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的前身文昌观,始建于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行宣政院经历善麻建。明洪武初,又有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
城子坦三清观,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四年(1300年)道人何廷秀建。
洪武七年(1374年),指挥徐景主持重修文昌观。二十六年(1393年)作道纪司。
成化四年(1468年)增修三清殿。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编修《
河州志》时,已改为道正司。明末道正司废。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文昌观年久失修,殿堂零落,多已倾塌。
知州王全臣主持,徙州衙西南之旧
孔子庙于文昌观,建大成殿于三清殿废墟上,又建两庑、戟门、泮池、星门、塞门、牌坊以及启圣祠、
明伦堂、
名宦祠、乡贤祠、文昌阁、四贤祠、庄毅
公祠、学正署、学训署等诸多建筑。河州城内文庙街之名自此始。
同治兵,三年(1864年)城破,文庙毁。十二年(1873年)兵祸息,知州潘效苏主持,徙建文庙于城内东南隅(今为建国小学),所留旧址仍归文昌观。
光绪十年(1884年)左右,知州周丕主持,重修文昌观,更名
文昌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文昌宫后院新建
吕洞宾(吕洞宾)殿,定名白云观。殿堂有匾曰“云集山房”。至是,殿堂、两庑、过厅、楼房,规模具备,形势壮观。
吕祖殿北向,山门在前司街(今前进路);文昌宫、三清殿南向,山门在文庙街(今凤林路)。北两院,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统属白云观。
2003年6月21日,省宗教局落实宗教政策,发文批准开放临夏白云观为
道教活动场所。6月25日,市宗教局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现已成立临夏白云观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殿堂建设事宜,为恢复白云观昔日雄姿而努力。2009年10月,临夏白云观初步建成1860平方米的吕祖文昌大殿。现为
临夏回族自治州道教协会所在地。
枹罕名城,河湟雄镇。东临
洮河,西倚积石。为丝路南道之要冲,亦唐番古道之重驿。西北通,置县州于
秦汉;茶马互市,设官署于明清。地灵人杰,古来共谈;物华天宝,此地独擅。
彩陶王故乡之工艺,盛极古今;
炳灵寺石窟之声名,播于海外。山川秀,自当才俊辈出;人文鼎盛,岂只
民俗音乐称雄?遥想洪流滔天,
大禹驻导河治水;万寿炼丹,飞阳成道登仙。一丈宽巷,足见尚书宅心仁义;九眼奇泉,可知黎庶与道有缘。丘祖西游,行踪曾至河州;紫气东来,道观乃矗
临夏回族自治州。
白云古观,派源全真。前身
文昌市,
元朝始建;续并三清,明初更兴。
康熙帝年续为
孔子庙,
同治朝毁于兵燹。
光绪重建,民国复增。布局恢弘,建筑交相辉映;人文昌盛,名流悉数汇集。十年浩劫,毁圣地于一旦;三中全会,挽道场于既危。江山兴替,不碍道长存;人事沧桑,难绝全真一脉。如今政治
清明节,赋信仰于自由;人民安康,恢旧观于可待。于是举州上下,竭力排除干扰;阖社信众,慨然捐献资金。政府支持,得以落实批文;万众齐心,终告收回土地。今值十方信士,共襄盛举,集众助以鸠工,历多阻而终竣。细思缘由,信知众志成城之不易,回首今昔,恒念力挽狂澜之多艰。大殿雄视,正是以德威众;道观巍峨,自当有凤来仪。从此神威赫奕,法象庄严,工贾士农,咸蒙其泽。诸君子克襄义举,其功伟矣。爰伐石立碑,勒诸永久,俾后之读是碑者,知前贤之不可湮没,悟
道教之所以永昌也。
①见明嘉靖《
河州志》卷二“典礼·祠祀”条,并见《临夏回族自治州志》下册1318页“民族宗教·道教”条。
③见
宣统《河州续志稿》卷三“学校·祠祀”条,民国《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建置·
坛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