建立了三个层次的乌托邦场景空间。第一个层次是主人公生活的
埃利斯岛,这里人迹罕至,与世隔绝,交通的不便使得小镇居民形成了独立于都市的世外桃源。第二个层次则是作为“1999年迄今爱丽丝岛上唯一的一家优质文学内容提供者”的
小岛书店,其成了这座乌托邦中的伊甸园。小岛书店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了小镇居民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噱头十足的畅销书、儿童喜闻乐见的童书、花招百出的侦探小说,抑或是店主最为推崇的短篇小说,都使得书店成为小镇人们的精神家园。书店
货架上的图书则构成了小说第三个层次的乌托邦的场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生活着《詹姆斯与巨桃》中用冻羊腿打死丈夫的妻子,《像里茨饭店那样大的钻石》中的花园侏儒,《偷书贼》中侃侃而谈的死神等。小说的章节名称就是由一本本书名命名,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主人公,也可以说是作者的思考笔记,而这样的写法无疑把读者拉进了另一个未知的时空。
《岛上书店》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太像小说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开始抚养玛雅是内容的一个
分水岭。爱妻病逝、事业危机、宝贝失窃及费克里的生活跌到谷底,描写这些事件的语言基调充满阴郁。但玛雅这样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使得主人公的命运峰回路转,小说突然向着“Everying will be ok”的经典叙事发展。
加布瑞埃拉·泽文温润如水的笔触和不露声色的讲述仍然没有掩盖她作为“上帝之手”的作家角色。作者凌驾于笔下人物之上用名为“巧合”的手法,创造了一幕经典的
悲喜剧。《岛上书店》之所以成为虚构小说的个中翘楚,而没有流于以情节取胜的虚构小说常俗,则是依靠其艺术的真实性和崇高的精神内核。
作品评价
这本书提醒了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付出与接受的意愿,能拯救陷于孤独绝境中的我们。一则美妙、动人的故事,关于人生的救赎与转化,它会在你胸中回荡许久许久。(《
我在雨中等你》作者加思·斯坦评)
出版信息
2014年4月,《岛上书店》在美国首次出版。2015年,中文版的《岛上书店》首次出版。
作者简介
加布瑞埃拉·泽文(Gabrielle Zevin),1977年出生,毕业于
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
美国作家、电影剧本编剧。《岛上书店》是她的第8本小说。加布瑞埃拉·泽文年轻并极富魅力,深爱阅读与创作,为《纽约时报书评》撰稿,现居
洛杉矶。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14岁时,她写了一封关于“枪与玫瑰乐团”的信函投给当地报社,措辞激烈,意外获得该报的乐评人一职,迈出了成为作家的第一步。一直以来,她对书、书店以及爱书人的未来,充满见解。她的第八本小说《岛上书店》在2014年以史无前例的最高票数,获选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一名。
译者介绍
孙仲旭(Luke)(1973-2014),知名青年翻译家。毕业于
郑州大学外文系,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已出版译作《
一九八四》《动物庄园》《
门萨的娼妓》《
麦田里的守望者》等。李玉瑶,编辑,译者。七十年代生人,现任职于
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