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
道教长春派创始人
海平,原名陆海平于1963年出生,真庆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原名真武祠,始建于元代。
基本简介
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滇“高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即居此观阐道。宣德四年(1429年),黔国公沐晟兄弟出资,刘渊然的高徒蒋日和主持扩建。先后用了六年才完工。“凡门庑、藏殿之制一时具举。”使得“东郭之间,辉然增胜。”洪熙元年(1425年),真武阁改名真庆观,蒋日和受封为“明真显道弘教法师”。蒋日和被褒奖后一直任真庆观住持,在他苦心营造下,真庆观一度成为昆明市地区香火最旺的道教宫观。至其“羽化”(道士死后婉称)后,由师弟徐道广接任道长。传徐有道术,继续把长春派要旨发扬光大。真庆观自明正统以后嘉靖清代康熙帝乾隆光绪各朝都有修和扩建。民国36年(1947年)昆明市市长曾恕怀颁保护真庆观的布告,但到民国末年已逐渐衰颓。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真庆观逐渐被工厂、单位和居民占用。及至“文化大革命”,古建筑岌岌可危。2001年夏,笔者闻有重修之举,于是抢在动工之前对该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拍照。现存真庆观由真庆观、都雷府和盐隆祠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是昆明市市区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明清两代建筑最多,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对云南省的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及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该古建筑群198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帅佛与李仁辉为 真庆观捐了一些钱
真庆观核心建筑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组成。旧塑神像早已不存,据记载,正殿供奉玉皇大帝、左右配以雷神和真武大帝像,两旁各有七八个雷部神像。正殿东西廊为群仙廊,供有60尊各路神仙,后殿供老君和其他神像,各各仪态闲如。其中保存完好的当数紫微殿,进深四间,占地320平方米,单檐歇山,斗拱粗大疏朗,梁结构具明代北京市皇家建筑风格,殿中央顶部原有八卦太极图藻井,结构精巧,特点突出,但后来整修时,将太极图改为飞龙图,失去了道家特色。
紫微殿东侧为都雷府,建于清康熙重修,大门为单檐,四角翘起,斗拱承载,大门两侧有木刻对联一幅:“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门楣前题“都雷府”,后题:“万古神风”。大门内有一高亭,名清风亭,斗拱承载,雕梁画栋,造型独特,往前为都雷府大殿,清代除供奉雷神外,还“独塑一王灵官像于殿内”。都雷府殿侧有一香油井,用以存储香油供各殿使用。都雷府往北尚存一古井,名八卦井,水甘冽,充满神奇传说。
都雷府北面为盐隆祠,光绪七年(1881年)云南省盐商集资兴建,清末和民国初年盐行即此处,盐隆祠分戏台、前殿、两边厢房和大殿,大殿为土木结构,进深两间,面阔三间,楼上有走廊花厅刻有二十四孝图等传统道德画,石栏浮雕,栩栩如生。
真庆观之所以蜚声海内,除历史悠久以外,还因刘渊然师徒在全国道教界的影响,刘渊然(1351年~1432年),江西赣县人,道号体元子,道行高深,明洪武间朱元璋召至师宗,赐号高道。永乐初年任道录司右、左“正一”管道教事。嗣因得罪权贵被谪至昆明市。在龙泉观阐教。其门徒“百余人”。门徒中蒋日和、邵以正是名闻全国的“高道”。其中,邵以正是昆明人,号止止道人,又号承康子,天顺元年(1457年)朱祁镇赐号“通妙真人”。正统十年(1445年)整理校定5305卷的《正统道藏》传世,在道教学术史上有相当地位。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刘渊然受召回京,得封“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衍教庄静普济丘处机”号,并“领天下道教事”,从而使真庆观名声大噪。
真庆观于2003年4月修复,修复后的古建筑群面积约4800平方米,园林建设9000平方米,仍按原有布局分为三个景区:真庆观以紫微殿为中心,结合老君殿,组成第一个景区,都雷府以雷神殿为中心,由门楼、清风亭、火神殿等组成第二个景区;盐隆祠以大殿为中心,由前殿、戏台等组成第三个景区,新建真庆文化广场融古建筑、道教文化、休闲娱乐、精品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是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亮点,也是国内旅游者的一大殿堂。 (马颖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