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光镇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辖镇
赤光镇是龙川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龙川县中部、东江上游。原名赤岗,因红色山岗和红朱土而得名。姓氏主要有袁、叶、刘、张、巫、冯、骆、、伍、邹、曾、吴、杨、谢、傅、刁、陈等十八个,主要是宋、明时期从中原迁移而来的客家人。
历史沿革
明代,隶属十一都巡检司(亦称五峡司)。
1950年,隶属龙川第四区(黎咀)辖。
1952年3月,设第九区。
1955年6月,称赤光区。
1957年12月,分设赤光、新田县、回龙3乡。
1958年10月,成立赤光公社。
1962年3月,赤光公社又析置赤光、新田、回龙三个公社。
1983年11月,撤社设区。
1987年4月,撤区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赤光镇下辖1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
赤光镇下辖地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赤光镇,位于龙川县县中部、东江上游,东与回龙镇新田镇两镇相连,北与岩镇相接,南与龙母镇相邻,距龙川县城47千米,总面积142.39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该镇资源丰富多样:水力资源主要有石子岭、红光、南龙、再香、再森5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600千瓦时。山林资源以松、杉、油茶油桐孟宗竹为主。矿产资源有铁沙、稀土、碳酸钙等。旅游资源有天羊山庄、五合径度假村、青龙湖、彭坑旅游码头等旅游景点。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赤光镇有户籍人口46677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赤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3亿元,比增8.6%;农业总产值1.95亿元,财税总收入699.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695元,比增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2万元。
农村经济
2017年,赤光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6万亩,亩产473公斤,总产量1.45万吨。山林绿化面积14.92万亩,森林覆盖率85.2%。境内培植油茶杨梅基地2.9万亩。
工业经济
2017年,赤光镇境内建有石子岭电站、洪光电站、车涵桥电站、再香电站、再森坳下电站、新淳电站、下南龙电站、明珠电站,装机容量960千瓦,年发电量600万千瓦时。2017年,实现工业总值6823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赤光镇镇内有完全中学1所,完小6所,幼儿园9所,其中市一级学校2所,省级德育示范学校1所,初中普及率100%。2017年,赤光镇投资400多万元对赤光中学、赤光中小学运动场进行升级改造;捐资150万元,成立赤光教育促进会;举行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2017年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对30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对2017年高考、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111名学生进行表彰;赤光中心小学被评为龙川县创建特色学校示范单位、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文体事业
2017年,赤光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站和党员电教站,17个行政村(居)均有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藏书3万多册;有篮球场23个,田径运动场3个,乒乓球台18台,主要用于学校体育活动。
社会保障
2017年,赤光镇有1264人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资金423.3万元;有185位五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发放五保资金142.1万元。全镇参合人数3.89万人,参合率87.2%,医疗补偿248多万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1.86万人,参保率86%。
人文
方言
赤光镇通行客家话。
特产美食
本镇名产主要有优质高茶油、绿茶、柿子饼大枣、大米、腐竹、豆腐干米酒、牙签等“千家欣”系列农副产品。
风景名胜
文章祠塔
文章祠塔,位于南龙村,建于清代,保存完好。
五合径
五合径,位于龙川县赤光沥口至枫树坝水库边,为原五合至赤光的一条重要通道。此径筑于明末清初,路面全用石块砌成,长约6千米,路面时宽时窄,时坦时陡,平均宽度约为1.2米,最陡段有60多级台阶。枫树坝水库建成后,五合被水淹没,五合径有1千米也被水淹没,其余路段仍然完好,古道韵味仍存。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村经济
工业经济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社会保障
人文
方言
特产美食
风景名胜
文章祠塔
五合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