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曲嘴鹪鹩
鹪鹩科曲嘴鹪鹩属动物
棕曲嘴(学名: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属于鹪鹩科曲嘴鹪鹩属,是一种小型鸟类。棕曲嘴鹪鹩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州鸟。棕曲嘴鹪鹩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和半沙漠地区的鸟类,通常需要多刺的仙人掌科来筑巢。它的分布范围包括索诺兰和恰希瓦瓦沙漠。
形态特征
棕曲嘴鹪鹩是美国西南部沙漠带最大的鹪鹩,也是墨西哥的常见种。体长18 -23厘米,翼展27-28厘米,体重32-47克。属小型鸟类。虹膜是暗棕红色,有长的白眼眉。腿红棕色。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下颚呈灰色和浅色,尾巴又长又圆。棕曲嘴鹪鹩的羽毛呈棕色,带有白色斑点。头顶是蛋白巧克力色带有淡红色的色调。一道独特的白色眉毛从嘴巴延伸到颈部,颈部带有白色斑点。下巴是白色的,而颈部有黑色斑点。它们的胸部是白色的,带有棕色或黑色斑点,腹部通常是白色带有一些棕色或黑色条纹。臀部和背部呈灰色至棕色,带有白色和黑色条纹。下部和侧面呈肉桂色。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雌雄相似,羽被柔软厚密,羽色红褐、橄榄褐色,具白色、淡棕、黑褐色、栗色、白色点斑、条纹、横斑,块斑。幼鸟可以通过它们较浅的羽毛和红褐色至泥灰色的眼睛来区分。成年鸟的眼睛更红褐色至红色。幼鸟的其他特征包括缺少白色颈部条纹,以及不那么明显的黑色胸部斑点。夏季常常会对羽毛造成严重磨损;强烈的沙漠阳光和多刺的植被会使羽毛褪色和受损。这种磨损会使幼鸟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磨损的羽毛会通过脱毛来更换,成年鸟通常在7月至10月间进行脱毛,通常在鸟的领地内。并不是所有的羽毛都会在一个季节内脱落。
分布范围
棕曲嘴鹪鹩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共和国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巴哥岛等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它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在墨西哥,它分布在西纳罗亚、索诺拉、恰希瓦瓦、科阿韦拉、新莱昂、伊达尔戈和整个下加利福尼亚。
栖息环境
棕曲嘴鹪鹩是一种长年居住在半沙漠环境中的鸟类。这里被不同类型的沙漠植物所覆盖,海拔1400到2000米。它们在生满棘刺的仙人掌科丛中构建独特的鸟巢,巢洞能保护它们免受外界的侵袭。
棕曲嘴鹪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强,也可以在仙人掌稀少的灌木丛内修巢。当城市建设侵占和栖息地退化时,它们可以在砂石坑或人类废料上建巢。
生活习性
棕曲嘴鹪鹩通常成对或家庭群居,从晚春到冬季。有报道称它们会成群活动,这在寻找充足食物的地区很常见。成群活动只出现在有大量食物的地区,且持续时间不超过几个小时。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上觅食,飞行能力较弱,飞行时有些不稳定,会在快速振翅和滑翔之间切换。
其尾巴不停地轻弹而上翘。在树荫的覆盖下悄然移动,飞行低,仅振翅作短距离飞行。冬季在缝隙内紧挤而群栖。性活泼,见人临近就隐匿起来。这种飞翔能力很强的鸟儿,经常像神风突击队式的俯冲,在牙签一般的仙人掌科丛林中,冲入它们的巢洞。它们的食物包括蚂蚁、甲虫蚱蜢、黄蜂、种子和果子。
棕曲嘴鹪鹩不是候鸟,它建立并坚决保卫着一个永久的领地。领地通常为1.3公顷(3.2英亩)至1.9公顷(4.7英亩)。领地的大小和形状在整个季节内变化很小。领地是通过蓬松的尾巴和羽毛以及声音责骂来保卫免受其他鸟类的侵犯。持续的侵犯者可能会导致鹪鹩进行追逐。
繁殖
棕曲嘴鹪鹩形成永久的联会关系,雌雄成对保卫着一个领地,全年都生活在那里。配对成员之间有一种独特的问候仪式,它们会展开翅膀和尾巴,并发出尖锐的叫声。同样的动作也用作繁殖展示,但伴随着非仪式化的二重唱。由于雄鸟和雌鸟外观相同,鸟类通过行为差异来识别异性。雄鸟更具侵略性,更频繁地鸣叫。配种展示以一种类似低吼的声音开始,以轻轻啄食结束。这种展示比大多数鸟类的展示要短得多,只持续两到三秒。交配季节从2月下旬开始,持续到3月。巢穴建在仙人掌科下,雌雄共同在仙人掌植物中修造巢穴。巢以细枝、草叶、青苔、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每窝产卵4~5枚,卵白色,杂以褐色和红褐色细斑。孵化16天。在这期间,雄鸟继续修补它们栖息和孵化用的巢。双亲都非常喜欢它们的幼鸟,益鸟在19-23天长羽毛。棕曲嘴鹪鹩一年能繁殖数次,会在春日将巢转移一个方向以避免寒冷的风,在夏日则转移另一个方向以取得清凉的空气。
亚种
棕曲嘴鹪鹩的亚种分类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认可有七个亚种,但不是所有的亚种都被普遍认可。以下是所有提出的亚种:
1.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couesi
2.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sandiegense
3.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bryanti
4.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purus
5.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seri
6.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affinis
7.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brunneicapillus
8. 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乌拉尔沙蜥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分类和系统学
鹪鹩科是一群一般较小的雀形目鸟类,只在新大陆发现。尽管棕曲嘴鹪鹩美国最大的鹪鹩,但全球最大的鹪鹩称号由巨鹪鹩和双色鹪鹩共享。它曾被认为与尤卡坦鹪鹩和布卡德鹪鹩是同种,但在物种间存在许多形态和行为上的差异。2007年巴克尔进行的遗传研究表明,这三种是不同的物种。20世纪关于鹪鹩分类的研究认为,尤卡坦鹪鹩、布卡德鹪鹩和棕曲嘴鹪鹩以及斑鹪鹩可能构成一个超种。2007年的研究表明,棕曲嘴鹪鹩是其他物种的祖先。对棕曲嘴鹪鹩进化的研究表明,它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在墨西哥中部进化,并迅速扩展到现代的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
亚种
保护级别
分类和系统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