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我原以为
王朔在变形,在扭曲,在夸张,在荒诞,在深刻,在玩弄哲学,然而他的小说告诉我事情不是那样的。中国就是有一群王朔。王朔们在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同时在课桌底下做鬼脸。他们讨厌做作的一本正经,恣意嘲笑
正统的虚伪的一切。他们由于受尽轻视和压抑而比同时代人先一步发现了人的可怜可悲和可笑,所以他们被迫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那种“一点正经没有”的“顽主”的生活方式。于是,王朔的小说便受到了20世纪末年轻人亲兄弟般的认可和欢迎。这正是因为
王朔小说的真实。——
池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一出版,在当时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因为在这之前的时候,所有的文集应该是盖棺定论的一些老文学家,就是属于泰斗级的,比如说
老舍、比如说郭沫若、
曹禺,就没有给青年人出文集的。而且王朔在当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作家,传统派和学院派的人认为他不入流,但很多的老百姓爱看他的文字,市面上只有一些零散的王朔著作,并不成系统。
王朔,1958年出生于南京,曾用名王岩。1965—1969年就读于
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1972—1975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1975年借读于太原5中。1976年毕业于北京44中学。1977—1980年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服役。 1980—1983年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中篇小说:《
空中小姐》1984年第2期《
当代》,曾改编为电视剧。《浮出海面》1985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有日、
德语译本。《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年第2期《啄木鸟》,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法
瑞典文译本。 《
顽主》1987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点正经没有》1989年第4期《中国作家》。 《
永失我爱》1989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动物凶猛》1991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意大利文译本。《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年第2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法译本。《许爷》1992年第4期《
上海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