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英语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发表于1951年的长篇小说。小说被视为与“垮掉的一代”相近的作品。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是个16岁的中学生,他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来到
纽约,寻找他所信赖的一位教师和一个理想中的少女。然而,他的幻想破灭了,于是他希望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孩子们。
《麦田里的守望者》运用象征手法和口语体的语言,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刻画了个人对社会传统的反抗,揭露了
美国社会的虚伪,讽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呆板僵化的倾向。小说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共鸣,50年代后的许多美国作家都承袭了
杰罗姆·塞林格的风格,一大批的电影主人公也体现出霍尔顿的个性特点。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推动了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发展,影响了包括
刘索拉、
王朔、
苏童等一众作家。
成书背景
作者背景
1919年1月1日,塞林格在美国纽约一家犹太富商家庭出生。十五岁时候,被送往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韦恩附近的
福吉谷军事学院,在那里取得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一张文凭。这里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的潘西预科学校的原型。与霍尔顿一样,塞林格也是学校击剑队领队。1937年被父亲送到
波兰学做火腿,好继承家族生意,但
杰罗姆·塞林格并不感兴趣。回到
美国后,1940年,他在《
短篇小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这让他对写作充满了兴趣。1946年,他在美国重量级文学杂志《
纽约客》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冲出曼哈顿的轻度反叛》,该小说主人公就叫霍尔顿,其人物性格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登极其相似。个人独特的经历以及丰富的写作经验,最终促使塞林格于1951年创作出《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长篇小说。
时代背景
塞林格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期美国刚刚经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发展更为迅猛,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产阶级在新的经济模式下急剧扩大,金钱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享乐主义和
功利主义盛行。同时,当时美国政府实行麦卡锡主义和
杜鲁门主义,遏制
共产主义,国际冷战形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社会笼罩在
核弹的威胁之下。随着冷战的不断升级,政治空气日趋保守,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压抑个性的气氛,青年一代沉溺于物质享受,精神上呈现出麻木不仁的状态。《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了这种精神状态,揭示了当时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和彷徨。
情节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霍尔顿离开学校在纽约闯荡三天的经历。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
中产阶级家庭。他虽然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虽然留着干净整齐的水兵发型,但却整日穿着风雨衣,反戴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在潘西预科学校读书,这里是
美国公认的最好的贵族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和父母都劝诫他好好读书,以出人头地,好买辆
凯迪拉克的车,但他对无意义的学校生活腻烦透了,他不愿听取身边任何人的意见,抽烟、喝酒、脏话、打架,不良行为他样样都做,在他眼中这个圈子没有值得他高兴的事也无从谈及任何值得尊敬的人,他的叛逆与另类使得他被学校开除4次,最后一次是故事开始,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
这次被学校开除,为了避免被父母发现,他在为了喜欢的女孩简与别人打了一架后就回到了纽约城游荡,没有回家。霍尔顿是在晚上离开的学校,他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在旅馆里他看见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穿戴女装的男人、相互喷水洒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扭捏作态的样子让他感到恶心反胃。因为无聊,他去了夜总会一趟,但回来依然觉得十分烦躁,在混乱的状态下通过电梯工叫来一个妓女,但因为紧张和害怕,他把她又打发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和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萨丽尽管漂亮,却很庸俗。她不会溜冰,只想租条很短的溜冰裙出风头。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酪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他突发奇想,觉得自己兴许会因为冰冻而患
肺炎致死。他如果真的死了,想在临走前见见自己的至亲妹妹,和她说说体己话。
于是他悄悄回到家里叫醒菲比,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有人,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就当个麦田的守望者得了。”
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后,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在出走西部前,他想要再见见自己的妹妹菲比,于是托人送去一张便条,约在博物馆旁边。过了好一会儿,菲比终于来了,她拖着霍尔顿在胡敦读书时用的旧箱子装满了行李决心与哥哥一同离开。霍尔登没办法劝她回家,于是只好放弃了去西部,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人物角色
霍尔顿·考尔菲尔德
霍尔顿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男孩,他玩世不恭,不求进取,满口脏话;同时也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对于爱情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对受难者、不幸者他会慷慨解囊。霍尔顿身上的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主要是由于他缺少学校与家庭的关爱,自身生活阅历与认知能力的不足以及人情淡漠、信仰空虚、道德缺失的社会背景。
菲比·考尔菲尔德
霍尔顿的妹妹,拥有一头红发,性格天真可爱,十分喜爱霍尔顿。菲比得知霍尔顿决定前往西部后,执意要跟着哥哥,迫使霍尔顿放弃了西部之行。
D.B.
霍尔顿的哥哥,职业是作家,在好莱坞工作。霍尔顿认为哥哥自从去到好莱坞后就变得势利了。霍尔顿住进疗养院后D.B.每个周末都会来看望他。
主题思想
再现“垮掉的一代”
霍尔顿尝试用“孤立”这种方式来保护自我,这可以看作是霍尔顿反抗社会的力量之源,但也给他带来了痛苦。霍尔顿的矛盾是,他渴望与人交流,期望得到爱,但他“孤立”的自我保护无法与别人深入交流。这种矛盾心理,最终让霍尔顿觉得世界充满了虚伪和丑陋,他只能愤世嫉俗反抗成人世界的痛苦和失望。与霍尔顿一样,大多数50年代美国青年沉迷安逸享乐,精神空虚,无法与他人形成深刻联结,他们精神的障碍、对社会、前途的失望,使他们深为不安,处于崩溃边缘,于是他们被称为“
垮掉的一代”。这部小说试图探讨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使社会人士关注青年团体,帮助他们摸索成长道路。
批判“美国梦”
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时,
美国人在杂志上、广播电视上说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赞扬美国是一个消费者乐园的话语。很多美国人都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
中产阶级,于是开始享受消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政府通过对民众的思想进行操控让民众持续沉浸在这种中产阶级的美国梦之中。所以,在当时任何与这个“美国梦”相违背的观念、行为都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叛逆行为。而霍尔顿并不认同“美国梦”,所以他被潘西中学开除。《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通过霍尔顿这种拒绝的姿态表达了对“
美国梦”的否定和批判。
揭示成长困境
霍尔顿作为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提供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他得不到亲情;在学校,他得不到同窗的理解;在社会,他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霍尔顿表现出对家庭、潘西中学、追名逐利和“假模假式”的强烈反抗。当面临性、死亡等一大堆令他困惑的事情时,霍尔顿用各式行为来缓解精神压力。但随着时间的过去,霍尔顿发现面对强大的社会现实他无能为力。于是最后精神崩溃,被送进医院接受治疗,其生动地描述和展现了青少年步入成人世界痛苦的成长困境。
反人性异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明的发展是单维度的物质文明的发展,这也导致了人的自我失落,即人的异化和人的自由的得而复失,这正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社会背景。战后50年代的
美国处于一种虚假和平的年代,他们正经历着西方文化的危机,即:不安、厌倦、麻木不仁,人的灵魂变得萎缩,人性机械化,人与自我、他人、自然、社会环境的
异化。外界因素日趋成为命运的主宰力量,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其价值在渐渐消失,本体正在逐渐枯萎。而霍尔顿在与自身、社会和自然的对抗中,通过以个体生存价值为核心的人生探索来获取精神的力量,提醒着人们注意和反抗社会加之于个人的异化。
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
场景象征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圣诞前夕,天气寒冷,
杰罗姆·塞林格形容天气冷得要命,冷得像地狱等等,这种描写不仅是对场景的真实再现,也象征了美国现实生活的残酷。潘西中学空洞、虚伪、彷徨的学校氛围其实就是象征了美国战后人情冷漠、空虚的社会环境。霍尔顿在成人的世界中,感觉到了无比的寒冷与孤独。霍尔顿在看到结冰的湖水后,思考那些鸭子哪儿去了。他其实是将自己比作了鸭子,鸭子在冬天时去到南方过冬,他希望自己也可以去一个新的地方,摆脱现在的这种寒冷的生活。霍尔顿的心理与认知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这种现实社会缺少温暖,到处是虚伪的事物,当青少年真正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仿佛看不到希望,陷入了黑暗之中。
事物象征
贯穿《麦田里的守望者》始终的一个意象是霍尔顿的“红色猎人帽”。在小说第三章中,拜访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后深感失落的霍尔顿戴起了这顶猎人帽,并当即将“鸭舌转到脑后”,从而避开“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小说第七章中,极度压抑的霍尔顿决定提前离开潘西去纽约,他又戴上了那顶红色猎人帽,并“将鸭舌转到脑后”,开始了自己对纯洁、挚爱、真理的追寻历程。第二十三章中,霍尔顿与妹妹菲比分别之时,他将这顶红色猎人帽送给了她,希望妹妹的永驻纯洁快乐。红色猎人帽意味着留恋过去、面对儿童世界意味着保持童真、充满真爱”。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另一个意味深长的意象便是头发。白发是成熟的象征,白发是进入那个成人社会的“入场券”。
杰罗姆·塞林格给霍尔顿安排一头半边黑半边白的头发,象征了主人公身处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夹缝中的彷徨与矛盾。而弟弟艾里的红头发,是真情、真理与纯洁的化身,霍尔顿每次过马路怕自己迷路时,他总是不停地喊着艾里的名字,脑海中浮现出艾里的那头红发,这样就会使自己免于“丢失”;妹妹菲比则是他可以倾诉衷肠的对象,她和艾里共有的一个外貌特征便是那一头红发。弟弟和妹妹的红发给霍尔顿增添了生活的勇气,坚定了他追求纯洁完美的决心和建设新生活的信念。
口语体语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反映了当时青少年的语言习惯,所用的句式大多是简单句且大量使用了口语中常出现的俚语,比如形容天气冷得要命,霍尔顿说的是:“freeze my ass off”或“it was cold as a witch's teat”。“废话”一词的英语一般用“non sense”,但霍尔顿要用“crap”或“horse manure”,两者的俚语意思是“粪”。除了大量使用俚语,霍尔顿还用了许多诅咒词。在小说中他用“damn”以及“god dam”(该死的)达300多次,用“hell”(见鬼)达200多次。口语体的使用不仅吻合霍尔顿的身份,而且弥合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叙事艺术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主人公用自己的话语塑造自己的形象,反映了叙述者渴望通过倾诉来表达自身建构自我的需要,在把叙述当成一种宣泄的行为的同时,叙述也成为一种医治精神疾患的手段。这样的叙述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也增加了真实性,往往能赢得读者的同情和理解。
杰罗姆·塞林格抛弃了传统的全知视角,把叙述的任务和权力交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一叙述行为消解了权力话语,反映了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转化。采用这种“非社会理性”的视角,有助于重新审视世界,达到更深层次的对生活的反省和认识。
不可靠叙事者
塞林格在小说中从两方面揭示了霍尔顿是一个不可靠叙事者。首先,通过对霍尔顿的状态和习性的描述。读者在小说开篇就知道霍尔顿是在一个疗养院里讲的故事,所以,霍尔顿讲故事时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值得怀疑的。另外,小说中一些描写展示了霍尔顿爱撒谎,这就更加大了他作为不可靠叙事者的可能性。第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许多部分相互矛盾,这是不可靠叙事者的又一特征。《麦田里的守望者》达到了“利用不可靠叙述者传达出来的信息,最终要向利用可靠叙述者传达出的信息一样妥实,可靠”的标准,所以
杰罗姆·塞林格对这一叙事手法的运用是成功的。
反复的叙事语法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霍尔顿在
异化的社会里追求与失落这两项叙事功能的对立构成了整部小说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在追求——失落不断反复的运行方式从结构上完成了叙述,并支撑起全文的整体框架。第一次追求是霍尔顿来到潘西希望能找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希望找到真理、正义、价值之所在。但是,他的同学老师们都虚伪自私。霍尔顿的
纽约之行是又一次追求爱与理解的过程。但是社会物化,人人金钱至上。因此霍尔顿又把目光投注到儿童世界,妹妹菲比就是他心中的天使。霍尔顿似乎在儿童的世界中得到了心灵的慰籍,但是他的理想主义却在严酷的现实中如肥皂泡般破灭,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在儿童的活动场所墙壁上看到下流字眼。
杰罗姆·塞林格运用这种反复的叙事语法,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霍尔顿在追求理想途中不断恶化的悲剧命运,使人们能由此感同身受。
作品影响
中国影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于1963年被作为内部资料在中国翻译流传,直到1983年,这本小说才公开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两年后就出现了一批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国现代派小说。陈传才指出,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这两部小说都直接受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影响,不仅在表现和结构上借鉴,而且在表达情绪上也有相通之处。自从该小说被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出版了十余种译本。2013年初,译林出版社在该社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十五周年之际宣布,从1997年2月首版以来,累计销量已超过150万册。
国际影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2005年间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许多
美国年轻人模仿霍尔顿的衣着和言谈举止。该部小说也对美国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伊宛·亨特(Evan Hunter)的《去年夏天》、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的《钟形罩》都受到了该部小说的影响。它与《看不见的人》共同评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两大“现代经典”。电影《无因的反叛》《
美国风情画》《
死亡诗社》等主人公都吸收了霍尔顿的特点。在1984年伦敦图书销售理事会开展的第三届“我们时代的最佳小说”评选活动中,其被列入30部“战后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列。
作品评价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
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但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日本作家
村上春树在2003年翻译了这部小说,他说:“
杰罗姆·塞林格让我感到温暖,《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再让自己觉得孤独。”
俄罗斯诗人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认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一些
英国作家批评这本小说,认为虽然小说里的主角发现了世界的卑鄙,但并没有进一步地思考,而是变得神经质。1963年,该小说作为内部资料仅在小范围内流传,当时的评价基本上都以负面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董衡巽在1964年认为这部小说充分显示了,美国青少年因空虚而追求刺激进而逐渐堕落的过程。
衍生作品
电影《麦田里的反叛者》根据Kenneth Slawenski所著传记《塞林格的人生》(J.D.Salinger: A Life)改编,由
丹尼·斯特朗(Danny Strong)自编自导。整部影片围绕
杰罗姆·塞林格创作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展开。电影于2017年1月24日在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上映。
电影《穿越麦田》的导演是James Steven Sadwith,故事发生在1969年,关于一个16岁的男孩詹米·萨瓦特。他就读的全男子寄读学校不受欢迎,与同学和老师隔阂的他坚信自己注定要自己要饰演《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角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并把这本书改编成了一部话剧。电影于2016年10月14日在美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