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盛
前中国篮球运动员
马清盛,别名“马快手”,男,1932年出生于广东普宁,前中国篮球运动员、教练员,曾连续4届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
1951年,马清盛入伍参军,次年随部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马清盛被选编入东北军区篮球代表队,开始接受较为正规的系统训练。1956年,他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夺得全国篮球联赛冠军,并被第一批授予全国篮球运动健将称号。1957年,马清盛从沈阳军区调入解放军八一篮球队。效力期间,马清盛帮助球队先后6次夺得全国男篮甲级联赛的冠军。1965年,他从八一队退役。
1973年,马清盛开始担任八一男篮的主教练,执教期间带领球队连续获得10次全国篮球联赛的冠军。1978年至1981年,马清盛又以第一位俱乐部主教练的身份出任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主教练。率领中国男篮先后夺得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亚洲冠军。1985年从八一队退休后,他先后执教北京鸭首钢篮球俱乐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八一队和空军队。1999年,马清盛获得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2024年12月,马清盛以“杰出教练员”身份入选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2年,马清盛出生于广东普宁,从小学起特别喜爱体育运动。1951年,他凭借篮球特长被批准参加解放军46军。
运动生涯
马清盛曾作为46军篮球队员参加中南军区运动会。1952年,他随部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常常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打场篮球。1953年,马清盛被选进志愿军篮球代表队,经常回国参加全国性的篮球比赛,在技术上有了较大提高,为此后从事专业篮球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马清盛被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篮球代表队,接受较为正规的系统训练,1956年作为球队主力之一,为东北军区争得全国篮球联赛冠军,并被第一批授予全国篮球运动健将称号。1957年,马清盛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沈阳军区调入解放军八一篮球队。1962年5月,在八一队苏联红星队的比赛中,马清盛多次从身高2米18的当时世界篮坛第一高中锋克鲁明的手中直接抢下篮板球,全场独得18分,为八一队以60-55取得最终胜利,立下了头功。凭借此役的出色表现,马清盛也获得了国家队的青睐。在1955至1964十年时间里,马清盛共帮助八一队先后6次夺得全国男篮甲级联赛的冠军。1965年,他从八一队退役。
教练生涯
俱乐部
1962年起,马清盛就成为了八一队的助理教练。1973年,他开始担任八一队的主教练。1981年4月,在他的带领下,八一队拿下了第一届世界男篮俱乐部冠军队锦标赛亚洲区的冠军。在八一队执教期间,马清盛总共带领球队连续获得10次全国篮球联赛的冠军、2次夺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冠军。同年,他被国家体委首批批准为国家篮球高级教练,1982年,马清盛奉命出任八一体工大队副大队长。
1985年从八一队退休后,马清盛仍继续从事篮球事业,先后出任过北京鸭首钢篮球俱乐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八一队和空军队教练员。因对中国篮球和八一队的巨大贡献,使得他在1999年篮协评选新中国篮球50杰时,得以名列其中。
国家队
1978年-1981年间,马清盛还曾以第一位俱乐部主教练身份短暂担任过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帅,率队拿下1979年亚锦赛冠军,并以助理教练身份,随队在1981年和1983年亚锦赛两度夺冠。其中1979年中国男篮在国内两次战胜来访的美国国家全明星队。这一成绩,被载入了建国40周年大事记中。
获得荣誉
团队荣誉
球员时期
参考资料:
执教时期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技术特点
马清盛在球场所司职的位置是小前锋,他在自己的球员时代便以快著名。无论是他的投篮、抢篮板球还是抢断对手来球,其动作速率特别是出手的速度都十分轻快,令对手难以防范。
外界评价
马清盛是解放军篮球的代表性人物,他用十指断七的战斗精神,成就“马快手”的篮坛美誉。从球员到教练,他都是八一队辉煌历程的缔造者。(中国篮球协会 评)
因为抢断快速,马清盛的双手在篮球生涯中多次骨折筋断,但仍坚持比赛,成为赛场上的一名“硬汉”。(网易体育 评)
人物轶事
马清盛在八一队执教时有个弟子名叫穆铁柱。八一队当时经常在首都体育馆打球,有个喜欢篮球的北京女孩王专红就跑去看。看了几次,王专红就大胆给穆铁柱写了一封求爱信。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穆铁柱将信交给组织,八一队领导很重视,还请女篮同志去王专红所在工厂调查,确认其各方面优秀后,着手安排他们第一次见面。初次见面时,王专红先由家人陪着看八一队训练,训练结束后被带到当时身为八一队主教练的马清盛家里坐坐聊聊。1979年底,穆铁柱与王专红结为夫妻。
相关事件
2024年12月9日,中国篮球协会公布了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人物,马清盛作为“杰出教练员”入选。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运动生涯
教练生涯
俱乐部
国家队
获得荣誉
团队荣誉
球员时期
执教时期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技术特点
外界评价
人物轶事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