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原为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始建于1960年。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和全国最早成立设计艺术学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主要发源地、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先导和示范学院。1960年轻工业部在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
工业设计类专业“轻工
大宗商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1983年扩建为工业设计系,1995年更名为设计学院。学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协作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单位等。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发展历史,书写了许多“中国第一,有中国设计界的“
黄埔军校”之誉。
江南大学4个学科进入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前五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给出的2019-2020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设计学位居全国第二位。
在2014年两大奖项组委会官方发布的最新获奖院校排名中,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位列IF设计奖获奖院校全球第三名(累计排名),
红点设计大奖获奖院校亚太地区第十名(年度排名)。
学院设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学位培养点,拥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及“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
历史沿革
——江南大学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的成长得益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发展。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始建于1960年,其前身为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该系设置了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类专业“轻工
大宗商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1995年,扩建为中国首个以“设计”命名的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已从纯艺术类文科发展为文理兼容,多学科的偏艺术类的设计院校。学院现有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建筑学、
广告学、动画5个专业,本科学生1680人,研究生389人,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600多人。设计学院的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60—1995年),由于当时的办学规模和经费的限制,仅建有少量的基础训练类实验室,如模型、雕塑等实验室,虽然实践教学手段比较简陋,但她为中国的产品造型设计艺术实验(践)奠定了基础,培养和造就了国内最早的一批造型设计高级人才;二是(1995—2002年),学校在本科建设实践教育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先后建立了Apple计算机房、摄影工作室、丝网印工作室、
陶艺工作室、金加工车间、SGI工作站等一批用于实践教学和
产品设计的实验(践)室,走上了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相结合的道路,大大改善了设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条件和环境,为我国第一个设计学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2003年至今,为适应新世纪对高等设计艺术的要求,改善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资源和效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
江南大学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全院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及科研项目的建设。面对二十一世纪数字化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设计艺术手段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心在学校的支持下新建和改建(增加)了一批数字化与艺术设计类特色的实验室项目,短短几年新添置设备1600万元人民币,实验中心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一流的实验和实践场所及条件,中心已初步建成为一个综合的,以设计类本科学生为主,文、理、工科学生参与的创新型产品设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实施创造性
艺术设计与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之一。
获得荣誉
1993年《开创工业设计教学新体系》教改研究获
江苏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同年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
二等奖。“
工业设计”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
1995年工业设计系扩建为设计学院。
1996年原
江南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作为学校
二级学院的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998年,设计艺术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1999年,学院由惠河路无锡轻工大学本部(青山湾校区)迁入钱荣路西山校区。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成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001年,学院的“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子项目“设计艺术学学科”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
2002年,“
工业设计创新系统”学科群被列入国家“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的子项目。设计艺术学科获正教授评审权。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点。
2005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由钱荣路梅园校区迁入蠡湖大学城校区现址。
设计学院书写的“中国第一”
设计学院的发展历史,书写了许多“中国第一”:
1960年,轻工业部在我校(原
江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类专业“轻工
大宗商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
1972年扩建为“造型美术系”,
1983年更名为
工业设计系,在“造型设计专业”和“
包装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室内设计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成为当时国内创建最早、招生人数最多的工业设计学科;
1986年,工业设计系首次招收“理工类”生源学生,在全国率先形成“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
1993年,“工业设计”(现为“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
1995年,工业设计系扩建为中国第一个以“设计”命名的学院;
1996年,设计学院的“设计艺术学”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创办“
建筑学”专业,开国内艺术院校先河;
200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依托轻工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3年,“
工业设计专业”成为
江苏省同类专业唯一的品牌专业建设点,“
艺术设计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学科;
2012年,江 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建立,通过全新的运营模式,打破传统的以固定教授团队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流动团队;打破本科教学中的专业界定,以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作为学科交叉的机会,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提高归纳反思能力的教育目标。新型的商业+科研+学校相互交叉的运营系统。充分利用,政府、学校、人才、企业、科研技术等优势资源,培养国家一级优秀人才,在短期+长期内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
科研创新基地。培养大批社会精英,支持服务社会体系、企业可持续发展。建成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一流平台。
改革开放之初,当中国的国门刚对世界打开,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就把开放的眼光瞄向了世界。从80年代初开始,学院先后派出了十几名教师赴
日本、
英国、
德国、美国等国学习,这些教师所学专业包含了产品、视觉传达、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等设计学院学生所学的所有专业。这些学成归国的教师们掌握了世界先进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和方法,他们以高涨的热情,将从国外学到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回学校,与我校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坚持“学术理论沉淀”和“跨学科合作研究”,一手抓国际学术交流,一手抓
中原地区传统产业和生活文化的整理和再开发研究,指导学生走一条独具文化魅力的设计开发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设计学院师生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国际和国内各类重要奖项350余项。在设计教育科学研究和艺术设计的“地域化”、“人性化”、“生态化”以及“数字化”等主要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系统的研究体系,积淀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50多部,并先后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艺术设计项目300余项,拥有近600项专利。
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造形大学、千叶大学、
卡塞尔大学、
柏林艺术大学、芬兰赫尔辛基艺术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肯特艺术大学、
意大利艺术大学、瑞士
苏黎世技术与艺术大学等建立了密切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著名艺术设计大学互派师生进修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学院每年成功举办的中瑞师生跨文化合作完成艺术设计课题的教学与研究模式已成为设计学院新的国际合作品牌。学院先后邀请国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00多人次来学院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授予2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
从这里毕业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将设计学院的创新教育理念带到全国各地,很快,他们都成为当地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所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才有中国设计界的“
黄埔军校”之誉。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简介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自1960年创建“轻工
大宗商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以后的6年中,共招收本科和专科学生106名。1966年,“文革”开始,随着学校全面停课,该专业曾一度停止招生。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扩建为“造型美术系”,确定了以玻、陶、搪、塑四种材料的轻工产品的造型、装饰和包装为主的专业方向。1977年
恢复高考,造型美术系招收“文革”后第一批造型设计专业本科生,并开始在专业方向上进行新的探索。
学院历史
学院着力培养精英设计人才,致力研究性设计教育。学院涵盖五个本科专业和七个专业方向,即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含
环境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
建筑学,
广告学和
美术学专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设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 ,拥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设计艺术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一、二、三期的重点建设学科。工业设计专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并与艺术设计专业分别为
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今日学院
自1960年创办以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聚集了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业设计与
艺术设计专业学术带头人,拥有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教学名师和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在内的多名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专家以及大量具有丰富艺术设计初中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近十多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国家艺术学研究课题、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863”计划子项目、
江苏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获国际国内各类重要奖项400余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对外交流频繁。与德、法、英、日、
瑞士、
荷兰等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和设计企业在教学和研究方面保持长期联系和合作,具备当今国际先进学科的基本特征。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且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海尔、美的、
TCL科技、
华为、
康佳集团、上海
现代设计集团等著名企业中都有多人任职,
清华大学、
国立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上交大、
同济大学、
湖南大学等国家
重点大学以及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高校更有多人任教。
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与平实求是的学风,注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追踪设计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注重跨学科的跨文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建构起“交叉、融合”为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的设计教育体系,形成以“
工业设计”为核心、多个相关设计专业领域为支撑、鲜明特色的“大设计”教学和研究格局。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和技术与学术骨干,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办学规模
1981年,学校派出二名教师赴
日本研修工业设计,学习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新观念、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983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人体工学》、《三大构成》等新课程,并设置了“
包装设计专业”。
1985年,在“造型设计专业”和“包装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室内设计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于1996年因归口管理缘故,划转纺织工程系即现纺织服装学院)。与此同时,造型美术系更名为
工业设计系,成为当时国内创建最早、专业设置较全和招生人数最多的工业设计学科。
1986年工业设计系首次招收“理工类”生源学生,从而结束了我国“艺术类”学科单一招收文科类学生的历史,并在全国率先形成“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
学科体系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60年,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工业设计学科之一。国家首批工业设计硕士点,并招收博士研究生。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轻工和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
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
江南大学创建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注重艺术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市场研究,传媒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及展示设计等视觉设计及策划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内设置较早的同类专业。二十余年来本专业重视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和渗透,注重扎实的造型能力、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强的设计协调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室内”的系统教学观,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在企事业、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城市环境总体策划、
建筑形象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和教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集实用性和艺术性、现代与传统为一体,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吸收世界各国艺术精华。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较强综合协调能力的从事公共空间领域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
本专业建于1984年,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师资的师范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注重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结合,培养具有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适应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
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2002年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生专业培养点。主要研究
工业设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艺术设计的地域化理论与方法、现代设计的生态化理论与方法、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
中原地区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础方法,系统深入的设计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设计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论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
家具与室内设计研究
“设计艺术学”硕士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科1993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业造型艺术(现为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
中原地区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须的设计创新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胜任设计艺术学科及相关领域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设计及研究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学制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
中原地区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的美术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能力,胜任美术学学科及相关领域创作、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美术创作和教育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传统美术与史论研究现代绘画艺术研究环境雕塑艺术研究
学制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须的设计创新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设计及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胜任设计艺术行业或职业的实际设计和应用研究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设计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理论
平面设计及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
学制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MFA艺术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高的设计创作技能和艺术理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
服装艺术设计
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