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Beijing Fayuan Si)是李敖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政治犯关押在
中国国民党黑狱中构思的历史小说,成书于1991年,并于同年6月30日由文星书店出版。2018年,
台海出版社也出版了《北京法源寺》。
小说的故事以戊戌变法事件为背景,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寻找救国道路而失败的历史。晚清时期,
康有为提出变法观点获
光绪帝信任,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启“百日维新”。变法93天时
慈禧干涉,光绪命
杨锐带出“密诏”,康有为让
谭嗣同夜访
袁世凯商议救驾。但袁世凯向慈禧揭发变法为“
政变”,导致变法失败,光绪被废,康有为、
梁启超海外流亡,“六君子”被斩首。1921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重游
法源寺,因“保皇还是革命”政见不同而决裂。
《北京法源寺》作品在2000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2015年12月5日,由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根据小说《北京法源寺》改编的话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场。
创作背景
"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始建于
唐朝的法源寺是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
佛教寺院。贞观年间,为超度在东征
高丽之役中战死的将士,
李世民下令在幽州城修建佛寺,赐名悯忠寺。中唐时寺院前部曾有东、西两座高塔,分别由
安禄山和
史思明所建。辽代
幽州成为五京之一的南京,悯忠寺迎来最为兴盛的时期。
金灭辽之战后,在
靖康之变中被俘的
赵桓加曾经被囚禁在这里。明初
法源寺毁于兵火,重建后一度更名为崇福寺。
雍正十二年(1734年),寺院重修后赐名法源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物将法源寺作为重要活动场所,
康有为、
谭嗣同等人经常在此聚会。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处决后,其灵柩曾停放在这里。中国台湾作家
李敖以此为背景,在狱中构思故事梗概,在1976年出狱后开始写作,成书于1991年。
出版历史
故事情节
晚清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等爱国维新派人士住在离
法源寺很近的地方,而且谭嗣同、梁启超二人虔诚信佛,常去寺里走动,还在法源寺结拜为异姓兄弟。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提出变法观点,获得皇帝信任,随后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了“百日维新”。变法进行到93天时,
慈禧开始干涉,眼看变法即将失利,光绪帝命秘书
杨锐带出“密诏”,让维新派人士火速筹谋“救驾”事宜。
康有为想到握有兵权的
袁世凯,便让
谭嗣同夜访住在
法华寺的袁世凯,商议营救光绪皇帝的计策。然而,袁世凯最终没有完成使命,反而向慈禧揭发变法为“
政变”。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废黜光绪皇帝并把持朝政,康有为、
梁启超被迫海外流亡,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则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
1921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重游
法源寺,原本要好的师徒二人,因“保皇还是革命”的政见不同,最终在法源寺决裂。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作品赏析
综述
《北京法源寺》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部只有1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凝聚了
李敖几十年来为大目标奋斗而上下习张索的困学与自我炼钢的心得,也沉淀了作者人生历练与人生经验。
思想
李敖对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抨击与学术理路的从根清理,就其思想与言辞而言,《北京法源寺》是李敖文化批判的集中之作。
文体学
从文体学分类来看,《北京法源寺》与其说是一部哲理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形象化的思想论文更恰切。李敖曾发愿要倾毕生之力写出一部"中国思想史"一类的著作,把中国人的思想做个总整理,这部作品,就是他史诗式小说中的一部,它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
人物
人物或者说角色,是构成小说的要素。这部小说塑造的主角不是鸡零狗碎的小人物,而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型的人物。这些大人物包括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光绪帝、
王正谊、余法师、普净等等,他们构成了一幅洋溢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及阳刚之气的人物群像。在这里,谭嗣同是
李敖刻意凸现的一座
浮雕。作家用全书一半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刻划了大人物之一谭嗣同的感人形象。第七章"回向"、第八章"大刀王五"写谭嗣同浪迹江湖的豪侠,第九章"
戊戌政变"写谭嗣同奔走国事的忠义,第十章"抢救"、第十一章"舍生"写谭嗣同以身殉道的决绝,第十二章"从监牢到法场"写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悲壮。在
谭嗣同身上,灌注了李敖作为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思情判断。事实上,李敖正是以谭嗣同的酒杯来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在《我写(北京法源寺)》一文中,
李敖写道:"他(谭嗣同)一生心血,全在《
仁学》一书。写成之后,他感于台湾新丧
日本之手,乃不用真名,而以“台湾人所著书”颜其封面,借哀浊世;如今,我独处台湾,写《北京法源寺》,台湾人所著书之谶,百年孤寂,又复重演。契阔四十载。今印此书,以归故国,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故国之思,家园之感,离人之情,跃然纸上。
形式
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面对电影电视铺天盖地的冲击和互联网的挑战,小说向何处去,写什么,怎么写,是小说家们必须面对并作出回答的严峻课题。
李敖认为除非小说加强仅能由小说来表达的思想,它将殊少前途。这大约可以看作李敖的小说观,当然,也是体现在《北京法源寺》的创作意图。于是,李敖选择了最简单而有效的容器--对话,来揭示主题,强化思想。他把传统的小说理论置诸脑后,既不屑于编排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无意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他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新的
范式,全书基本上以对话的形式铺陈事件,推动情节,勾勒人物,呈示主题,以直接的言说自由出人历史,频繁转换场景,详人所略,略人所详,大开大合,纵横掉阎。这些对话,就像日本公使馆门前的那一大排一格一格的方形木窗,作者把纷繁的主题一个一个地镶在里面。
作品影响
获得荣誉
衍生作品
2015年12月5日,由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根据小说《北京法源寺》改编的话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场。
作品评价
《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强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新京报 评)
小说《北京法源寺》有些地方在文学界看来是有意“破格”,正所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
李姓文笔自成一家。(《
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 评)
在乌云密布秋风肃杀气氛浓重的悲剧色彩中凸现出人格精神的伟大,再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作者深刻又独特的思考,《北京法源寺》拥有开阔的文采和壮丽的气节,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
福州新闻网 评)
相关事件
2005年9月22日,
李敖一行来到位于教子胡同的
法源寺参观。寺院负责人为其引路,李敖依次参观了寺内的天王殿、悯忠台、藏经阁等各处,每到一处都会进入厅内停留几分钟。此次参观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在即将结束参观前,李敖恭敬地收下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常务副馆长
圆持法师代表寺方赠送的《满汉蒙藏合璧:大藏全咒》等图书,并当场题字“法海真源,尽在于斯”“物我两忘,人书俱老”作为回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