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洞,又称斗姆宫,本为崂山上清宫别院,位于
崂山区王哥庄镇,地处上清宫北昆仑山之玄武峰下,系一天然花岗岩叠架洞,内高于人立,洞内面积达10平方米;金大定二年(1162年),有道众开凿洞体始建为庙宇,为
道教全真道龙门派支派金山派(崂山派)祖庭。
明霞洞洞体高3米,宽7米,深10余米,洞额“明霞洞”三字为全真道掌教
丘处机题,
清代书法家王序手迹;原洞高大宽敞,上有斗姆宫,明代
隆庆年间洞欹宫倾,金山派祖师孙紫阳遂移宫建于洞右;清代
康熙明霞洞遭雷击崩裂,大半陷入地下;洞东巨石尚存,题刻有“天半朱霞”,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洞后攀升可达昆仑极顶,上有天池;洞前重建有斗姆殿、玉皇殿等殿宇、道舍共30间,总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44平方米。
1982年,明霞洞被
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霞洞本为上清宫别院,于金
大定二年(1162年)开凿洞体始建为
庙宇。
元代初期,明霞洞右上始建有斗姆宫,故洞名斗姆宫。
元泰定年间,高道李志明隐居于明霞洞二十五年,访道者众多。
明代,洞名斗姆宫更名为明霞洞,斗姆宫遂改名为明霞洞。明永乐年间,武当派始祖张三丰隐居于明霞洞悟道讲学。
明
隆庆年间,金山派祖师孙紫阳重修明霞洞道观,于洞内建有
三清殿一座。
明清时期,明霞洞
道观为僧、道交替住持,既供
玉皇大帝,又祀观音。
清朝末年,洞旁建有观音殿3间,后因暴雨
山崩,观音殿被砸毁。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明霞洞之殿堂、房舍逐渐败落。
1956年,
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对明霞洞道观及明霞洞进行维修。
文革初期,明霞洞道观及明霞洞内之神像、供器、经卷、文物、庙碑全部被捣毁。
1966年,青岛药材站占据明霞洞道观及明霞洞。
1991年3月,
青岛市道教协会筹集资金重修明霞洞,明霞洞道观改奉
玉皇大帝,重建有玉皇殿等殿宇、房舍共30间。
2009年,青岛市道教协会筹款恢复重建有斗姆殿。
建筑特色
明霞洞地处
昆仑山脉之玄武峰下,海拔高度为650米,三面奇峰矗立,为天然
花岗石叠架洞,南洞口为人工砌墙,北洞口有方形花岗岩石块,内高于人立,洞内面积达10平方米;洞体高3米,宽7米,深10余米洞东北1公里有一
象形石,海拔766.3米,名万年船;洞前有斗姆殿、玉皇殿等殿宇、道舍共30间,总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44平方米。
主要景观
玉皇殿
玉皇殿院内两侧东西两组四排厢房,正殿内主奉玉帝神像手执如意,左侧立太白金星,右侧立托塔天王,身前两旁玄武、真武、金吒、木吒罗列,殿内顺窄廊东有袖珍殿堂,内奉东海龙王;玉皇殿旁有玉液泉,常年水流不涸。
荷花池
荷花池位于玉皇殿后,深0.5米,长4米,宽0.5米,池畔有一石碑,上书“荷花池”,池水年久不涸,冬无冰结,热气升空,冬寒霜之日仍有寒荷开放。
文物遗存
明霞洞洞
内存有自
孙玄清以下5人的“五老图”
长卷及有
丘处机祖师题诗二首。
文化活动
相关人物
孙紫阳
孙玄清,号紫阳,又号金山子、海岳山人,明代山东寿光人;幼年双目失明,遂
出家为僧。明嘉靖初年,孙玄清辗转来到崂山明霞洞,弃释入道,拜明霞洞道长斗篷张为师,成为
全真龙门派第四代传人,创立全真龙门支派金山派,为金山派始祖;明霞洞为金山派祖庭,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应诏进京,被敕封为“护国天师府
左赞教主紫阳真人”。
相关诗词
明霞奇胜处,山海势平分。
有石皆含水,无峰不住云。
洞天幽以,竹木修而纹。
笑问燕齐客,神仙或是君?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保护措施
1982年,明霞洞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明霞洞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镇上清宫北。交通线路
乘坐青岛公交304路、106路至垭口站下车步行上山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