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窖巷是西安最凉快的地方。位于西安城西南隅的甜水井附近,是一条由三段短巷子相交组成的不规则巷道,大致呈“丁”字形。《
明清西安词典》介绍,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
唐长安城皇城内鸿胪客馆处,唐末改建新城后,逐渐形成居民坊巷。后因明代秦藩王宫和
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
冰窖巷的北段两侧是围墙,很幽静,僻静的东段树木葱郁,与四府街相接。冰窖巷西口出去是甜水井大街。位于西安城西南隅的甜水井附近,是一条由三段短巷子相交组成的不规则巷道,大致呈“丁”字形。东边一段起自四府街,西边一段至甜水井大街,北边一段与五星街交会,北口正对面是一座天主教堂,巷子东西长约210米,南北长约160米。
冰窖巷,因是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这条巷子的北面,就有当时官府藏冰的冰窖。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那时每到严寒的冬季,官府就开始组织人力采冰藏冰,到了来年夏季,大约是在
端午节前后,则开窖用冰,这叫冬藏夏用。
西安冰窖巷的藏冰,一是来源于
渭河,还有绕城的八水,城南的
太乙宫,也是采冰的去处。如今的太乙宫
长白山天池,夏季还有冰存在。二是在冰窖巷西边的白鹭湾、龙渠湾一带,明清时有一个大水池,每到冬季冰层很厚,正离藏冰的冰窖巷不远,也是冬季藏冰的主要来源之一。到了清末,西安冰窖的使用到了最后一段时间,而后便渐渐废弃了。其中时局、气候的因素都有影响。没有了冰窖之后,冰窖巷的名字却一直保留着。到了1966年,“文革”开始的时候,冰窖巷曾一度改名为红缨三巷,但到了1972年,又恢复了冰窖巷的原名。如今,这样的一条特色鲜明的巷子,就很有一些文化和历史的色彩了。
中国的北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故有冬季藏冰以供来夏使用的条件和习俗。追溯这一风俗,则来历久远。
夏朝历书《
夏小正》“颁冰”中说:“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即每到三伏天的时候,朝廷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礼物,赏赐给士大夫。颁冰仪式上,朝廷按照官员的级别,把不同分量的冰分给王族、臣僚,分到冰的人都把此当做一种荣耀。
白居易在《谢冰状》中说:“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来表特异之恩。”可知那个时候,炎夏能得到藏冰是极少人才有的享受。故而《云仙杂记》中说,
唐朝时“
长安冰雪,至夏日价等金壁”。从
周代开始,朝廷专门设立了负责藏冰的官吏,叫“凌人”。以后,历朝历代也都设立专门的官吏来管理藏冰事务。藏冰的习俗,《诗经·豳风·七月》也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二之日”即夏历十二月,即是在最冷的季节里凿冰、藏冰。古代时,藏冰的条件自然没有现代好。古人在严冬时开始凿冰藏冰,这个时候,冰块最为坚硬,不易融化。官府组织奴隶和臣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按一定的尺寸和厚度,裁成大小不一的方块,藏进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唐六典》载:“每岁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冰窖》诗云:“寒夜截来三尺阔,沿河高耸水晶山。”是说冰块大都在三尺以上,才能长期存放。冰窖都建在比较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的稻草和芦苇铺垫,将冰块放在上面以后,再覆盖稻草、锯末、树叶等隔热保温材料,以防融化。储藏好以后,密封窖口,待来年再打开来享用。尽管这样采用了保温措施,到了来年,还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量的三倍。秦雍城遗址,位于如今陕西
凤翔区南,面积11平方公里。这里在
春秋战国时,曾经是
秦国建都300余年的地方。1976年考古发掘出冰窖一座,其藏冰量达到190多立方米。此外,在陕西咸阳,也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窖。
西汉的
长乐宫,也有大型的藏冰冰窖发现。从这些冰窖位置可见,当时冬季采冰的地点很大可能来源于
渭河。
古人藏冰,有两大用途,一是夏季消暑;二是在夏天制作冷饮冷食。据说唐时
杨国忠得势,夏天在家里设宴,曾令手下用大块的冰块雕成
冰山,当作屏风围在宴席四周,结果大伏天在里面喝酒都要穿薄棉衣,效果堪比今天之空调。至于宫廷御苑里,炎夏用冰消暑也自然成了皇亲国戚们的一大享受。在饮食上,宫廷夏季设宴时用冰,在
周代已是常事了。古代的酒都是酒精度很低的
原浆酒,夏季温度较高时,会继续发酵进而变酸,所以王公大臣在夏天设宴时饮的酒都要冰镇,也由此,在中国产生了最早的冰制冷饮。隋唐之后,市场上开始有冷饮售卖了。据说
元朝孛儿只斤·忽必烈的宫殿里出现了类似冰激凌的冻奶酪,后来
马可·波罗把这种食品介绍到西方,经过加工改造,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