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克·佩尼亚兰达
恩里克·佩尼亚兰达
恩里克·佩尼亚兰达·德尔·卡斯蒂略(英语:Enrique Peñaranda del Castillo,西班牙语:Enrique Peñaranda del Castillo)(1892年11月15日——1969年12月22日)玻利维亚军人、政治家、总统。佩尼亚兰达1892年出生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省拉雷卡哈州的丘丘拉亚,早年从军并前往玻利维亚陆军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10年从军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1921年出任营级指挥官,获中校军衔,1932年起任玻利维亚陆军第四师师长并获上校军衔,1932年~1935年参加查科战争,是战争期间玻利维亚军队的重要将领,1933年12月起任陆军总司令,指挥玻利维亚军队同巴拉圭军队作战,1934年11月发动政变罢免玻利维亚总统丹尼尔·萨拉曼卡,之后继续担任玻利维亚军队总指挥直至战争结束,战后佩尼亚兰达继续出任玻利维亚陆军总司令直至1938年底,1939年~1940年任国防部长,1940年在保守势力的支持下当选为玻利维亚总统,任内试图恢复战前传统政治体制,但并没有取得成效。玻利维亚政府实行亲近美国的外交政策,对法西斯主义主义国家宣战。经济方面实行自由进出口贸易政策,1943年12月被军事政变推翻,下台后流亡西班牙并在马德里定居,受到西班牙独裁者卡门·佛朗哥庇护,1969年12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去世。
从军经历
恩里克·佩尼亚兰达·德尔·卡斯蒂略,1892年11月15日出生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省拉雷卡哈州丘丘拉亚的一个美洲原住民社区内一个有政治影响的庄园主家庭,其父亲是艾马拉人(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其母亲是梅斯蒂索人。恩里克·佩尼亚兰达早年参军并在玻利维亚陆军军事学院学习军事, 1910年从军事学院毕业,获得少尉军衔,之后他在玻利维亚陆军中服役,佩尼亚兰达在军中职务不断晋升,1921年他出任玻利维亚陆军的营级指挥官,同时获中校军衔,1932年起出任玻利维亚陆军第四师师长并获得上校军衔,之后率军驻守查科地区的穆尼奥斯要塞。
查科战争
历次战役
1932年~1935年,玻利维亚同巴拉圭爆发了查科战争,恩里克·佩尼亚兰达是战争期间玻利维亚军队的重要将领,他曾指挥玻军参加过多次战斗。
1932年6月15日~7月15日,指挥军队参加夺取查科地区丘基萨卡湖(巴拉圭称“皮典图塔湖”)的军事行动。
7月27日~28日,出兵夺取科拉莱斯和托莱多古城两座位于查科地区的堡垒。
9月7日~29日参加博克龙战役。
9月30日~10月23日,参加保卫阿尔塞要塞的战役。
12月~1933年2月,指挥军队同巴拉圭在“七千米”展开拉锯战。
1933年3月,参加坎波霍尔丹战役。
7月11日~15日,参加冈德拉要塞战役。
10月23日~12月11日,参加第二次阿利瓦塔堡战役。
12月7日~11日,率军从坎波比亚突围。
1933年12月12日,佩尼亚兰达出任玻利维亚陆军总司令,获准将军衔。
1934年3月20日~27日,指挥卡纳达塔里哈战役。
5月10日~25日,指挥“最强者”战役,玻军取得胜利。
8月21日~22日,指挥第一次阿古多纳尔战役。
9月初~17日,指挥围攻普斯托布鲁诺。
9月22日~10月5日,指挥第二次阿古多纳尔战役。
11月,指挥围攻伊恩达格和埃尔卡门战役。
11月27日,佩尼亚兰达发动蒙特斯镇兵变,罢免玻利维亚总统丹尼尔·萨拉曼卡。
12月5日~8日,指挥伊恩达格战役。
1934年12月28日~1935年1月3日,指挥伊比沃沃战役。
1935年1月起,担任蒙特斯镇保卫战的总指挥,5月,发动蒂格尔—因加维战役,6月12日,战争结束。
丘基萨卡湖事件
1932年4月25日,玻利维亚军官奥斯卡·莫斯科索和豪尔赫·霍尔丹两位少校在乘飞机侦查查科地区时,称发现了一片大湖(玻利维亚称该湖为“苏克雷湖”,巴拉圭称“皮典图塔湖”),适合在此处修建堡垒,但他们同时发现在湖东岸,巴拉圭已经先于玻利维亚修建了堡垒,莫斯科索在地图中标注了堡垒的位置,并通过佩尼亚兰达领导的第四师将情报送往拉巴斯,而后政府一方面下令不要引发冲突,另一方面又下令立刻占领丘基萨卡湖,当时拉巴斯总统府收到的情报显示并没有巴拉圭军队在湖附近驻扎,而初始情报是标注了巴拉圭的堡垒位置。玻利维亚总统丹尼尔·萨拉曼卡指责是陆军总司令菲利韦托·奥索里奥篡改了地图,误导了政府的决策,但第四师师长恩里克·佩尼亚兰达也有私自篡改地图重大嫌疑,因为他是最先接手情报的高级军官。
奥斯卡·莫斯科索少校带领28名士兵出发,经三个星期的行军,于6月15日抵达苏克雷湖附近,他们攻占了丘基萨卡湖,驱逐了驻守的巴拉圭军队,并建立“圣克鲁斯元帅堡”,随后佩尼亚兰达带领144名士兵前往支援莫斯科索,但在7月15日,丘基萨卡湖阵地被巴拉圭军队夺回。7月27日~28日,第四师师长佩尼亚兰达联合第一师师长卡洛斯·金塔尼利亚攻占了查科地区的科拉莱斯和托莱多两座堡垒,他们轻松的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随后佩尼亚兰达率第四师驻守托莱多堡垒。
博克龙战役
9月7日,博克龙战役爆发,佩尼亚兰达为支援博克龙要塞的玻军,决定打出一条通往博克龙的走廊,12日,他命令550名士兵执行此任务,但遭到巴拉圭军队的击退。之后佩尼亚兰达经尤克拉要塞前往阿尔塞要塞,在尤克拉要塞期间,佩尼亚兰达指挥玻军第四师与前来进攻的巴拉圭军队展开多次交火,16日,前来进攻的巴拉圭军队达7500人,尤克拉要塞的玻军只有2000人,因与巴军的交战和疾病蔓延导致伤亡过千,佩尼亚兰达于17日离开尤克拉,前往阿尔塞要塞,之后他又多次试图阻击进攻博克龙的巴军,但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29日,博克龙堡垒的玻利维亚士兵投降,博克龙战役以玻利维亚失败而告终。
阿尔塞战役
博克龙战役失败后,佩尼亚兰达率第四师继续驻守阿尔塞要塞,同时组织修建从阿尔塞至尤克拉的新防御带,19日,巴拉圭军队出现在佩尼亚兰达驻守的阿尔塞阵地前,而之前巴军已经攻占阿尔塞要塞附近的多处要塞,玻利维亚军队以火炮击退敌人,这是玻军第一次在查科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火炮,21日,巴军绕到玻军右侧进攻,玻军大溃,佩尼亚兰达被迫率第四师的第四、五步兵团和第五骑兵团掩护部队撤至阿利瓦塔堡,22日,巴军炮击阿尔塞,玻军受到严重的惊吓,不敢出战,佩尼亚兰达不愿意放弃阿尔塞,他看到自己的军队如此懦弱,便试着鼓舞士气,23日,佩尼亚兰达在阿利瓦塔召集士兵,他向士兵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希望士兵能够被言语所感动,从而敢于主动出击,结果4000多士兵中只有约1000人敢站出来,此时,佩尼亚兰达既感到气愤,又感到可耻,他的手激动地颤抖着,慢慢地摸向了自己的手枪。但当他看到几千双面如死灰,却带有绝望和愤恨的目光时,佩尼亚兰达背脊一凉,顿时改变了主意——1000名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士无法对抗3倍的逃兵,展示长官威严,当场枪毙一两个逃兵,他无疑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他自己身上立刻就会冒出3000个血窟窿,为了避免军中内斗和被巴拉圭军队围歼,佩尼亚兰达允许不愿意战斗的士兵离开了,阿利瓦塔堡也在26日失守。此战过后,佩尼亚兰达暂时离任第四师师长职务,由贝尔纳迪诺·比尔瓦奥·里奥哈暂时担任师长职务,里奥哈指挥期间,玻军同巴军展开“七千米”拉锯战,12月8日,佩尼亚兰达重新出任第四师师长,代理师长职务的里奥哈任师参谋,两人指挥第四师继续同巴军作战直至1933年2月,12月26日,佩尼亚兰达指挥玻军第四师正面进攻巴军守卫的“十一千米”,但以失败告终。
冈德拉战役
1933年3月11日,佩尼亚兰达指挥玻军第四师联合第九师进攻阿利瓦塔堡,17日攻占该堡,之后佩尼亚兰达指挥军队追击巴军第一师师长卡洛斯·费尔南德斯,迫使后者撤退至冈德拉要塞,在抵达冈德拉后,佩尼亚兰达频繁发动进攻,但次次被拉斐尔·佛朗哥指挥的巴军第一师挡在防线之前,5月16日,巴拉圭军队发起反击,被玻利维亚军队击退。此后交战双方开始进行战壕防御,7月12日,玻军第四师遭佛朗哥领导的巴军第一师的突袭,损失惨重,14日~15日之交的夜晚,佩尼亚兰达率第四师从冈德拉撤离,并在坎波比亚建立了新战线。9月,获得第一军团的指挥权,10月23日起,佩尼亚兰达参加保卫阿利瓦塔堡的战役,12月7日,坎波比亚被巴拉圭军队包围,10日,玻利维亚陆军汉斯·孔特将玻军第九师的指挥权授予佩尼亚兰达,而后佩尼亚兰达努力收聚兵力保护萨维德拉要塞,当日晚上佩尼亚兰达率少量军队突围,突围后率军撤至穆尼奥斯要塞。
出任陆军总司令
由于汉斯·孔特将军指挥的玻利维亚军队在查科战场上不断战败,孔特被免去了陆军总司令职务,1933年12月12日,在坎波比亚战役中有英勇表现的佩尼亚兰达被任命为新一任玻利维亚陆军总司令,同时获得准将军衔,此时,战场形势对于玻利维亚极其不利,巴拉圭军队已经包围穆尼奥斯要塞,随时准备发起进攻,但因国际联盟调停,巴军暂停攻势,趁巴军停止进攻期间,佩尼亚兰达于18日从穆尼奥斯撤退至巴利维安要塞,而后佩尼亚兰达和安赫尔·罗德里格斯、奥斯卡·莫斯科索、戴维·托罗和赫尔曼·布什等军官在巴利维安要塞度过了1933年的圣诞节
1933年12月19日,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签署了一份短暂的停火协议,在停火期间,佩尼亚兰达将军在玻利维亚组织了一支55000人的军队,这是查科战争爆发以来组织的第三批军队,1934年1月8日,停火期满,战争重新开始,此时,玻军又将8000名新兵运至查科地区。巴军在停火期满不久便迅速夺取了普拉塔尼约斯、洛阿、埃斯特罗等地,2月10日~11日,玻军的马加里尼奥斯堡垒陷落,3月20日~27日,玻军的塔里哈沦陷。
最强者战役
巴拉圭在连续夺取了多座堡垒后,试图围歼玻军第八师,5月10日~18日,巴军第二、七、八师对玻八师形成了包围圈,巴军第二师困住玻八师,巴军第七师对玻八师正面进攻,巴八师从南方包围玻八师;在最强者战役前夕,玻利维亚第一军团防守巴利维安,第二军团第八师驻守埃斯佩兰萨,第三师在“最强者”附近,第九师守卫卡兰戴蒂和皮基瓦,由于一路上岗哨及时向总部报告,佩尼亚兰达将军得以在巴军行动时迅速做出反应,19日,他命令第九师14000人从卡兰戴蒂南下,抵达巴军第八师所在地,巴第八师因南翼遭受威胁被迫向东南方撤退,玻第三师出现在巴军第二师以北,此时佩尼亚兰达的部队的包围圈形成了一只巨,钳住了前来包围玻八师巴拉圭军队,19日~25日,玻军对巴军发起了战斗,战斗在多个方向进行,巴军伤亡超过1800人,1400多人被俘,此次战役以玻利维亚的胜利告终,大大提升了玻军的战斗士气,但对于对手巴拉圭来说,损失虽然较多,但并不致命。
蒙特斯镇兵变
1934年8月17日~9月6日,玻军第九师卡兰戴蒂要塞沦陷,8月21日~22日的第一次阿古多纳尔战役以玻利维亚失败告终,9月,巴拉圭军队攻入玻利维亚无争议领土地区,但之后佩尼亚兰达同戴维·托罗指挥军队包围普斯托布鲁诺,迫使进驻的巴军投降,9月22日~10月5日,发动第二次阿古多纳尔战役,试图包围巴拉圭军队,但巴军成功突围。11月6日,佩尼亚兰达指挥玻军围攻伊恩达格。
11月10日~17日,巴军发起埃尔卡门战役,经过一周的围困,迫使7000余名玻利维亚士兵投降,当时佩尼亚兰达出于战略考虑,并没有援助埃尔卡门的玻军,17日,埃尔卡门战败后,佩尼亚兰达率军从巴利维安要塞撤退,玻利维亚总统丹尼尔萨拉曼卡在收到失败的情报后,决定要撤换佩尼亚兰达。
佩尼亚兰达在出任陆军总司令后,时常与萨拉曼卡总统意见不合,两人时常发生矛盾,埃尔卡门战役后,两人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佩尼亚兰达在战败后向总统谎报军情,隐瞒损失,使得玻利维亚军事重镇蒙特斯处于危险境地,得知真相后的萨拉曼卡总统怒不可遏,准备到前线当面教训佩尼亚兰达。
1934年11月25日,萨拉曼卡总统抵达蒙特斯镇,在一间名为“斯陶特”的瑞士风格小屋下榻,总统在晚餐后表示第二天就要撤掉佩尼亚兰达总司令的职务,换上何塞·莱昂纳多·兰萨,兰萨建议贝尔纳迪诺·比尔瓦奥·里奥哈出任总司令,萨拉曼卡拒绝了这一建议,同时要求佩尼亚兰达立刻前往蒙特斯镇面见总统。
11月26日下午,佩尼亚兰达和戴维·托罗、赫尔曼·布什等军官乘坐飞机抵达蒙特斯镇,在获悉萨拉曼卡总统的态度后,佩尼亚兰达只是简单的问了一句:“他有多少警卫?”当晚,佩尼亚兰达同手下军官制定了废黜总统的计划。
27日清晨,佩尼亚兰达派赫尔曼·布什负责逮捕兰萨,同时,佩尼亚兰达亲自前往斯陶特,并部署多辆卡车在斯陶特周围,对总统下榻地形成包围态势,萨拉曼卡总统此时也从梦乡惊醒,发现花园里全是军队,机关枪架在窗外,佩尼亚兰达此时放声大笑,之后他说:“等着瞧吧,现在等着瞧吧。”佩尼亚兰达下令将包括萨拉曼卡总统在内的俘虏押往机场,之后他以不可一世的口吻说道:“你们的行动就像个懦夫,我现在示范给你们看,什么才叫男人!”被包围在房间里的萨拉曼卡平静并讽刺的说:“恭喜你,将军,你打了你一生中唯一一次漂亮的包围战。”当天19点,已被佩尼亚兰达控制的萨拉曼卡总统被迫通过无线电台发表辞职声明,副总统何塞·路易斯·特哈达·索尔萨诺接任总统。特哈达·索尔萨诺接任总统后,佩尼亚兰达继续担任玻利维亚陆军总司令。
战争最后一年
蒙特斯镇兵变后,玻利维亚在查科战场的形势丝毫没有好转,12月5日~8日,伊恩达格要塞失守,12月28日~1935年1月3日,伊比沃沃战役失败,1月23日,卡兰戴蒂沦陷,巴拉圭军队此时已经大规模的攻入玻利维亚本土,入侵了圣克鲁斯省和塔里哈省,占据了一些石油产地,1935年1月,巴拉圭军队对蒙特斯镇发起进攻,但遭到了佩尼亚兰达领导的玻军的顽强抵抗, 2月~3月,佩尼亚兰达的军队成功的保卫了卡拉因萨、卡米利等地的油田,4月,佩尼亚兰达的军队发起了反攻,5月,发起蒂格尔—因加维战役,迫使入侵的巴拉圭军队继续后撤。经过阿根廷、巴西、美国、乌拉圭智利秘鲁等美洲国家的调停,6月12日,玻利维亚巴拉圭签署了停战协定,查科战争结束,3年后两国签署正式的和平协定。战争结束当天,佩尼亚兰达同巴拉圭军队总司令何塞·费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维亚将军举行了会晤,当年7月18日,佩尼亚兰达同埃斯蒂加里维亚再次举行会晤。
战后时期
查科战争结束后,佩尼亚兰达获得上将军衔,同时被政府授予安第斯神鹰勋章,并继续出任玻利维亚陆军总司令直至1938年底,卡洛斯·金塔尼利亚执政期间(1939年~1940年),佩尼亚兰达出任国防部长。
查科战争结束后,玻利维亚国内局势动荡,在1936年5月17日和1937年7月13日接连发生两次军事政变,第一次是戴维·托罗联合赫尔曼·布什推翻自由党人总统何塞·路易斯·特哈达·索尔萨诺的军事政变,第二次是赫尔曼·布什废黜戴维·托罗的政变,佩尼亚兰达那时虽然是陆军总司令,但在这两次军事政变期间,他并没有过多的参与,每次政变结束后,佩尼亚兰达都会率先表示承认新成立的政府。在1936年~1939年的戴维·托罗——赫尔曼·布什执政时代,佩尼亚兰达拥护托罗——布什的军事社会主义政策,但他同时与传统党派保持着联系,努力协调传统党派与改革派政府的关系。
总统生涯
当选总统
1939年8月23日,赫尔曼·布什总统自杀身亡,陆军总司令卡洛斯·金塔尼利亚将军接管政权,金塔尼利亚上台后,任命佩尼亚兰达为国防部长,同时组织新一届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国防部长佩尼亚兰达被保守派军人和传统党派联盟(共和党、真正的共和党和自由党等传统寡头政党组成)推举为正式的总统候选人,1940年3月10日,玻利维亚举行了总统和议会选举,传统政党联盟候选人恩里克·佩尼亚兰达获得58060票,占总票数的85.99%,玻利维亚左派革命党候选人何塞·安东尼奥·阿尔塞获得7645张选票,占总票数的11.32%,独立候选人、军事社会主义的拥护者贝尔纳迪诺·比尔瓦奥·里奥哈获得1813张选票,占总票数的2.69%,由于佩尼亚兰达获得官方的支持,佩尼亚兰达在总统选举中轻松获胜,成功当选为新一任玻利维亚总统,1940年4月15日,佩尼亚兰达正式就职总统职务,任期4年。
新国会
佩尼亚兰达上台后,玻利维亚通过新的国会选举恢复了传统的议会制政治体制,然而保守势力在议会当中并不占据多数,左派中的激进派和温和派成功的控制了国会,在1942年3月的国会选举中,传统政党共获得14163张选票,新成立的各种非传统政党获得23401张选票,保守势力再次落败。佩尼亚兰达时期的玻利维亚国会已经不再为寡头势力所垄断,新兴的激进党派也获得了在议会上表达对国内国际事务看法的机会。佩尼亚兰达总统本人在政治上表现也较为宽容,他努力组织辩论国际国内事务的论坛,允许左派组织或政党表达自身的政治观点。
国家建设
佩尼亚兰达执政期间,经济方面,实行自由进出口贸易政策,政府成立玻利维亚促销公司,以推动贸易的发展;玻利维亚的邮电事业得到显著发展,显著的增加了中央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和对地方的控制,1942年,玻利维亚政府向它在全国各地的代表机构发出了75万封电报和指示;规定所有省级公务员都开始通过新的、可靠的邮政汇票领取薪金;航空邮件的传递开始迅速代替缓慢的陆上传递系统;军事方面,1941年起对玻利维亚的空军部队进行改组;文化方面,在奥鲁罗建立胡安·米萨埃尔·萨拉切学校,1940年5月27日,玻利维亚著名的音乐家何塞·马里亚·贝拉斯科·迈达纳在拉巴斯市立剧院举行芭蕾舞《美洲美洲原住民》演出时,佩尼亚兰达总统亲自向贝拉斯科·迈达纳致贺,称该剧的上演是“玻利维亚文化艺术史上出类拔萃的重大事件。”总统还前往剧场亲自观看了此剧。
外交政策
在外交方面,佩尼亚兰达政府实行亲近美国的外交政策,佩尼亚兰达总统上台后立即同美国结盟,加紧同美国政府的合作,1941年,玻利维亚与美国的合作已经变得十分密切且重要,美国不但以间接租借合同方式加强与玻利维亚的联系,而且派遣了一些技术顾问团前往进行技术指导,玻利维亚接受美国派遣的军事特派团,当年,一个美国陆军航空队使团来到玻利维亚,帮助玻利维亚改组空军部队,玻利维亚政府同美国政府签署了长期矿产购买合约。为了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佩尼亚兰达同美孚石油公司达成协议,给予该公司200万美元的赔款,同时购买美孚公司名义下的勘察数据和石油储藏图,以补偿1937年戴维·托罗政府没收该公司时所受的损失,1942年和1943年5月,佩尼亚兰达总统两次亲自访问美国,他前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纽约和迈阿密等地,会见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副总统亨利·华莱士和美国国务卿康德尔·赫尔等政要,佩尼亚兰达还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成为首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玻利维亚总统。
佩尼亚兰达任内还访问了委内瑞拉巴拉圭、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会见了委内瑞拉总统伊萨亚斯·梅迪纳·安加里塔、秘鲁总统曼努埃尔·乌加特切、巴拉圭总统伊希尼奥·莫里尼戈、阿根廷总统罗伯托·马里亚·奥尔蒂斯和巴西总统热图利奥·瓦加斯,玻利维亚与巴西、阿根廷签署了修筑铁路的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佩尼亚兰达政府宣布和美国站在同一立场,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发生后,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此同时玻利维亚宣布支持美国,同纳粹德国日本断绝了外交关系,驱逐两国驻玻利维亚的大使,还将德国在玻利维亚的劳埃德航空公司收归国有,1942年2月,玻利维亚向法西斯轴心国宣战。
国内危机
佩尼亚兰达执政期间,玻利维亚国内的经济困难进一步加重,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缺乏医疗卫生条件,佩尼亚兰达政府不得已将前任政府的所有改革措施予以废除,美洲原住民再一次丧失了一切社会福利,矿工们又不得不在悲惨的条件下挣扎,他们的反抗遭到了政府的残酷镇压。
1942年11月~12月,奥鲁罗波托西发生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认同的大罢工。1942年12月14日,位于波托西省拉斐尔·布斯蒂略州的卡塔维矿区的7000名矿工因忍受不了锡矿大王西蒙·伊特瑞·帕蒂尼奥的压迫而举行了进一周罢工,帕蒂尼奥矿业公司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锡矿公司,其锡矿产量占当时玻利维亚全国锡矿产量的43%,为了维护该公司的利益,12月21日,政府出动军队镇压罢工,罢工矿工的妻子儿女们在前面引路,组成三个纵队向军队逼近,军队竟受命向手无寸铁的矿工及其他们的家人开枪,当场就有几十名妇女、儿童和矿工倒在血泊之中,造成了震惊全国的“卡塔维大惨案”。事后调查显示,有超过400人在此次事件中惨遭杀害。
政权垮台
卡塔维惨案后,政府将部分激进的左派组织当作屠杀的替罪羊,关闭了其报纸,逮捕了其领导人,而后佩尼亚兰达总统停止了对大屠杀事件的谴责,这导致国内温和的左派也不再支持政府,此时支持政府的只剩下传统政党联盟。
佩尼亚兰达政府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特别是引起军队中左翼力量的激愤,1943年下半年,政府明显的失去了政治控制能力,同时也开始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小规模的起义和叛乱不断发生,1943年12月20日,“拉德帕”组织(又名圣克鲁斯元帅共济会或祖国道义共济会)的领导人瓜尔韦托·比利亚罗埃尔少校联合玻利维亚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和玻利维亚左派革命党以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了佩尼亚兰达政府。
下台之后
佩尼亚兰达下台后,先是返回家乡,不久后他流亡西班牙,受到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独裁政府的庇护,佩尼亚兰达在到达西班牙后定居马德里,并再未返回玻利维亚, 1969年12月22日,佩尼亚兰达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去世,享年77岁。
家庭成员
佩尼亚兰达的表弟内斯托尔·佩尼亚兰达曾担任基督教卫理公会的牧师,他主要为玻利维亚境内的印第安人组织宗教活动。
恩里克·佩尼亚兰达的妻子是格拉谢拉·塞拉诺,两人共有一个孩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从军经历
查科战争
历次战役
丘基萨卡湖事件
博克龙战役
阿尔塞战役
冈德拉战役
出任陆军总司令
最强者战役
蒙特斯镇兵变
战争最后一年
战后时期
总统生涯
当选总统
新国会
国家建设
外交政策
国内危机
政权垮台
下台之后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