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
中国当代作家、编剧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著名作家、编剧。
1978年发表处女作《等待》,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作品。1988年,王朔改编电影《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大喘气》成功上映,达到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1990年,由王朔和郑晓龙策划、李晓明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纪录,该剧获得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1991年,由王朔作为主要策划与编剧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被全国观众视作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鼻祖。2007年王朔以50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居“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6位。2019年1月21日,获1978卓越大奖改革开放40年全国十佳编剧提名。
他的代表作有:《空中小姐》《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看上去很美》《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等。
家庭成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8年王朔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岫岩满族自治县。王朔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1965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仓门小学。1972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1976年怀着“匹夫有责的信念”参与了“四五”事件,由于他人诬陷,被关押了三个月。同年夏天他从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毕业。
军旅生涯
1977年参加解放军海军,年底在即墨区参加新兵训练,兵种为操舵兵。在部队中是一个普通的“操舵兵”、卫生员、帮厨。新兵训练三个月后,因偶然的机会,王朔被送到青岛市的部队医院学习卫生员技术。半年后,作为卫生员在海军消磁船上工作。1978年海军整编,王朔被派到一个部队仓库当卫生员,期间王朔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等待》——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第11期上。1980年他在解放军文艺社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从部队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担任业务员。
从商经历
1983年从医药公司辞职,尝试经商,但并不成功。1983年辞职靠写作为生,王朔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但反响均不大。期间他曾试图经商,并不算成功,也有过被骗的经历。这一段经历后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大喘气》)等作品中。经商不成,他又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婚姻家庭
1984年,王朔在舞会上遇见年轻的沈旭佳,日久生情,王朔形容沈旭佳浓妆佳,淡妆亦佳,蓬头垢面不掩国色。两人后来合作写《浮出海面》,描写青年和跳舞女生的浪漫故事,有人说这是他们两人的定情小说,里面的角色几乎是以两人为原型。1987年,两人结婚。1988年女儿王咪出生,王朔写作挣钱,妻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丈夫,承担起女儿的教育。1994年,在王朔女儿6岁时,王朔与沈旭佳离婚。后来,王朔为女儿写下一本《致女儿书》。
文学创作
1978年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王朔为了报考文科,开始练习写作文。期间将自己的处女作《等待》投稿至《解放军文艺》杂志,这篇短篇小说有幸被选中,并发表于《解放军文艺》的第11期。1984年,处女作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杂志上。次年他与沈旭佳恋爱,两人合写反映他们感情生活的《浮出海面》,发表在《当代》杂志第六期上。1986年开始,王朔陆续发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作品。1989年到1992年,王朔创作了《一点正经没有》《玩儿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永失我爱》《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许爷》《过把瘾就死》等中长篇小说。1997年1月赴美。同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1999年王朔在韩少功主编的《天涯》杂志发表文章评析当时的大众文化与香港电台文化,对当时的港台文学、电影和流行音乐评价道,“李昂,比她稍逊的白先勇,他们是我读过其作品并认为是小说的为数不多的台湾作家,也许还应该加上陈映真,只是我读他的东西不多。”2007年出版作品集《我的千岁寒》,它由《六祖坛经》中六祖慧能悟道的故事改编的《我的千岁寒》、用北京话翻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还有《唯物史论纲》、剧本《宫里的日子》《梦想照进现实》这五篇看起来联系不大的文本组成。。2008年,《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第一部发表于《收获》第1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但只出版了第一部。
影视剧创作
1990年,由王朔和郑晓龙策划、李晓明编剧、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的最高纪录。1991年,由王朔作为主要策划与编剧、金炎赵宝刚导演的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上映。之后王朔的小说创作开始处于“停滞”状态,与此相反,他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2010年,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非诚勿扰2》的剧本创作。2013年,再次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私人订制》的剧本创作。2016年担任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的艺术指导。2019年1月21日,荣获“1978卓越大奖”全国十佳编剧的提名。2021年11月5日,担任编剧的电影《不老奇事》在中国内地上映。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导演作品
编剧作品
策划作品
影视改编
参考资料选自
翻译作品
参考资料选自
创作特点
语言通俗
王朔的大部分作品语言比较通俗,大量运用了方言,甚至使用了一些看似不雅的口语。王朔电视剧和电影作品的主要特点就是市民化和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映。以此为基准来展开他的独特的民间话语,充分迎合了中原地区当时正兴起的民间社会文化及价值取向。
“你一定特想和你妈结婚吧?”“几位爷救我!”“等你熬得不顶了........”‘我现在才发现您不是个肉头........”“这病染上就没治,完了这个,准琢磨着扑下一个........”这些话语的运用在北京当地有很好的效果,频频出现,栩栩如生,让读者不知不觉地陷入小说的氛围之中。
自我调侃
王朔作品中的调侃,一方面表现出主人公的玩世不恭,另一方面,正是借这种玩世不恭的调侃流露出某种程度上的深刻。这也是王朔的真意所在。王朔的调侃给人的感觉并不轻松,他是借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在他的调侃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宝贵的青春生命在无声无息地空耗着。
如《一点正经也没有》中方言对自己心爱的小女儿说:“扣子,听爸的,街上全是坏人——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王朔的这种现实性的描述和真诚的批判让读者在王朔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种归宿。这些不被社会关注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本身就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无情调侃。
黑色幽默
王朔喜欢把生活中最严肃、最虔诚地加以对待的东西,与最无聊、最渺小和相当粗俗相当莫明其妙的话拉上钩,让人看了先是觉得不伦不类,稍一琢磨(压根有的就不用想)便为种一奇特的荒谬感所打动,不禁开怀大笑。
《千万别把我当人》中,保安队长(这个官衔起得很像是反动派)孙国仁训斥手下说:“进入阵地,记住,谁要是不按规定挨打,伤了元豹一根毫毛,回来我扒谁的皮!”手下则回答:“喳”,一副奴才嘴脸,另外还有:“李军长”。“有!”马少将英姿勃勃地站起来。“你的部队在哪里?”“我的部队都在西郊公园。”他说出来的话不仅让人们觉得可笑,而且在可笑之外有些余味。
以荒谬反叛
王朔的作品告诉读者,凡事不必太认真,既然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你根本无法改变,我们又不能枉来世上一趟,总不能哭着鼻子去见上帝。王朔式的极度宣泄:把正确的人生观与审美理想视作“粪土”,使得作品中人物在彻底的狂乱中失去了做任何价值或意义判断与选择的可能。
正如《顽主》中于观所言:“我们可以忍受种种不便安适自得,因为我们明白没有完美无缺的玩意儿,哪儿都一样。”这是以一种荒谬的形式掩盖心灵上的绝望。
人物成就
文化个体户
王朔是首批出现的“文化个体户”之一,他成了中国作家协会5000余名会员之中、继巴金以后靠自己稿酬生存的唯一的一位文化个体户,他是当代作家中商品意识的第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辞去公职,放弃“大锅饭”,坚定地走向以卖文为生的道路。他带头组建文学商业团体“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宣称谁要戏就给谁写。他率先给自己的作品开价,要求分享作品并给电视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他以较为决绝的方式改变了作家传统的生存方式、角色功能和文化人格。
打开新窗户
王朔为作者和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视现实的新窗户,那就是塑造了一系列被批评界称之为“痞子”的形象。他们以玩世不恭、纵情声色的生活行为,喧嚣躁动的生存心态一反传统市民循规蹈矩和谐安定的生存方式,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市民中最底层人物,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有种种作案前科。他们百无聊赖,蔑视工作、学习、婚姻、家庭、道德等一切规范和秩序,整天出入客厅、餐厅和舞厅、情场和赌场,怎么玩得心跳就怎么玩,“一点儿正经也没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一个“玩”字来概括,就是“玩人生”,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
《顽主》中的于观,《动物凶猛》中的方言,《浮出海面》中的石都属于顽主类型的人物。这些顽主就是大院子弟,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移民。由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各自都有很大的弊端,顽主们调侃的姿态得到广泛的认同。王朔小说也因为对这一文化体验的特殊敏感而获得一些读者的接受。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参考文献
人物评价
王蒙(作家):他(王朔)和他的伙伴们的玩文学”恰恰是对横眉立目高踞人上的救世文学的一种反动,他撕破了一些伪崇高的假面。
葛红兵(作家):王朔已经以他独特的写作图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韩少功(作家):王朔小说的人物生动,但却太单一,男女老少都贫,一贫到底。
摩罗(学者):我认为王朔实际上是一个对苦难感受很充分的人,他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承受它,而只能用玩世不恭的姿态来面对它。
陈思和(学者):王朔不是一个格调很高的作家。
黄式宪(学者):王朔电影的文化视野毕竟过于狭隘,充其量只是浅尝辄止地停留于追踪城市改革的负面性人际关系的浮象层次上,甚至徜徉于带有罪恶气息的黑社会(或黑社会雏形)圈子的边缘而沾沾自得、津津乐道。这样,作品便只能局于世俗文化形态而缺乏历史的穿透力。
陈晓明(学者):王朔电影展示了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展的都市生活,它观察到这种生活以一种失控的强力奔腾向前。于是,王朔在把他的人物推到商品化社会的中心地带的同时,赋予他们怀疑主义的性格。他们携带着基本上属于自己个人的冲动、感觉和需要步入社会。他们的行为准则、他们的自我的形成以及反抗性冲动的压制和升华都形成了纯个人的经验。因此,他们热衷于亵渎神明、嘲弄规范,他们在秩序的裂隙中穿梭往来。
戴锦华(学者):姜文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原作《动物凶猛》)无疑是1995年的最重要的中国电影作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并非一部试图取悦公众的影片---尽管取得辉煌的票房记录是每一个电影人的希望,但《阳光》仍充满了对主流叙事、公众“常识”及其“共同梦”的冒犯。事实上,无保留地认同这部影片的多为马小军或王朔的同代人,他们在其中找到了自己始终被权威叙事所遮没的岁月与记忆之痕;影片为他们的无处放置与附着的“想像的怀旧”之感找到了发露与表达。而此外,马小军的长辈或晚辈们却多少对影片感到不适。与其说造成这种不适感的,是人们所抨击的“残酷”、“粗野”或与此说完全矛盾的“平淡”,不如说正是影片破坏了人们依照种种常识及惯常“说法”建立起来的文化预期。在我看来,《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因种种“冒犯”而成为1995年最重要的影片之一,正因此而在九十年代文化与电影中,占有了一个特殊而微妙的位置。
陶东风(学者):王朔的纯情小说无论是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都没有充分体现王朔自己的特色,也没有构成对于既有的写作模式与文化模式的挑战。这类作品体现的是传统的道德观念,描写的是传奇式的浪漫爱情。其中的主人公表面上玩世不恭,骨子里爱情至上。这类小说的价值观念、艺术特点都与一般的通俗小说大体相同。
谢泳(学者):王朔的有些小说是相当严肃的,但他对写作的态度又是未必很严肃的,这就是新一代作家的标志。
蔡翔(学者)王朔在小说中有关个人存在的生命状态的叙述,完全拒绝了那种过于精神化的存在思辨,而还原成一种简单的市民语言:我们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活着,就是这样想活得好些。王朔的“大白话”非常有效地表达了市民阶层在商业性社会的生活要求以及理想形态。
人物争议
王朔热
雷达在1989年发表《论王朔现象》,对王朔小说引起读者喜欢的原因,进行了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分析。“王朔热”就开始在网上掀起热潮。1989年4月,《文艺学习》发起了“王朔与王朔现象”的讨论。王朔被贴上各种贬义的标签,如“流氓文学”“痞子文学”“玩文学”“嬉皮文学”等。
刘则鸣在《王朔现象》中提到一种彻底否定的态度:“它在宣泄一种‘非传统、非理性、非道德’的‘反叛情绪’的同时,也把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一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统贬得一钱不值”。
宋剑华、田文兵的《当代话语转型视角中的“王朔现象”》认为“王朔现象将文学还原为生活,把人性复归于自然,用边缘化的生活方式来彰显个性,生动地揭示了当下人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确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学话语模式”。
文坛之争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文化版上发表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文,文章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大肆批判,揭开了“我看XXX”序幕,从而掀起了文坛的论争。紧接着他又对老舍鲁迅、巴金、茅盾等作家一路地评判下去。2000年1月出版批评专著《无知者无畏》,并于2003年6月出版《随笔集》,掀起了一场场文坛之争。
对于王朔的批评金庸的行为,读者、报刊、网站众说纷纭。在众多的意见中,大致有这几方面:一是认为王朔意在制造炒作,在江郎才尽之际骗取轰动效应。一是从分析金庸作品入手,指出王朔认为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不足以现实主义对抗浪漫主义,欲取金庸而代之,再就是从京港两种不同文化冲突中,认为王朔是在标榜自己的审美趣味。在矛头直指王朔时,评论界相对平静,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学理上予以褒贬。
葛红兵在《不同文学观念的碰撞———论王朔与金庸之争》一文中客观地分析了王朔金庸论争的原因,认为他们是主导中国当代文坛的不同文学观念碰撞的结果。
秦建鸿在《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缠———也论王朔与金庸之争》中指出王朔、金庸争论的焦点的实质是批评本身。就批评而言,王朔代表现代,金庸是传统的典型。
周立民在《无知者岂能无畏———质疑王朔的批评文字》中对王朔的批评文字进行剖析,对于知识分子对王朔的盲目认同进行冷观,认为这种现象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理性的迷失和对精神传统价值和标准的迷茫。
小说经典语录
1、认为自己是从那儿出身的,一身习气莫不源于此。到今天我仍然能感到那个地方的旧风气在我性格中打下的烙印,一遇到事,那些东西就从骨子里往外冒。……是什么鸟变的就是什么鸟。——《看上去很美
2、我只是喜欢不高兴,不高兴的时候最踏实,看什么都很清楚,不会做出将来可能后悔的事,兴高采烈的时候往往控制不住。——《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3、孔雀竹芋好看,转过来是屁眼儿。——《顽主
4、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不像男人,永远清醒。——《编辑部的故事
5、就像童话中两个贪心人挖地下的财宝,结果挖出一个人的骸骨,虽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种了树,栽了花,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么。看见树,看见花,想的却是地下的那具骸骨。——《过把瘾就死
目录
概述
家庭成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军旅生涯
从商经历
婚姻家庭
文学创作
影视剧创作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导演作品
编剧作品
策划作品
影视改编
翻译作品
创作特点
语言通俗
自我调侃
黑色幽默
以荒谬反叛
人物成就
文化个体户
打开新窗户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人物评价
人物争议
王朔热
文坛之争
小说经典语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