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齿龙
白垩纪时期的二足食草恐龙
棱齿龙是中等大小、身体轻盈的陆生双足动物,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蜥形纲鸟臀目。它们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棱齿龙的上颚前部齿和特别长的朝向后方的公共杆显出其原始性。臼齿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单列,且3颗一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为尖蹄形。到距今1.1亿年前后的白垩纪早期,出现了一些个子不大非常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棱齿龙全长2.3米,臀高1米,两腿修优美。喙嘴狭窄锐利,给它咬食树的枝叶带来很大方便。手臂长,手有5指,很适合抓扯食物并能捧食。以前,有人认为棱齿龙是在树上生活的,后来才发现它们的习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它们可能是鸟脚亚目中速度最快的一群。
发现过程
棱齿龙的第一个骨骸是在1849由早期古生物学家发现。然而在当时,这些骨头被认为属于年轻禽龙。直到1870年代,古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发表了棱齿龙的完整叙述。在棱齿龙第一个种被命名后,威廉·达尔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牧师提供阿道司·赫胥黎大量的棱齿龙化石。
早期古生物学家将这种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塑造成不同模样。在1882年,有些古生物学家提出棱齿龙如同现代树袋鼠,能够攀爬树以寻找躲藏处。这个观点持续了一世纪。然而在1974年,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提出棱齿龙更准确的肌肉与骨骼结构,并说服了大多数古生物学家棱齿龙是生存于地面上。
之后发现了3个接近完整的化石,以及20个较差的化石,尤其是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的威特岛。在威特岛的一个地点中发现12只棱齿龙化石集合在一起,可能是一群恐龙被上涨的潮水困住。化石在其他地区如英格兰南部、葡萄牙都有发现。
棱齿龙的两侧肋骨软骨构成的骨板,小头龙属奇异龙属也有类似的骨板。目前棱齿龙只有一个种,就是阿道司·赫胥黎当初所命名的福氏棱齿龙(H. foxii)。加尔东与詹森在1979年命名了另一种维氏棱齿龙(H. wielandi),但该种现在被认为是福氏棱齿龙的一个突变个体。
形态特征
棱齿龙是种相当小的恐龙,头部只有成人的拳头大小。虽然没有美颌龙属那般小,但棱齿龙身长只有2.3米。棱齿龙的高度只有达到成年人类的腰部,重达50到70公斤。
如同大部分小型恐龙,棱齿龙是二足恐龙,并以二足奔跑。棱齿龙的体型适合奔跑:重量轻、迷你骨骸、体型低、气动性体型、长腿、做为平衡用的硬挺尾巴。因为棱齿龙的体型小,它们以高度低的植被为食,极可能类似现代鹿以幼枝与根部为食的行为。根据棱齿龙头颅骨的结构,以及位在颌部后方的牙齿,显示棱齿龙有颊部,这种先进结构可帮助咀嚼食物。棱齿龙的颌部有28到30颗棱状牙齿,上下颌的牙齿形成一个很好的咀嚼面,而且颌部关节低于齿列,当上颌向外移动时,下颌会反向朝内移动,上下齿列便会不断互相磨合,棱齿龙可能借由这个方法,自行轮流磨尖这些牙齿。如同所有鸟臀目,这些动物的牙齿是不停的生长出来。
棱齿龙的头和眼睛较大,给人一种婴儿般的印象。其喙嘴尖而锐利,嘴中前端生有齿年龈,后端生有树叶形牙齿。它通常用尖喙咬下植物,然后用齿嚼碎吃下。它的背部似乎排列着整齐的小甲母质。由于棱齿龙后肢修长,健美有力,加之尾巴似棒,所以奔跑起来健步如飞,属于恐龙家族中的“飞毛腿”。棱齿龙科恐龙的牙齿并不全都是均一一致的,有5颗稍微弯曲的简单的前上颌齿,10颗或11颗侧扁的上颌齿,其齿冠前后加宽,两边有边缘小齿;它们的下颌有大约13-14颗牙齿,前3-4颗牙齿比较简单,呈圆锥状,其它牙齿的齿冠内外扁,与上颌齿一样具有边缘小齿。这样的牙齿形式被叫做异齿型的齿式。棱齿龙科上颌牙齿齿冠的颊面釉质化很强烈,有小的竖直棱;大多数下颌牙齿却是舌面釉质较厚,而且有明显的中棱和几条较弱的次级棱。这些棱的存在大概正是“棱齿龙”之名的由来。这样的牙齿磨蚀面平而倾斜,明显地显示了结实的耐磨性。同时,棱齿龙牙齿上具有双磨蚀面,显示其上下颌的运动是垂向的。此外,棱齿龙还具有一般鸟脚亚目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上牙齿冠向内弯曲,而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
生活习性
这种鸟脚类恐龙成群生活,遍布欧洲和北美。它啃食低矮的植物,先将树叶储存在颊囊里,然后再用后面的牙齿慢慢咀嚼。逃跑是棱齿龙自卫的惟一方法,它能够像羚羊一样躲闪和迂回奔跑。它还具有敏锐的双眼,以发现逼近的食肉动物。棱齿龙(Hypsilophodontidae)是鸟脚亚目(Ornithopoda)的一个科,棱齿龙科是小到中等大小的鸟脚类恐龙。它们两足行走,身体结构不是非常特化,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
棱齿龙对于后代的照顾程度还不明确,但是已经发现整齐布置的巢,显示在孵化前已有部分照顾。已经发现大群的棱齿龙化石,所以棱齿龙可能以群体行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现过程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