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的政论文。该文论述一般历史现象,无只字及唐,而论唐又实际上是在论宋,是为宋王朝开救弊的药方。落笔甚远而紧扣中心,在短短的篇幅中,言在彼而意在此,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作品原文
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忧,外重则为外患。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强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当此之时,谓之内重。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莫之能禁。其乱不起于左右之大臣,则生于山林小民之英雄。故夫天下之重,不可使专在内也。古者诸侯大国,或数百里,兵足以战,食足以守,而其权足以生杀,然后能使四夷、盗贼之患不至于内,天子之大臣有所畏忌,而内患不作。当此之时,谓之“外重”。“外重”之弊,诸侯拥兵,而内无以制。由此观之,则天下之重,固不可使在内,而亦不可使在外也。
自周之衰,齐、晋、秦、楚,绵地千里,内不胜于其外,以至于灭亡而不救。秦人患其外之已重而至于此也,于是收天下之兵而聚之
渭河平原,夷灭其城池,杀戮其豪杰,使天下之命皆制于天子(1)。然至于二世之时(2),
陈胜、
吴广大呼起兵(3),而郡县之吏,熟视而走,无敢谁何。
赵高擅权于内(4),颐指如意,虽
李斯为相(5),备五刑而死于道路。其子
李由守三川(6),拥山河之固,而不敢校也。此二患者,皆始于外之不足而无有以制之也。至于
汉兴,惩秦孤立之弊,乃大封侯王。而高帝之世,反者九起(7),其遗孽余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8)。于是
刘彻分裂诸侯(9),以惩大国之祸。而其后百年之间,
王莽遂得以奋其志于天下(10),而
刘姓子孙无复龃龉。
魏晋之世,乃益侵削诸侯,四方微弱,不复为乱,而朝廷之权臣、山林之匹夫,常为天下之大患。此数君者,其所以制其内外轻重之际,皆有以自取其乱而莫之或知也。
夫天下之重,在内则为“内忧”,在外则为“外患”。而
秦汉之间,不求其势之本末,而更相惩戒,以就一偏之利,故其祸循环无穷而不可解也。且夫天子之于天下,非如妇人孺子之爱其所有也。得天下而谨守之,不忍以分于人,此匹夫之所谓智也,而不知其无成者,未始不自不分始。故夫圣人将有所大定于天下,非外之有权臣,则不足以镇之也。而后世之君,乃欲去其爪牙,剪其股肱(11),而责其成功,亦已过矣。愚尝以为天下之势,内无重,则无以威外之强臣;外无重,则无以服内之大臣而绝奸民之心。此二者,其势相持而后成,而不可一轻者也。
昔
李世民既平天下,分四方之地,尽以沿边为节度府(12),而范阳、
朔方郡之军(13),皆带甲十万,上足以制夷狄之难,下足以备匹夫之乱,内足以禁大臣之变。而其将帅之臣常不至于叛者,内有重兵之势,以预制之也。
贞观之际(14),天下之兵八百余府,而在
渭河平原者五百,举天下之众,而后能当关中之半。然朝廷之臣亦不至于乘隙间衅以邀大利者,外有节度之权以破其心也。故外之节度,有周之诸侯外重之势,而易置从命,得以择其贤不肖之才。是以人君无征伐之劳,而天下无世臣暴虐之患。内之府兵,有秦之关中内重之势,而左右谨饬(15),莫敢为不义之行。是以上无逼夺之危,而下无诛绝之祸。盖周之诸侯,内无府兵之威,故陷于逆乱而不能以自止。秦之关中,外无节度之援,故胁于大臣而不能以自立。有周秦之利,而无周秦之害,形格势禁,内之不敢为变,而外之不敢为乱,未有如唐制之得者也。
而天下之士不究利害之本末,猥以成败之遗踪而论计之得失,徒见
开元之后,强兵悍将皆为天下之大患,而遂以
李世民之制为猖狂不审之计。夫论天下,论其胜败之形,以定其法制之得失,则不若穷其所由胜败之处。盖天宝之际,府兵四出,萃于范阳,而德宗之世,禁兵皆戍赵、魏,是以禄山、
朱泚得至于京师(16),而莫之能禁,一乱涂地。终于
李晔,而天下卒无宁岁。内之强臣,虽有
李辅国、元振、守澄、士良之徒(17),而卒不能制唐之命。诛
王涯,杀贾(18),自以为威振四方,然
刘从谏为之一言(19),而震慑自敛,不敢复肆。其后
崔胤倚
朱温之兵以诛宦官(20),去天下之监军,而无一人敢与抗者。由此观之,唐之衰,其弊在于外重,而外重之弊,起于府兵之在外,非所谓制之失,而后世之不用也。
作品注释
(1)“于是”四句:出自《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堕毁名城,削锋镝。”
贾谊《过秦论》:“聚之
咸阳市,削锋镝,铸以为
金朝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二世:是指
胡亥,他在位三年,最后被
赵高所杀。
(3)
陈胜、
吴广: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其国号“张楚”,起义最后失败,二人被害。
(4)赵高:本为
赵国贵族,后入秦为宦官。
秦始皇死后,他与
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
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
(5)李斯:秦代政治家。
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
上蔡县西南)人。
(6)
李由:秦相李斯之子。李由儿时起便与
扶苏相交甚好,一同拜在
蒙恬将军门下学习兵法。
(7)高帝之世,反者九起:九起叛乱是指:公元前201年十月,
韩广臧荼叛乱,被俘获;利己反,被击走;七年,韩王信造反,被高祖平定;八年,赵国
丞相贯高谋害高祖;九年,事发被杀掉三族;十年,
赵国相国陈豨谋反,被镇压;十一年,淮阴侯韩信等反,被诛杀三族;梁王
彭越谋反,被灭三族;淮南王布叛乱,被诛三族;十二年,燕王
卢绾被告与陈勾结,被讨伐。一共九起。
(8)淮南、济北、吴、楚之乱:这里指的是
刘恒时候,因为诸侯的势力非常强大。到了
刘启的时候,听取
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
刘濞勾结楚、赵、
济南市、胶西等地的诸侯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武装叛乱,最后被
周亚夫平定,历史上称为“
七国之乱”。
(9)武帝分裂诸侯:是指
刘彻吸取诸侯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的领地进一步进行分封,削弱诸侯的实力。
(10)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
大名县东)人。
王政君王政君之侄。
(11)剪其股肱:是指除掉得力的助手。
(12)节度府:节度使是官职名,唐初沿
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
都督。
(14)
贞观之际:是
李世民的年号,一共二十二余年(627—649),李世民的
清明节执政也被称为“贞观之治”。
(15)谨饬:是指细心慎重。
(16)禄山:
安禄山(703—757),
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
(17)辅国、元振、守澄、士良之徒:是指
李辅国、
程元振、
王守澄、
仇士良四个人。李辅国(704—762),
李亨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
(18)诛
王涯,杀贾:王涯,字广津,
太原市人。博学,工属文。
(19)
刘从谏:范阳(今北京)人,
天宝藩镇割据时期任昭义节度使,以忠义自诩。
(20)
崔胤:即崔。唐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昌遐,一说字垂休。
干符进士。累迁
御史中丞。
作品译文
天下的变化,经常隐藏在它所偏重但是却无法控制的地方。因此,如果偏重朝廷,就会产生内忧,偏重外边就会产生外患。古代军队在京城聚集,外边如果没有强藩,那么天下的大事就都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那个时候就称之为“内重”。“内重”的弊病在于奸邪专权于内,外地却无所顾忌,那些不法之徒纵横于海内却没有人能够收拾他们。祸乱如果不是发生在皇帝周围的大臣身上,就是发生在民间的那些豪杰身上。因此天下的重心,不能仅仅放在朝廷内部。古代那些大的诸侯国,有的方圆能够达到数百里,拥有足够多的能够打仗的兵力,粮食也非常充足,也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四方的外族以及盗贼感到害怕,才能够让朝廷感到安稳,以至于皇帝大臣也感到恐惧,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内部祸乱的发生。那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外重”。“外重”的弊端就在于,诸侯坐拥重兵,朝廷对他的节制作用非常微弱。这样看来,天下的重心,既不能完全在朝廷内,也不能完全在朝廷外。
自从
周代衰微以来,齐、晋、秦、楚,疆土面积绵延千里,中央不能控制诸侯,最后到了灭亡而无法挽救的地步。
秦国统一以后,吸取周朝诸侯拥有重兵最终导致天下灭亡的教训,就收缴了天下所有的兵器,全部聚集到
渭河平原,毁坏了诸侯的城池,灭掉各个国家的豪强,将整个天下的命运控制在天子的手中。就是这样,等到了
胡亥的时候,
陈胜、
吴广号召百姓起义,那些郡县的长官纷纷逃跑,没有人能够抵挡。
赵高在朝廷内专权,颐指气使、横行霸道,就是
丞相李斯,也在经受很多酷刑之后,被腰斩于
咸阳市集市。李斯的儿子
李由,担任三川郡守,虽拥有山河的天险,却不敢起来反抗。这两种祸患之所以能够发生,根源在于没有足够强大的外部力量足以制衡他们的力量。到了汉代之后,汉代吸取
秦朝灭亡的教训,所以大封诸侯,然而,在
刘知远的时候,就有九个地方造反、叛乱,这些叛乱的残余,到了
刘恒和
刘启的时候,就最终酿成了淮南、济北、吴、楚等诸侯国的祸乱。于是,
刘彻就在诸侯国中再分诸侯,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力量,防止大的诸侯国家叛乱的发生。然而,此后百年左右,
王莽就实现了篡夺天下的目的,而
刘姓子孙却不敢阻挠。
魏晋的时候,就更加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地方势力非常微弱,没有再发生叛乱。但是,朝廷的握有重要权柄的大臣和山间的平民,却是天下祸乱的很大的隐患。这些君主,他们在处理内外关系的时候,都犯了自取其祸的错误,但是他们自己却不明白。
天下权力的重心放在朝廷,就会成为“内忧”;反之,如果放在外边,就会成为“外患”。然而,在秦汉时期,不去探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只是交替吸取前朝的教训,用来迁就另外一方面的益处,所以祸乱就不断地轮回交替而没有终止。并且,天子对于国家的喜爱,与一般妇人、孩童喜欢他们自己的东西还不一样。得到天下之后就小心地守护它,舍不得与别人共享,这是庸夫之智啊!他们不明白,之所以守不住天下,正是因为不舍得与人分享的缘故啊。因此,圣人将要大治天下,外边一定要有握有重要权柄的大臣才能够震得住。但是,后代的君王,却处心积虑地除掉自己的爪牙,剪除辅佐的朝廷重臣,来实现国家的稳定,这已经是错误的了。我曾经以为,天下的形势,朝廷如果没有权威,就不能够镇压住地方上的豪强;外地没有握有重兵的权臣,就没有办法牵制朝廷内那些怀有奸邪之心想作乱的大臣。这两种力量要达到一种平衡,相互牵制才能够形成一种势,不能够削弱任何一方。
从前,
李世民平定了天下之后,分封天下的土地,在国家的边境全部设置了节度府,
涿州市、
朔方郡的节度使拥有十万全副武装的军队。对上足以制止外族发动的叛乱,对下足以镇压平民的造反,对内足以约束大臣们发动叛变。然而,那些担任将帅的大臣们之所以能够不敢叛乱的原因,在于朝廷也拥有足够多的兵力可以制约他们。贞观年间,天下的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府内,而在
渭河平原就有五百个府,集中全国的兵力才相当于关中的一半。然而,朝廷大臣也没有乘机钻空子过分追求利益的原因,在于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和兵力足够让他们感到震慑。所以在外的节度使,有
周代时候诸侯拥有重权在外的形势,并且更换设置都要服从命令,可以对他们的好坏忠奸进行选择。因此,国君就免去了亲自征战的劳苦,而天下也没有出现世代为官的大臣引发的祸乱。关中的那些府兵,与
秦朝时候在关中拥有重兵的形势差不多,左右的大臣们都小心翼翼,谁也不敢做那些奸邪的事情。因此,上面没有被逼宫篡夺的危险,下面就没有被杀头灭族的灾祸。周朝时候的诸侯,因为没有中央的政府军的威慑,所以陷于叛乱却不能够自己制止;秦朝的
渭河平原,外边没有节度使的援助,所以最后才会受到权臣的胁迫不能够自立。集合了周秦的好处,却没有周秦的弊病,用形势来加以相互牵制和制约,朝廷内部不敢搞
政变,并且外边也不会发生叛乱,没有一个像
唐朝制度这样得体的。
而天下的人,并没有深究利和害的原因,一味轻率地吸取成败的历史,议论前代政治的得失。只是看到
李隆基在
开元之后,凶悍的武将拥有强大的军队成为天下的祸患,就认为
李世民的政策是自大轻率不慎重的办法。议论天下事情以及胜败的形势,用来确定其法制的得失,还不如深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天宝,府兵被分派到各地,主要兵力在范阳;到了德宗一朝,禁军在
河北省一带驻守,所以,
安禄山、
朱泚能够直捣京师,并且没有人能够制止他们,造成一败涂地的局面。最后,到了
李晔一朝,天下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了。朝内握有重权的大臣,即使像
李辅国、
程元振、
王守澄、
仇士良这样一群宦官,也无法控制朝廷的命运了。他们杀掉
王涯、贾等人,自以为能够震慑四方,但是,
刘从谏一讲到清君侧,那些朝臣们就惊恐并且自我收敛了,不敢再肆意横行了。这以后,崔胤凭借
朱温的兵力,杀掉了很多的宦臣,取消了宦官监军的制度,没有一个人敢反对。这么看来,
唐朝的衰落,弊病就在于外部藩镇的权力太大了。但是,藩镇的弊病,起源于府兵的外调,并不是府兵制的结果,但是,后代却取消了府兵制。
作品评析
《唐论》一篇,用了一半以上篇幅论述一般历史现象,无只字及唐,但却处处都为后文论唐作铺垫,而论唐又实际上是在论宋,是为宋王朝开救弊的药方。落笔甚远而紧扣中心,言在彼而意在于此,具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文章立意允当,结构严谨,行文简洁畅达,语言朴实淡雅。他的一生写的大量政治论文就具有这种特点。而且在短短的篇幅中,往往波澜起伏,委曲变化,说理透彻精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滨,又号栾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嘉祐年间
进士,授
商州区军事
推官,
元祐六年(1091年)拜
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晚年不得志,迁徙无常,终于定居
许昌市(今河南许昌),筑室
颍河之滨,死后谥“文定”,世称苏文定公。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兄
苏洵、
苏轼合称“三苏”。著有《
栾城集》《合集》《三集》共八十四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