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2008年王朔所著的小说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是王朔2008年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复出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近21万字,但超过20万字的内容全是由两位主人公无休无止的对话组成的。文中以“北京老王”对朋友方言的女儿咪咪方讲述他与方言当年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实际上,无论是“北京老王”,还是“方言”,都是王朔自己的影子,王朔在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思想历程,尤其是四十岁“颓了”之后的这些年。在书中,王朔敢于披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敢于暴露自己的自私、懦弱、恶毒,思想上的彷徨、绝望、痛苦,并且带有忏悔的意识,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内容简介
一个叫做方言的人自杀死亡了,没有人知道他自杀的原因。若干年后,方言的女儿咪咪方在国外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但对父亲的自杀始终不能释怀。于是她回国,找到方言生前的挚友老王。已值“风烛残年”的老王,时隔三十多年后终于敞开心扉,向逝去多年的挚友方言的女儿咪咪方说出了她父亲生死的谜底。小说随着老王言不由衷、躲躲闪闪、矢口否认、百般诡辩而渐渐进入到隐秘的深处,由此揭开了一个人痛苦的内心生活和全部人生滋味。两人的谈话变得漫长而艰难。
目录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作者简介
王朔,我国著名作家,编剧。1958年出生,1976年高中毕业。其自谓:“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动乱,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1978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儿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他的早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后来的小说则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后进入影视业,电视连续剧《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
作品评价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是一部挑战读者阅读极限的小说,它没有太明显的情节,全是一场又一场的对话,看得人头皮发麻、直起鸡皮疙瘩。不过这本书里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珍惜的,恐怕这也是王朔的本意。书中采用了许多反讽的语言,老王以自己当初是个写字的为耻,干脆失忆,而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怪现象,也有一针见血的评说。或许王朔并非想讲一个什么故事,只是表达一种人生态度。如果你没耐性读完这本书,会失去一次看清人生的机会。(晋城在线网 评)
对于王朔颠覆传统小说创作规律的大胆举动,成功运作了王朔《我的千岁寒》的出版人路金波表示:“我并不认为颠覆写作是未来出版界的一种趋势。相反,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所有不讲故事的小说,最后都要面临市场的风险、经受销量的挑战。”路金波称,《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最大卖点是王朔本人而不是这本小说,但是公众对王朔高关注度与小说的销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落差,“王朔再红,也不意味着他写的每本书都会好卖。”
对于王朔颠覆传统的对话小说,白烨却出人意料地给予了支持:“我们习惯了讲故事的小说,但是任何创新的形式作家都可以尝试,无非是这种形式读者多、那种形式读者少而已。”
朱白评价道:“《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才是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虽然王朔在这里没有如他先前所说的“全暴露”了,但是其中的真性情伴随他灵活的语言还是在持续流露着。这本书里,你还能看到一个在40岁时死过一次的“老王”,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作为当今最有分量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汉语小说家,王朔一直不缺少读者,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把他“惯”坏了的原因,你看《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中张扬出来的一些关于金钱的矫情观点就知道了,王朔没能成为超级大师也是有原因的。很多人挑剔王朔,并非真的不喜欢、不关注这位作家,而是对之期望更高吧。正如王朔自己说的,他一直想写一部没有过的小说。 ”
序言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诅咒——《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跋》王朔我的问题就在于想写一个和所有小说都不一样的小说。这想法十几年前一产生就把我将军将死了。我知道这之前我写的那些小说出自哪里,也就是些聪明的模仿。这想法——可以叫它野心吧——毁了我的生活和家庭。你能想得出我对生活有多不认真,多潦草么?我出去玩,到处演,其实都是为自己的小说凑场景呢。我觉得小说才是真实、可靠的生活,其他的,演砸了,都无所谓。我就想着自己的小说,什么办法都试了,最笨的,和最傻的。今天才发现,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诅咒,每当我想换一种方式生活,不管我决心多大,跑得多远,装得多像——假装是另一国人,文盲,最后还是会被逮回来,坐在桌子前,写自己的各种妄想。多年来,我一直盼着哪一天把这本“和所有小说都不一样”的操蛋小说写出来,我就塌实了!可以放心去过自己的日子,比较正常的生活,到处转转,到异国他乡看看风景,像电影里那样一个人开车长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谋面的亲人,吃一点没吃过的东西,每天躺着晒太阳,或开个酒吧,我真是挺喜欢开酒吧的,那有一种把家放大,街上的行人随时都会变成亲人的错觉,走在街上,左邻右舍,每家店铺的人都认识,都打招呼,你还知道每家店的一点小秘密,那感觉真是不错,——这是正常生活么?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些年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玩好,净想着小说了,心不在焉,耽误、辜负了很多人和事,几乎、还是已经很不道德了。就差犯法了。几次以为逮着它了,终于把它揪出来了,几次都是揪住个头发,拉上来一看,脸不是,认错人了。这本《和谈话》是揪得比较多的,揪出上半身了才觉得不像,写到最后一行,那么一跑,似乎觉得和自己哪个小说通了,如同《女儿书》聊,聊进《看很美》了,立刻颓了。我这倒霉催的,真不该贪图稿费,写那么多烂八七糟的小说,当年。每回我以为自由了,其实还在枷锁里。写这跋时,心里老有一句话,顺着这话往下写,也没下文,接不住,想着也许是句歌词,就硬放在这儿吧:一个人的天塌了,全塌在心里……这就像在狂风中把两个气球揉成一个面团……这句话也莫名其妙地老在脑子里打转儿,也不知该按在哪儿。写作,其实是靠别人生活。一辈子靠别人,靠得住么?在人群中谈自由,我只能对自己冷笑。变一个人,我做到了,但这有意义么?
参考资料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豆瓣读书.2023-11-1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目录
作者简介
作品评价
序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