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六年(1373),置
庆云县。知县
杨思义移县治于
鬲津河(今
漳卫新河)北岸庆云乡址,草创城垣。明正统二年(1437年),知县
王恭,大加修,初具规模。“城凡四门,东西孔道皆有关旋,以南北二门地僻闭之。1964年,庆云县划归
山东省,县城移至解家集,仍沿用庆云县名。原庆云县城改为
盐山县庆云镇,俗称老庆云。
”
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彪重筑,城墙周回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於下,宽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门,东曰“瞻岱”、南曰“观澜”、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门仍闭。以后各代,或改四门,或建楼橹将台,多有修葺,不一一赘述。至1964年调整行政区划,建新县城,
漳卫新河北岸庆云城,为县治凡590余年。置
庆云县时,因境内有庆云乡,以此名县并移县治于此。庆云乡址原称李太仆家。东二里许,有一条土阜,蟠踞
鬲津河中流,蜿蜒数里,形如卧龙,名卧龙冈。卧龙冈四面环水,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五彩祥云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咸奉四年《
庆云县志》有“如直棣庆云,地滨海滢,星次危分,嘘气成云,邑由斯而得庆”之说,
崔旭曰:“
无棣县旧有庆云乡,明初因以名县
永乐避讳之说,后人附会今以明史正之。”可见庆云地名历史悠久。李太仆家成为庆云一条街,后移至
四合村。
位于今县治北10公里。现
盐山县庆云镇西关西头,原
鬲津河北岸。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占地面积约4000 多平方米。相传姜太公保大周统一天下,各大小官员及眷属均封神位,
泰山顶封让于
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为西地长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宫,为其歇间,故名曰泰山行宫。为旧志庆云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群众有“庆云阁、
海丰塔、东光县的铁菩萨”之说,泰山行宫主体——正殿,进深五间,面阔三间,单檐四柱。建筑在1.2米高的台基之上,四周沿筑矮花墙。青砖筒瓦,花卉滴水,龙纹瓦当。大脊两侧各有一只吞脊大兽,蟠屈上弯,北负宝剑。殿内6根朱柱布局合理。东西山墙的南北两侧各有一组镂空砖雕,均为神话人物,一组是“
王母娘娘东巡”,一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珑独特。山墙属硬山小式造风格。殿内正位供奉泰山奶奶、东侧眼光奶奶、西侧送子奶奶,殿后面观世音菩萨。
是
泰山行宫的主要附属建筑,为楼阁式建筑,高1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殿宇式单檐歇山造,四檐角飞起,有檐柱18根。因四边头有108只铃铛,且四檐角又有4只大铃铛,微风铃鸣,萦耳畔,故称“铃铛阁”。阁内供奉
玉皇大帝神位。下层是砖砌拱券式通道,为出入泰山行宫之门。通道两侧各有拱门,内建有迂回曲折的踏道可通达上层。铃铛阁是旧庆云县城的三景之一,即小鬼山、铃铛阁、一步三孔桥。
位于原庆云城内东南角,古称
涿州学宫。明洪武六年鼎建,占地900平方米,大成殿脊以翠覆顶,两头砖雕龙头,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殿内有十二根明柱,粗达一围。基地高出地面1.6米,修有台基坡磴。殿内供
孔子像。东西两侧厢房,高台基,前出厦,砖墙瓦顶,内供历代社会名流贤达
塑像。院内有清康熙五年重修庙学碑一筒,七十年代又重修。
在今
盐山县庆云镇政府内。明洪武六年建,系原庆云衙的主体建筑之一,面阔五间,长16.5米,进深四间,宽9.5米。硬山顶,小式造。
在旧庆云县城内西部,建于唐太和中,相传有大比丘飞锡而来,徘徊顾瞻,缚庐栖止,于兹厥后渐成巨刹,楼阁 峥崂,钟渔互答于山光水色间,一时龙象固云盛矣。唐太和皇帝曾为该寺赐额。金末毁于战乱。元
至大四年(1311)、明成化四年(1468)、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先后重修。寺僧洪秀戒律精严,兼工吟咏,有“蒲团静坐千山月,竹户闲栖一片云”句。弟子
董寿平,谷称小眼法师,博览释典。明代名臣
邹元标,字尔瞻,江西吉水人,官司左都御史加
太子太保,因犯颜敢谏被寓此,曾于殿壁题三教(佛、道、儒)归一说,笔势飞舞,人皆慕而临之。左都御史邹元标与小眼法师寿平为方外交。(方外交即出使异域的使者)。
县境古属
黄河冲积平原一部分。卧龙冈及老乌山是由
黄河及其支脉迁徙动荡所形成。卧龙冈位于原后张乡东周村北
鬲津河中,土阜隆起,蜿蜒数里,形若卧龙。卧龙冈上树木葱郁,五彩祥云缭绕,是旧
庆云县的八景之一,龙冈晴岚。明洪武六年置庆云县,县治选址左近,至1965年建新县城,为庆云县治590余年。自1956年治理开挖鬲津河,卧龙冈被挖,部分滩地尚存遗迹。
旧庆云城北7.5公里,在
盐山县境内,古称无棣水(河),乃清河支流。
春秋前即有此河,为
齐国北界。秦时,方士徐福率千童(500童男、500童女)乘船由此河出海,为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后东渡
日本。隋末,河道淤塞,唐贞观时浚之,辟水路码头,以通渔盐之利,为唐以后通商之河道。今为早时蓄水,雨季排涝的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