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苏
潘亦苏
潘亦苏,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同时担任工程科学研究院教授及副院长。潘亦苏教授的科研方向包括多变量有限元法的理论与应用、无网格法的理论及应用、智能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行为数值仿真、结构强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
潘亦苏教授的教学领域涵盖大变形大转动问题的有限元法、变分原理与杂交/混合有限元、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功能材料概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成型过程的数值仿真以及工程建模与仿真。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 1978.09-1982.07 浙江大学力学系就读本科
- 1982.09-1985.07 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读硕士学位
- 1987.03-1991.06 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85.07-1987.11 西南交通大学有限元与计算分析研究室助教
- 1987.12-1991.11 西南交通大学有限元与计算分析研究室讲师
- 1991.11-1994.03 西南交通大学有限元与计算分析研究室副教授
- 1994.03-1997.09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工程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 1996.03-1997.03 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交通运输部SGP、DUEWAG公司工作实习
- 1997.09-2004.06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工程科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 1998.02-1998.07 香港大学机械系访问学者、合作研究
- 1998.12-1999.06 香港大学机械系访问学者、合作研究
- 2004.07-2008.07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科学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科研成就
潘亦苏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铝合金车体焊接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转向架焊接变形与残余应力预测、柴油机关键部件的强度与疲劳分析以及柴油机振动与模态分析。
学术论文
潘亦苏教授的代表论文包括在《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电焊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重庆工学院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压电与声光》《计算力学学报》《力学季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力学季刊》《Proceedings of the 1Asian Pacific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多篇论文。
代表论文
[1]LuoZhengzhi, PanYisu.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elding for Vice-frame Component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60-162: 220-225
[2]孙凯,潘亦苏.基于Sysweld的K7转向架附架焊接仿真.电焊机,2010,(12):40-43
[3]潘亦苏,黎杰,罗征志,许明春基于虚拟技术的柴油机建模与动力学仿真.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24(7):41-48
[4]黎杰,潘亦苏,李人宪,王林.公交车车体承载结构强度刚度计算分析.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36(6):43-45
[5]刘洁,潘亦苏.铝合金柴油机气缸盖热-机耦合应力分析.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36(2):40-42
[6]覃森,潘亦苏,罗征志.涂层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及裂纹扩展.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6):11-14
[7]曹中清,潘亦苏,周本宽压电陶瓷非线性断裂的再生核点法分析.应用力学学报. 2006,23(2):208-212
[8]曹中清,潘亦苏,周本宽. PZT陶瓷的断裂分析.压电与声光,2006,28(5):615-617
[9]刘爱荣禹奇才,潘亦苏,周本宽.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的等效力学行为.计算力学学报,2004,21(2):236-240,246
[10]刘爱荣,潘亦苏,周本宽,“形状记忆合金热力学行为的模拟.计算力学学报,2002, 19(1):48-52
[11]钟明全,姚小松,潘亦苏.奉节长江公路大桥桥墩地震动水压力的分析研究.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644-650
[12]刘爱荣,潘亦苏,周本宽,“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变形分析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Vol.35,No.1,81-85,2000
[13]潘亦苏,陈大鹏,“压电陶瓷非线性断裂的有限元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Vol.35,No. 5,1-6,2000
[14]刘爱荣,潘亦苏,周本宽,“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实施”,力学季刊,Vol.22,二氧化氮,174-180,2001
[15]pan Y S, Liu A R, Zhou B K and Chen D P.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hape memory materials. Proceedings of the 1Asian Pacific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edited by S.Valliappan, N.Khalili, Elsevier, 2001,1419-1424
[16]SzeK Y, pan Y S. Nonlinear fracture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01,68(11):1335-1351
[17]SzeK Y, Pan Y S. Hybrid stress tetrahedral elements withAllman’srotational D.O.F.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0,48(7):1055-1070
[18]SzeK Y, pan Y S. Hybrid finite element models for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1999,226(3):519-547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工作经历
科研成就
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