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马甲鱼,
山东省临清市魏湾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丁马甲鱼,又名“黄运甲鱼”,因原产于魏湾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该地
鳖科养殖历史悠久,所产丁马甲鱼个大裙肥、肉细味美,是中国水产品第一个A级绿色食品。
2007年0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丁马甲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丁马甲鱼,体形椭圆,8对肋板骨明显,前窄后宽,体
薄片大,裙边大而厚,背甲土黄色或茶褐色,腹甲淡黄色。因原产于该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
营养价值
甲鱼是天然的营养宝库,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除含有很高比例蛋白、丰富的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外还富含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如
胶原蛋白、
多糖、卵磷脂、激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特殊成分成就了鳖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如胶原蛋白、多糖、卵磷脂、激素、不
饱和脂肪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特殊成分成就了鳖的滋补美容药用价值。
药物价值
中华鳖作为传统的名贵药材,药典规定可用
鳖盖子入药。中华鳖含动物胶、胶蛋白、
维生素D及碘、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17种氨基酸,以及钾、钠、钙、镁、磷、铁等1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益肾、破节软坚及消功能。其裙边中含有大量
维生素B17,可预防癌症。
鳖全身是宝,鳖甲、头、肉、血、胆等都可入药,据《
本草纲目》记载:鳖甲胶可软坚散结、
活血化瘀药、滋阴、补血、退热、消瘀;鳖肉可治久痢、虚痨、脚气等病;鳖甲主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肝脾肿大和
肝硬化等;鳖血外敷可治颜面神经麻痹、
小儿疳积潮热,并有急缩走血的功能,兑酒可治妇女血痨;鳖卵可治久泻久痢;鳖胆汁有治痔瘘的功效;鳖头干制入药称“鳖首”,可治
直肠脱垂、漏疮等。《
中药大辞典》记载的用药部位就有8种之多。鳖还被人们认为是很有效的壮阳剂。日本
东京大学药学部研究认为,吃鳖可以快速消除疲劳,提倡运动员比赛前服用鳖汤。
产地环境
临清市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魏湾镇处于临清市的东南部,其境内大小坑塘、河流众多,水源丰富,降雨充沛,气候适宜,境内及其周边地区没有污染源,给丁马甲鱼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丁马甲鱼养殖基地。
历史渊源
鳖科虽然不是鱼,但自古以来把它视作“鱼”,有着“鱼”的美名,如甲鱼、团鱼、水鱼等等。依据古代对甲鱼的重视程度,应该说,从有池塘养鱼,就起始养甲鱼了。
甲鱼在中国历史上渊源流长,3000多年前的
西周就设有专职“鳖人”,为帝王捕捉甲鱼。
春秋末年,年仅45岁的
范蠡于公元前473年,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偕
西施出逃
齐国,隐姓埋名,定居于陶。从此,开始研究养鱼,约在
公元前460年撰写了《
养鱼经》。其中就有:“至四月,纳一神守;六月,纳二神手;八月,纳三神守。神守者,鳖也。”“纳鳖,则鱼不复去”的记载。这就是鱼池内养鳖的佐证。换句话说,全国鱼鳖混养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
山东省是范蠡从事鱼鳖养殖研究的重要地方。因此,山东养鳖时间是比较早的。汉代末期的“
礼记”中分别记述了鱼和
鳖科的重要,并强调,不准捕捉幼甲鱼,以保护资源。
秦汉三国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等都有鳖的记载。
晋朝陆机、
潘尼写《鳖赋》之文,赋曰:“穹脊连胁,
玄甲四周”;“尾不副首,足不运身”;“缩头于壳内”,“盘跚而雅步”。
另据《诗经·鲁颂·宫》和《
清平县志》记载,中华鳖之文化始于山东。
战国时,
赵国基业的开创者、
晋国卿大夫
赵鞅就在临清丁马马家湖饲养甲鱼以壮雄师,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这个记载是可信的。丁马甲鱼,历史悠久。丁马
鳖科自
五代十国(
后梁、
后唐、后晋、
后汉、
后周)后唐时期至
清代,一直被列为宫廷贡品,并设有养甲鱼的专吏。据《清平县志》记载,原清平县丁马村马家湖盛产甲鱼,923年至947年,后唐皇帝
李嗣源,后晋皇帝
石敬瑭先后在此驻扎数年,屯兵万余,时值军中
瘟疫肆虐,但当地百姓患病者甚少,询知食马家湖甲鱼可防治瘟疫,遂捉而食之,瘟情迅解,李嗣源谕马家湖甲鱼为“圣鳖”。自此,马家湖甲鱼便历代受到保护,并加强了人工饲养管理,成了宫廷贡品。因当时数年驻扎兵丁、军马,丁马因此而得名,丁马甲鱼也因此而闻名天下。
乾隆六下江南,都要在青阳驿馆(今
临清市魏湾曾叫
青阳镇)停留,赏马家湖烟雨、品丁马甲鱼。一次被丁马甲鱼之鲜美折服后,取丁马:“
黄河滚滚联东西,运漕绵绵通南北”之地理优势,寓:“皇运昌盛,家家有余”之意,提笔御赐“黄运甲鱼”之名,自此,丁马甲鱼又称“黄运甲鱼”。
生产情况
2015年,丁马
鳖科养殖面积达1010亩,年繁育丁马甲鱼苗种1200万只、年产成品甲鱼4000吨、年加工能力5万吨。
产品荣誉
2007年0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丁马甲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中国第一个甲鱼认证的地标产品。
丁马甲鱼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先后荣获“
山东省渔业标准化基地”、“山东省中华鳖原种场”、“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全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普示范基地”。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丁马甲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
临清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给予丁马甲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临政函[2005]3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临清市
魏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苗种来源
(二)生产技术要求
1.池塘要求:形状为长方形,坡比为1:2.5,防逃墙高大于0.9米,养殖水面4800平方米至5400平方米,水深1.2米至1.6米。
2.环境、土质要求:环境安静,无工业污染。水源充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土质符合国家无公害中华鳖生产场地土质标准。空气质量符合国家GB3095规定的无公害中华鳖生产场地空气质量标准。
3.水质要求:养殖用水必须使用
黄河与地下水调配,水质符合无公害中华鳖生产用水标准。pH7.2至7.6,溶解氧4毫克/升至12毫克/升,总硬度70毫克/升—79毫克/升,透明度25厘米—30厘米。清塘消毒用
生石灰200ppm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水质调节每隔半个月用60ppm的生石灰或0.5ppm的
聚维酮碘交替全池泼洒,定期补换水,使水质保持相对稳定。
4.养殖密度:放苗规格450克/只至500克/只,密度1只/平方米至2只/平方米。
5.饲料要求:人工配制饲料质量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严格遵守《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1999]266号令)的规定。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增强
鳖科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6.日常管理:严格按照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管理,每天投饵、巡池2次,保持养殖环境卫生清洁。
7.饲养时间:100至120天。
(三)商品规格要求
(四)产品质量要求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体形椭圆,8对肋板骨明显,前窄后宽,体
薄片大,裙边大而厚,背甲土黄色或茶褐色,腹甲淡黄色。
2.
物理化学指标:
蛋白质≥16%,脂肪≤0.7%,氨基酸≥14%。
专用标志使用
丁马甲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
山东省临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