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康,1948年11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高级工程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
1966年,王晋康高中毕业,两年后进入河南省新野五龙公社成为知青。1971年至1974年间,王晋康先后在
铁矿厂和柴油机厂工作。1978年,王晋康考入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于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二机集团工作,曾任该集团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并主持了国家级重大项目,成功研制了沙漠修井机底盘和大型修井机自走式底盘,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王晋康发布了处女作《
亚当回归》,作品一经发表即获当年中国科幻征文的首奖。截至2023年,王晋康已发表短篇小说88篇,出版长篇小说20余部,近600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类人》《
蚁生》《十字》,短篇小说集《替天行道》《最后的爱情》《生命之歌》等。
王晋康曾获97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
银河奖、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特别贡献奖,与
刘慈欣、
何夕、
韩松并称为中国科幻界的“四大天王”。截至2023年,王晋康共获得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15次。2024年3月29日,王晋康凭借科幻作品《
水星播种》入围2024年
雨果奖。
王晋康于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下乡,在新野五龙公社度过了3年知青生涯。1971年到云阳钢厂杨沟树铁矿当木模工,1974年调入南阳柴油机厂。1978年以优异成绩搭上最后一班车,考入
西安交通大学,1982年毕业,分配到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曾任该厂研究所副所长,
高级工程师。为本单位学术带头人,主持研制的大型修井机自走式底盘和沙漠修井机底盘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后者为国家级重大项目。
王晋康于1993年因编讲故事给儿子听而偶然进入科幻文坛,同年其处女作《
亚当回归》获得全国科幻征文首奖。此后,他发表了多篇短篇和长篇科幻小说,作品总字数超过500万字。
王晋康除了文学创作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016年,他与
南派泛娱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杭州水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运营其作品。2020年,他受邀担任
第三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评委。2023年,他参加了
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
王晋康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代表作有:《西奈噩梦》《
七重外壳》《最后的爱情》《解读生命》《
生死平衡》《养蜂人》《
水星播种》,长篇小说《类人》等。
王晋康于2005年6月在《
科幻世界》推出《一生的故事》,并于2006年在《科幻世界》分两期推出新作《
终极爆炸》。共获得中国科幻大奖
银河奖15次,获奖篇目分别是:《亚当回归》(1993),《
天·火》(1994),《生命之歌》(1995),《西奈噩梦》(1996),《七重外壳》(1997),《豹》(1998),《
神谕之谋杀》(2001),《水星播种》(2002),《生存实验》(2002),《一生的故事》(2005),《终极爆炸》(2006),《泡泡》(2007),《
活着》(2008),《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2009),《百年守望》(2010)。出版有《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4卷本。
亚当回归 (科幻世界1993、5期,以下凡不注明的都指在科幻世界发表)
银河奖获奖
《亚当回归》《
天·火》《豹》《水星播种》《西奈噩梦》《替天行道》《生命之歌》 为
银河奖获奖作品。
有:《生命之歌》《天火》《西奈噩梦》《
七重外壳》《拉格朗日坟墓》《三色世界》《义犬》《豹》《最后的爱情》《解读生命》《生死平衡》《养蜂人》《水星播种》《最后的爱情》、长篇小说《类人》《蚁生》、《十字》《与吾同在》等。
《类人》带给读者科学启迪的是人造生命和群体智慧的概念,哲理思考也是与其交叉进行的——即对于夷夏之防的“类人-人类”版本的反思。不愧是科幻小说家!作者对人造生命技术和群体智慧理论的领悟实在令人折服,当在小说中引入时,作者又尽力将其简化到了最低限度。用作者的话说,即“为了与今天人们的理解力相衔接,书中很多描写是过于保守了。”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在科幻作品中多见于口述方式,《类人》也是如此,如司马林达关于群体智慧的感叹、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天才少女给警察解释什么是“我识”、宇何剑鸣用石子给老农比划原子重构原理等等。与此不同的是,大凡较长的哲理思考作者都是直接陈述的,《类人》中经典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思考便是如此:“这个世界上又许多
人道主义和兽道主义者,他们把仁爱之心普洒道富人、穷人、男人、女人、孩子身上,甚至普洒扫
鲸目、
海豚、狗、信天翁身上,但对待类人的态度是空前一致的:不允许类人自主繁衍,从而威胁到地球的主人——人类的存在。
王晋康正是凭借科幻小说这一方式向读者“传道”的,然而也因这一方式一直为传统文学界所排斥。传统文学(主流文学)或写历史或写现实,而科幻小说关注的却是未来。然而尽管如此,科幻小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的号召力一直壮大到今天。有的人说科幻小说完全是工程师的意淫之作,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在
曼哈顿计划实施之前1944年已经有一篇描述
原子弹的科幻小说,也因为他们没有发现几百年前
儒勒·凡尔纳的《
海底两万里》中的“舡鱼”号就是潜水艇的祖先,或者就算是读了
杰克·威廉森的《反物质飞船》中对反物质的描述感到莫名其妙而不知道数十年后科学家宣布了反物质的存在……有的人说科幻小说完全是工程师的论文复制,那么他们肯定没读过王晋康的《
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