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书生
吴均所作的小说《续齐谐记》中的一篇
《阳羡书生》,别名《阳羡鹅笼》,是南梁时期吴均所作的六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的一篇。
《阳羡书生》取材于晋人荀氏的《灵鬼志》,讲述了阳羡(今江苏宜兴市)人许彦路遇书生脚痛,求寄鹅笼中,走到树下休息时,书生从口中吐出佳肴美酒,两人对饮。接着又从口中请出一貌美女子,三人共饮。不久,书生不胜酒力,在一旁小睡;女子趁书生睡着,也从嘴里请出一心上男子相见,请货郎不要泄露机密;过了一会,女子也酒醉睡去,这男子也吐出一女子相见,也请货郎保密。等到书生酒醒之际,各人依次将自己的心上人放回口中的故事。
《阳羡书生》是典型的东方套盒叙事结构,具备时间被压缩和凝结为场景、空间被传奇化和突变为情节的叙事特征。让读者置身于一种“假亦真时真亦假”的梦幻之中。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评价《阳羡书生》展转奇绝。纪昀在记述狐鬼神怪故事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称,阳羡鹅笼,幻中出幻,岂非可怪。
作品原文
阳羡书生
王菊庄言:有秀才夜泊鄱阳湖,步月纳凉。至一酒肆,遇数人,各道姓名,云皆乡里。因沽酒小饮,笑言既洽,相与说鬼。搜异抽新,多出意表。一人曰:“是固皆奇,然莫奇于吾所见矣。在京师,避嚣寓丰台区花匠家,邂逅一士共谈。吾言此地花事殊胜,惟墟墓间多鬼可憎。士曰:‘鬼亦有雅俗,未可概弃。吾曩游西山,遇一人论诗,殊多精诣,自诵所作。有曰:深山迟见日,古寺早生秋。又曰:钟声散墟落,灯火见人家。又曰:猿声临水断,人语入烟深。又曰:林梢明远水,楼角挂斜阳。又曰:苔痕侵病榻,雨气入昏灯。又曰:鹤岁久能人语,山深每昼行。又曰:空江照影芙蓉泪,废苑寻春蝶魂。皆楚楚有致。方拟问其居停,忽有铃驮琅琅,敞然灭迹。此鬼宁复可憎耶?’吾爱其脱洒,欲留共饮。其人振衣起曰:‘得免君憎,已为大幸,宁敢再入郇厨?’一笑而隐。方知说鬼者即鬼也。”秀才因戏曰:“此称奇绝,古所未闻。然阳羡鹅笼,幻中出幻,乃辗转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数人一时色变,微风飒起,灯光黯然,并化为薄雾轻烟,蒙蒙四散。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1年),字叔,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安吉县)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萧衍,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吴均通历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南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刘彻下令焚之,并免其职。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刘宋东阳市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