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英平(1913年—1948年2月3日),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乡英平村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先烈。
阮英平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安德县委书记、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闽浙边临时省委委员,闽东军政委员副主席、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中共闽浙赣省委常委、军事部长兼闽东地委书记。1948年2月,在返回福州向省委汇报工作途中,在
宁德市县洋中北洋大窝村不幸罹难。
为了纪念阮英平的历史功勋,家乡人民在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他竖起一尊铜像,并且把阮英平的生长地顶头村改名为“英平村”。
人物生平
1913年9月24日,阮英平出生在
福建省福安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阮英平被送往
私塾读书,但两年后便辍学了,随后在一家饼店当学徒。
1931年,阮英平在赛岐的一家茶行当茶工时,结识了茶行木工、中国共产党党员
陈洪妹。
1932年,阮英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陈洪妹回到家乡,在下白石、甘棠等地发动群众、组织秘密农会,开展“五抗”斗争。
1933年底,福安中心县委研究决定在福安、宁德毗邻地区建立安德县委,由阮英平任
县委书记,1934年初又兼任县独立营政治委员,6月被选为中共闽东特委委员,从此进入闽东党组织的核心层。为了保卫和巩固
宁德市苏区,阮英平率县游击队、赤卫大队寻机打击进犯苏区之敌和反动民团、刀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阮英平奉命留下坚持斗争。1935年5月,闽东特委恢复,阮英平任组织部长、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35年年底,闽东特委决定成立闽东军分区(
独立师),阮英平任司令员,与政委叶飞一起组织和领导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12月下旬,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
新四军,闽东红军独立师被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俗称“老六团”),阮英平任副团长。
1938年2月,叶飞和阮英平率领1300余名将士从屏南棠口告别了闽东父老乡亲,踏上抗日征途,从挺进
苏南敌后、东进杀敌到开辟
苏北抗日根据地,直到解放上海后又南下解放闽浙赣地区。
1938年4月上旬,阮英平赴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1938年6月下旬,阮英平来到
延安市参加中央党校学习。
1939年2月,阮英平在党校组织开展活动,中央党校办中山合作社之初,在他的提议下,办起了制作糕点的作坊。
1943年秋,任新四军一旅政治部主任的阮英平与在旅部宣教科工作的周础结为伴侣。婚后不久,阮英平患急性黄疸病,在医生和妻子的护理下,几个月后阮英平才脱离危险。
解放战争开始后,阮英平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政委。
1947年7月,阮英平率领省委一批城工干部返回阔别9年的
宁德市。
1947年11月,
中国国民党纠集两个团的兵力,对闽东党政机关和游击队进行“清剿”。在经历随从林增峰叛变投敌,手下周阿奎因经济问题叛变及敌人的层层围剿后,阮英平带领部队在宁德天湖山一带坚持战斗。在之后的战争中,阮英平和警卫员陈书琴突出重围。1948年初,阮英平和
陈书琴前往
福州市转赴
南平市向省委汇报工作,途中遇敌与警卫员失去联系后隐蔽在宁德洋中北洋大窝村范起洪家,后被范起洪等三人谋财害命而壮烈牺牲。
家庭情况
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阮英平的历史功勋,家乡人民在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他竖起一尊铜像,并且把阮英平的生长地顶头村改名为“英平村”。
2019年7月1日,“弘扬闽东之光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闽东革命史陈列红色主题雕塑《丰碑》落成揭幕暨阮英平烈士文物捐赠仪式在福安举行。阮英平之子阮朝阳把父亲生前使用过的皮箱、毛毯、钢笔、怀表等遗物捐赠给闽东革命纪念馆。
2023年9月24日,由宁德市蕉城区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组织的“纪念阮英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蕉城区委宣传部召开。
相关书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