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灯鱼
眼睛在黑暗中可发蓝光的鱼类
蓝眼灯鱼,学名Poropanchax normani,又称诺曼氏灯鳉,是非洲西部及中部淡水流域的一种花鳉科鱼类。体长可达4公分,身体为近乎透明的银灰色,眼睛的上边缘有鲜艳的蓝色。性格温顺,几乎没有攻击性,是一种小型鱼类,是体态优美的小型热带鱼,当成群游动时,显得尤为美丽。在水族市场上,它们通常被称为蓝眼灯。
形态特征
蓝眼灯鱼的眼睛呈鲜蓝色,在黑暗中会发出迷人的蓝光。它们身体细长,背鳍位于身体后半部分,披圆鳞。头顶部平缓,无胡须,嘴于顶端。身体呈淡奶油色,并带有取决于灯光的亮丽的浅绿色,淡黄色与蓝色相融的痕迹。雄性体型一般较大,鳍更尖,体色更鲜艳。而雌性略黯淡,体型更短,鳍更圆。
生活习性
蓝眼灯鱼在野外捕食昆虫幼虫,小型水生昆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在人工环境下,它们不挑食,能接受各种类型的饲料,包括优质的薄片状、颗粒状和丸状干鱼食,尽管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它们只能偶尔接受这些。不过,如果投喂诸如水蚤剑水蚤属丰年虾颤蚓摇蚊幼虫等小型活体或冰冻饲料,它们会更健康。
栖息环境
它们栖息在热带地区22~26℃、pH值6.5~7.2的河流、溪流与沼泽中。
分布范围
蓝眼灯鱼分布于非洲: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马里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以及乍得贝宁、多哥、中非的河流;苏丹白尼罗河
繁殖方式
相对容易繁殖,在植被茂密的水族箱里,会时不时出现一小群鱼苗。需要为这些鱼苗设置单独的繁殖缸。同时,还需要用原缸的水填满繁殖缸,并添加一个空气驱动的海绵过滤器。一个加温棒以保持水温稳定,一大丛爪哇莫丝。理想状态是繁殖箱里一条池沼公鱼对应二或三条母鱼。之后,母鱼很快便会准备好产卵,并不用太多干预。
孵化期取决于水温,通常要12到14天。幼鱼在孵化后可以随即喂食纤毛门和粉粒状的幼鱼粮,通常两周后喂食幼丰年虾。体型较大的幼鱼会捕食较小的同类。因此,当它们足够大时,应当及时把它们放回原缸。它们成长通常相对缓慢,预计六个月左右达到性成熟。不过,幼鱼对水体中含氮废物的积累十分敏感,因此你必须频繁地更换部分水,确保时刻保持优良的水质。
保护级别
蓝眼灯鱼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