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1889年—1947年),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后改名“瓶庐”),湖南茶陵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谭延闿的弟弟。谭泽闿是近代书法家,擅长书法,工行楷,兼工
汉隶。他还擅于作诗,绘画。谭泽闿与其父
谭钟麟,其兄谭延闿合称“茶陵三谭”。
谭泽闿早年就读于长沙明德学堂,其父谭钟麟将与
翁同龢往来的书信交给谭泽闿和哥哥谭延闿临摹学习。此后谭家兄弟同习翁同稣书法,同拜
王闿运为师。清朝末年,谭泽闿被授予巡守道的官职,分发到湖北刚刚上任,即逢
武昌起义爆发,于是便折返回
长沙市。他从此绝意仕途,以书法为乐。1924年,谭泽闿与孙星翁、
于右任、马企周等人合作组织艺苑画集,推广和普及书法和
国画。1927年4月谭泽闿离开
湖南省到
上海市挂牌卖字。1928年2月,谭泽闿为当时的
国民政府新建的大门楼题了“国民政府”4个大字的匾额。上海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家《
文汇报》的报头也是他所书。1947年,他为招商局题“国营招商局”。除了醉心书法,他还收集了
清代书法家的许多真迹,其它金石墨本之属亦收藏丰富。著有诗、文、题、跋若干卷,编次藏于家。1947年(民国36年)谭泽闿病逝。
谭泽闿师法
翁同龢、
何绍基、
钱沣,上溯
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取法颜真卿,兼工
汉隶。他又善诗,能画。在
中国国民党的元老中,
谭延闿的行草、
于右任的今草、
胡汉民的汉隶、吴稚晖的古篆,有“四珍”的美称。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谭泽闿早年就读于长沙明德学堂,曾书
明德中学“乐诚堂”。1899年,年仅10岁的谭泽闿就很仰慕书法名家,经过黎铁安的介绍,请当时
湘潭市著名的书画雕刻家
齐白石为他雕刻书画收藏印章。齐白石总共为谭泽闿和谭延闿兄弟两人刻印十多方。
书法之路
启蒙
谭泽闿的父亲
谭钟麟一心想让两个儿子学习
翁同龢的书法,遂利用其与翁同龢的友好关系及书信往来、互赠礼品的便利,珍藏翁同龢给他的每一信笺与回函,并在每一信笺与回函的眉头页末加注,对翁的书法进行评点,然后交给两个儿子临摹学习。此后谭泽闿与哥哥
谭延闿同习翁同稣书法,同拜
王闿运为师。
谭泽闿求学明德学堂时,结识湘潭黎氏兄弟和
齐白石。黎氏兄弟是清末硕儒
黎培敬的后人,曾历任
贵州省学政、贵州布政使、
四川省巡抚、
漕运总督等职。黎氏兄弟的正直与学问让谭泽闿由敬而引为楷模。此外
黎姓后人,对金石书画有深厚的功底。这些人导致了他对书法的喜爱。
醉心书法
清朝末年,谭泽闿被授予巡守道的官职,分发到湖北刚刚上任,即逢
武昌起义爆发,于是他折返回
长沙市。从此绝意仕进。以书法为乐,渐自成一家,风格近翁同献,雄浑腴美,尤工“擘书。他因闲居家中,得以有更多时间与失意文人和书法名家交往,他也虚心向哥哥延闿学习,尤其是
谭延闿政坛失意,回归家庭之时,兄弟俩经常切磋书艺,临摹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并经常一起出席亲朋好友、文人雅士的宴席和笔会,这些人大多是饱学、儒雅,诗文和书画俱佳之士,如
汪诒书、俞恪士、俞寿丞兄弟、
曾熙、黎微孙、
瞿鸿禨和
瞿兑之父子、
齐白石、
李瑞清等人。
1912年民国建立后,谭泽闿的哥哥谭延闿沉浮于政坛宦海,但他依然专攻书法,多年以后,果然他的书艺超过了其兄。1924年,谭泽闿与孙星翁、
于右任、
马骀等人合作组织艺苑画集,推广和普及书法和
国画。1927年4月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谭泽闿竟离开
湖南省老家,到十里洋场的
上海市挂牌卖字。有朋友劝他到南京乃兄处谋个一官半职,省得落魄江湖。其兄
谭延闿也数次召他到南京。但谭泽闿却笑笑,对朋友说:“做官是要侍候上司的,卖字是侍候大老板,实质是两个样的。”始终未去南京做官。
卖字为生
1928年2月,谭泽闿的哥哥
中国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就在这时,国民政府办公所在地新建的大门楼建成了,很是壮观,但须在门楼正门上方悬一块“国民政府”4个大字的匾额。谭不仅身任
国民政府主席,同时他又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大书法家,写得一手极好的正楷大字,端庄肃穆,雍容华贵,因此由谭来写这国府的大字匾额,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当秘书处人员对
谭延闿言明此意后,谭却说:“我写的字比不上我家五爷。他现正在
上海市卖字,你们到上海去找他写吧!”谭延闿在这里说的他家“五爷”,就是他的亲弟弟谭泽闿。
南京国民政府秘书处人员听到谭延闿主席的推荐和介绍后,岂敢怠慢,急忙派专人前往上海,找到谭泽闿,请他写了“国民政府”4个大字,回到南京制成匾额,高悬于国民政府门楼正门上方。据说,当时秘书处给谭泽闿酬金4000银圆,平均每个字值1000银圆,时人称之为“一字千金”。据《
民国日报》介绍,谭泽闿无论其兄
谭延闿在位还是殁后,都安心于读书写字,卖字为生,从不倚仗权势。当时朝野上下,对他的口碑很好,因为谭泽闿作书,只收取较为低廉的费用,因此来求他字的人很多,但他依然不提升自己的润笔费。有人来求他写门市招牌,他也不自高身价,而是很痛快就答应了,这些行为也让艺林所推重。20世纪30年代,长沙八角亭一资本家以每字100银圆的高价托人请谭泽闿书写“大盛绸缎庄”5个大字招牌,谭应邀挥毫,字体挺拔苍劲,大有力可扛鼎之势,时人赞仰,又添加100银圆,求其署名落款。1937年为《
文汇报》创刊书写的“文汇报”3个颜体楷书,沿用至今。
1947年,谭泽闿曾为“招商局”书写了“国营招商局”五个字,后由于历史变迁和名称变化,此后招商局只取了这五个字中的三个字“招商局”作为企业名号标准字。“招商局”标准字也是1947年开始使用,很有可能“国营招商局”五字也算得上是谭泽闿的绝笔,尤显其珍贵。谭泽闿也许想不到,其生命最后岁月题写的“招商局”三个大字至今仍熠发光,广为使用,他的名字亦因招商局事业的发展而为更多人所知。
去世
民国36年,即1947年,谭泽闿因病去世。
后世捐赠
20世纪50年代初,谭泽闿的后人将他的藏书楼“天隋阁”中所遗文物,全部捐献给了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来又转交给
湖南博物院珍藏。他死后,有人撰挽联,赞其:“直轻东阁贵,不受北山移”。
个人作品
题匾
著作
参考资料
艺术风格
谭泽闿书法以楷书与行书最为时人称道,其楷书由颜、
欧体入手,继之以宋代书法家赵孟頫法,受晚清书法家
翁同龢和晚清书画家
钱沣的影响很大,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貌,略带行书笔意,浑厚朴茂,刚健丰腴,从容大方。其行书有
黄庭坚(即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米芾(北宋书画家)、
刘墉(
清代书法家)笔意,风格上与其兄
谭延闿有相似之处,又有翁同龢的温润朴厚、钱南园的雄劲刚健,格调不凡。虽字字独立而气息绵延,格高而气沉。他的书法初习《金天王神祠题记》、《臧怀恪碑》,又学翁同龢、何绍基(晚晴书画家)、钱等。中年后风格接近
翁同龢,并上溯颜真卿(
唐朝书法家),雄浑腴美,气格雄伟壮健。善行楷、榜书,兼工汉隶,又善诗,能画。书法可与其兄齐名,但较其兄谭延闿更加伟劲开张。
《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中,曾这样评价谭氏兄弟书法:“谭氏兄弟同出颜书,但又有所不同。
谭延闿取法钱南园,端庄谨严,笔笔劲健;谭泽闿气格近翁同龢,宏伟舒和,磊落不羁,不求形似,以气势取胜。若论功力,谭延闿胜其弟一筹,若论气息的自然,谭延闿则略逊之。”又说:“二人的书法,一扫清人的姿媚俗腻,各有各的特色,应当说都是写颜体的高手。”比较谭氏兄弟的书法,谭泽闿以气象与格局胜,雍容大度,醇厚丰伟,于颜体之林中别开生面。
人物成就
书法
谭泽闿安心于读书写字,卖字为生,从不倚仗权势。他作书,因取润低廉,求他写字的人很多。尽管如此,他并不自抬身价,凡是有人找他写字的,他都乐意为之。时朝野上下,口碑甚好,潭泽闿墨迹广为海内外收藏。平日所见比较多的,一是“招商局”三个字;二是上海、香港两家“
文汇报”的报头。谭泽闿的书法较其兄谭延闿更加伟劲开张、力度刚强。其书法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为艺林所推重。谭泽闿善榜书,有《止义斋集》行世。在目前出版的许多艺术家大辞典中,都将谭延闿、谭泽闿兄弟二入列入近现代著名书家之列,与吴大征、 康有为、 郑孝胥、罗振王、郭沬若、赵朴初等并列。
收藏与鉴定
谭泽闿爱书法,也喜欢收藏名家书法,尤其是购藏清朝
钱沣、
刘墉、
何绍基、翁松禅4家书法,数十年间,收集各家书法1000余轴,为海内外收藏4家墨迹最富的人。在长期的收藏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精准的鉴别方法。对
翁同龢、何子贞、钱南园、刘石庵等人的作品,他达到入手即可辨真伪的境界。当时
上海市出现许多制造赝品的“高手”,听闻谭泽闿喜爱收购清末四个颜体大家的作品,便到天随阁售假。但谭泽闿一眼就能看出了真伪。使伪者再也不敢上门。
谭泽闿对碑帖字画鉴别极精,曾经告诉人识别三希堂帖拓本先后制作时间的先后的方法:“凡四周无龙边者,为乾隆时初拓本,因其尚未装入墙上碑。其次为
爱新觉罗·颙琰拓本,四周有龙边,但有裁去龙边冒充初拓者,故不可不辨。又如中有断裂痕者,则必为洪宪后所拓。盖
袁世凯死后,家属迁出新华宫时,世凯三子克良拟将三希堂刻碑运走,为逻者所遏。克良掠碑不得,怒掷其两,一断为二,一裂为四,后虽重装于碑龛,断痕犹宛然可见也。”
人物影响
谭钟麟与其子谭延闿、谭泽闿皆为饱学之士,为人为官各有选择,也各有特色,文法书道却很近似。谭钟麟的书法曾得清帝光绪喜爱,赞曰书林一杰。其三子延闿乃颜书大家,民国四大书家之首,位极人臣。五子泽闿为擘窠圣手,一字千金,蜚声中外。学界多有褒赞,谓之“茶陵三谭”。“一门二进士,两代三书家。”不要说在
湖南省,对全国来说也是不可多见的现象。茶陵三谭都是饱学之士,诗文俱佳,书法尤为突出,完全可以与历史上的建安三曹、眉山三苏相提并论。“三谭文化”是指以“茶陵三谭”为代表所形成的以书法为主要成就的文化现象。其精神也被总结为勤奋、忠孝、正直、自强。“
茶陵县三谭”和“三谭文化”,不仅是茶陵的骄傲,也是湖南的“名片”。“三谭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谭泽闿坚持自强自立,远离仕途,精研诗词书画,有“擘窠圣手”之誉。谭氏三父子的书法成就在
清代、民国时期就名噪一时,实属历史罕见之现象。
茶陵基层政府和民众也在研究与宣传三谭文化、打造三谭文化旅游品牌。不仅有“三谭故里”,而且
高陇镇祖安村利用民间资金将
谭钟麟当年苦读的“山寺”——蟠藤仙恢复重建,且在旁边新建了“三谭文化纪念馆”。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感情生活
谭泽闿娶了益阳吕氏女为妻。由于他的哥哥
谭恩闿早逝,因此谭恩闿的儿子谭光就是谭泽闿抚养长大的。
个人趣事
社会活动
谭泽闿不只专注书法,也极度关注国家民生,注重文物保护。
1928年7月26日《
申报》报道,
陕西省灾情奇重,饿载道,惨不忍观,旅沪陕人蒙寿艺等爰有陕灾书画助赈会之发起,赞助书画家有
曾熙、谭泽闿等百余人。1931年8月苏浙豫皖鲁等19省大灾,民情危急,著名民间书画家、慈善家
王一亭作《流民图》发起捐献。海派书画家纷纷响应,谭泽闿、曾熙等人俱有参与。1852年,
余姚市客星山出土一方
东汉建武年间的石碑,此碑记录了一位名通的汉代地方官“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的忌日。其碑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被誉为“
浙江省第一石”。此碑出土后为余姚富绅周世熊所得。后周氏家室毁于战乱大火,又为
丹徒区陈渭亭所得,并辗转运到
上海市。1921年秋,外国人以重金购取并欲出运国外、丹徒陈氏意已应允。眼看国宝外流,
吴昌硕、
丁辅之等联合浙江同乡、
西泠印社紧急动员,继而社内外同仁积极捐助。最后集60余人之力,以八千元重金将“汉三老碑”赎回。
以上三事,谭泽闿虽然不是发起人和主导者,但都有参与,表现了谭泽闿在民族大义面前所表现的忧国忧民意识。
人物评价
谭泽闿练字精益求精,其书法在颜真卿、钱丰的骨架上,独具神韵。落笔沉雄古朴,其铁画银钩,大有力可扛鼎之势。(《株洲市志·人物》评)
谭泽闿作书,取润低廉,求者甚众,但仍不订高润例;有求书市招,亦不自高身价,乐意应之,为艺林所推重。(《
湖南日报》评)
台湾大学教授、书法家
台静农在为谭泽闿这批书札所写的序文中,认为其书法气息沉厚。这批家书不同于对联、匾额这样的正式作品,却呈现了谭泽闿显而易见的功力,信札内容多为家常话语,身体康病,天气阴晴,甚至米价涨跌,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谭泽闿。(澎湃新闻评)
谭泽闿性格孤僻,内敛谦卑,谨言慎行,但自振拔,沉浸在书画世界里,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黄金屋”,与书法、画画、诗词融为一体。他师法
翁同龢、
何绍基、
钱沣,上溯
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以书法为乐,并自成一家,风格近翁同龢,雄浑腴美,尤工“擘窠书”,较其兄
谭延闿更加伟劲开张。被称为“擘窼圣手”的谭泽闿是谦卑与自励的典范。(《
齐鲁晚报》评)
参考资料
招商档案局.招商局历史博物馆.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