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
屠格涅夫散文诗
伊万·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诗,不足400字,却以生动细腻的文笔,精妙深的思想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最早在1915年被刘半农以文言翻译为中文,后又被巴金译为白话。
内容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变得冷起来的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翻译
最初刘半农译名为“乞食之兄”,后为巴金译为“乞丐”
1915年,刘半农用文言翻译了四首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遗憾的是,刘半农不懂俄文,散文诗又无韵,他是据英译本转译的。刘氏把它们当成短篇小说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这便是刊在1915年《中华小说界》2卷第7期上的四篇小说,刘氏译题为《杜瑾讷夫(屠格涅夫不规范的译名)之名著》,即《乞食之兄》、《地胡吞我之妻》、《可畏哉愚夫》、《妇与菜汁》(后来巴金以散文诗的形式分别把他译为《乞丐》、《马霞》、《愚人》、《白菜汤》)。
刘半农十分欣赏这4篇作品,他在“译者前言”中说:此4篇“均为其晚年手笔”,“措词立言,均惨痛哀切,使人情不自禁。余所读小说,以此为观止,是恶可不译以饷我国之小说家。”
点评鉴赏
这篇美丽的散文诗包含了很多层意思,它写到了平等、爱心和同情,还写到了一层别的意思,伊万·屠格涅夫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为什么说,施舍者非但没有给乞丐什么东西,反而从乞丐那儿得到了施舍?读者大约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从乞丐那儿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是的,本来施舍者为没有东西施舍给乞丐而感到羞愧,但他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而是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向乞丐表示歉意,这种态度使他与乞丐之间的关系平等了。于是,乞丐也感到了满足,我们从乞丐的话里能够体会出他对真正的爱心和同情的理解与感激。但问题是,接下来,当施舍者听了乞丐的话以后,竟觉得这是乞丐施舍了他。这里似乎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任何施舍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互相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样的,比如被施舍者对你说一声谢谢,你的心也会感到一阵热。这就是一种温暖,一种回报。其实人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
作者简介
伊万·屠格涅夫伊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伊万·屠格涅夫多以写作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要,他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
翻译
点评鉴赏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