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父:传说中的高士,
道家前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
聊城市(今属
山东省),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
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聊城县治曾移此。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另说巢父隐居地在太行山南麓一带的辽城(河北涉县
辽城乡)放牧,该乡至今还有污犊村、污犊脑等地名,与辽城乡接壤的山西
黎城县境内有
洗耳河村,这都与巢父“饮犊上流”的典故相印证。同属太行山区的
行唐县境内有许由村。据考,这些地名都在千年以上。持此说者还认为,巢父出生
阳城县(今山西
洪洞县),距离
太行山一带较近,洪洞-黎城-
涉县一线山脉地势相连,而
聊城市是平原地带,所以,相比之下“高岸深谷”的太行山区作为隐居地更为合理(巢父曾反问
许由:“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
唐尧时的
道家隐士。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上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民就在树上筑巢居住以避野兽。传说帝尧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让给许由,许由亦不肯受。
大禹时封
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巢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皆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
巢姓。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中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也,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帝尧请
许由代他治理天下,许由不接受。帝尧又派人去请,让许由帮他治国,担任九州牧。然而,许由还是不干。不干也罢,居然认为帝尧和大臣的那些话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出山洞,来到颖水河边清洗自己的耳朵。
许由到河边来洗耳朵,正碰见巢父牵着
犊牛饮水。巢父问他干啥?他便将帝尧要自己当大王、当九州牧的苦诉说了一番。或许,他这样诉说是想得到巢父的同情,最好能宽慰他几句。哪料,巢父听了,不仅没有同情他,还不屑地说:“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谁能看见你?帝尧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了!”他数道过
许由,牵了牛回头就走。许由纳闷,问他,怎么不让牛喝水了?巢父头也不回地说:“不饮了,我真怕你洗过耳朵的水脏了我这
犊牛的嘴!”说着,巢父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了。
许由巢父
铜镜上古三代,人们多以水照面,即用盆盛清水以水面的照影梳妆打扮。后将专为照面盛水的盆称作“鉴”。不过真正的青铜镜远在三代之初(距今4000余年)就已经出现了,各朝各代均有制作,直到
汞镜出现后,才逐渐废弃。青铜镜的起源很早,传说中
黄帝曾做神镜
宝镜。并在
饶州存有黄帝制镜时留下的“轩辕磨镜石”。铜镜所以被人们喜爱,因它不但
阳春面能照出影像,而且背面的
纹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今人鉴赏古时铜镜,主要看它们的制作工艺和装饰纹饰,而古代铜镜上的纹饰寓意与配置,至今仍有许多难解之谜。如
战国山字纹镜,汉代的规矩纹镜,
唐朝的
海兽葡萄镜等。
济宁市博物馆珍藏的这面
金朝许由巢父
铜镜,直径12.1、厚0.9厘米,重580克,镜为圆形,高沿,背面中间有一钮。在高山
垂柳小溪旁,
许由欲掬水洗耳,他的朋友巢父牵牛犊在下游欲饮之。许由,又作许繇,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上古高士隐居
沛泽中。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至
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
颍河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类话。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于许由……(不爱而逃去)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水滨”。又:“(由)邪席不坐,邪善不食,没葬箕山之巅,亦名
许由山”。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
五岳。”
许由结志养性,优游山林,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巢父更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后汉书·逸民传》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此镜古朴典雅,制作精良,抓住许由洗耳,巢父
牵牛张嘴问话这一瞬间,把这一传说生动的展现在世人眼前。由于采用了阴刻线浅浮雕的技法,画面高低起伏,立体感极强,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