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是
华东师范大学二级学院,其前身地理系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由
浙江大学地理系迁并组建而成。截至2024年3月学院院长为张国友。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学院的水文气象专业始建于1960年,至1966年停办。1980年,学院开始招收
气象学专业研究生。1996年,地理学被
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2000年自然地理学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资助学科”。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2017年,地球科学学科群列入学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期评估为“优秀”;2023年7月,学校整合原
地理科学学院和原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组建成立新的地理科学学院。
截至2024年3月,学院设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信息地理、地理教育4个教研室,拥有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国家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新学院有教师176人(正高59人,副高47人),包括:中外院士3人(含双聘),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其他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0余人。
办学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学院的水文气象专业始建于1960年,至1966年停办。1980年,开始招收
气象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被原国家教委列为重点学科。1993年,学院成立城市与环境考古
遥感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6年地理学被
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1996年起国家基础理科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尝试设立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向,1999年,地理信息科学获批教育部首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0年自然地理学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资助学科”。
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次年,
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2017年,地球科学学科群列入学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期评估为“优秀”;2022年,地理信息科学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2023年7月,为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学校整合原
地理科学学院和原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组建成立新的地理科学学院。
机构治理
学院领导
参考资料
学术机构
学术委员会
参考资料
地理学(含气象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参考资料
教学委员会
参考资料
组织架构
行政教辅团队
参考资料
自然地理教研室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于1984年被原国家教委列为重点学科,1996年地理学被
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2000年自然地理学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资助学科”。根据新时期地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2023年9月
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组建新的
地理科学学院,下设自然地理等4个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主要开展具有
长江三角洲特色的自然地理、
资源环境科学观测、研究和应用。教研室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16人、国家级各类人才项目获得者8人;专职科研、博士后、科研助理等9人。
人文地理教研室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由
胡焕庸、
李春芬等先生奠基,是中国第一批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博士点和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设岗单位,国内师范类高校第一批设立国家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单位,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上海市首批重中之重建设学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计划高峰II类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人文地理教研室负责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及地理学其他专业
相关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其围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空间技术和
城市规划学等五个主题组建了专业课程群。在上海、
苏州市、
黄山市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建立了若干实习基地,每年暑期分别安排了人文地理学实习、自然地理学实习、区域规划实习、城市规划实习与“一带一路”综合实习。
信息地理教研室
信息地理教研室依托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地理信息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具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名,正高级14名,副高级13名。研究重点涵盖地理信息获取与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先进
遥感科学与技术、全球变化观测模拟与应对等多个领域。
信息地理学教研室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围绕全球变化观测与模拟、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
遥感监测与智能解译、地理
大数据与时空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与技术突破,立足自强,优化科技创新与卓越育人新局面,为促进智能信息地理持续繁荣,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资源保障。
地理教育教研室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教研室(以下简称教研室)成立于2023年9月。学科点创始人是
褚绍唐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教研室是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IGU-CGE)执委单位、中国委员会主席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委会副主任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单位、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上海教育学会理事、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教研室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包括中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以及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和地理教育研究所等。此外,教研室还拥有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刊《地理教学》杂志和一个地理学博物馆等专业平台。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7月,学院拥有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国家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新学院有教师176人(正高59人,副高47人),包括:中外院士3人(含双聘),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其他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0余人。
教学成果
参考资料
课程建设
本科
由
王列辉教授主编,王列辉、孔翔、滕堂伟、蒋雪中四位老师共同编著的中国地理数字课程已由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数字课程是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优化方案而成,可供高等学校、中学地理教学等参考使用。
研究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名单,学校14项成果入选,其中学院
刘承良教授1项成果入选。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旨在引导各高校聚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举措,全面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此次是上海市高等教育首次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全市批准立项151项,分布在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等33个研究生培养及相关单位。
项目简介:面向“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需求,重构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提出了知识创获、品性陶熔、能力创新三阶段全过程教学新目标;打造室内、室外和线上一体、第一和第二课堂结合的立体化课堂,提出了知识—能力—思政一体的课程思政全方位教学新方式;探索系统性—隐蔽性融合的课程思政环境渗透教学法,构建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小组辅导一体的全员教学新方法。
学术科研
科研概况
总体目标
自2016年以来,地理科学学院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科发展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学科,
上海市II类高峰学科建设的支撑下,以人才集聚为核心抓手,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某些重要指标,如重要人才项目、原创性研究成果、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了从关键性的突破到迅猛发展的势头,有效支撑地理学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类(地理学科唯一)的成绩,
地球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整体进入了发展壮大的黄金阶段。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三角洲城市群地理过程机理、模拟与调控的理论与方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重点研究区域,以重点城市水、土、气、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对城市自然地理要素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陆地表层系统变化过程与机理、水土资源演变与调控、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进行研究。聚焦城市水文土壤过程、大气过程、生物过程、灾害过程及其相互耦合机理,完善和提升城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证,为国家与地区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群自然地理要素演变过程与机理、城市群环境、灾害过程与模拟、三角洲城市群自然-人文地理过程耦合机理、调控、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应用。
科研平台
主要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国家级地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暨软科学研究基地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等。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
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
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基地已经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具有一定影响,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高地,成为培养一流素质、一流能力的国际化地理学人才的摇篮。根据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向,紧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特长突出、具有极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地理学后备人才,已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理科基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城市与环境考古
遥感开放研究实验室。1998年,校党委决定联合校软件学院、电子系、地理系等学科的研究力量,重组实验室,并先后从美国、
瑞典、
日本等国外名校、
中国科学院、国内高校等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实验室力量。2003年,原开放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并正式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学科发展与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从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地理空间数据获取技术及GIS软件开发,到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在城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属应用基础研究单位。依托该实验室还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环境
遥感与数据同化联合实验室”。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是在上海市贯彻教育部“立德树人工程”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背景下,于2013年11月下文建设的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该基地统筹全国与上海市高等学校地理专家学者、地理教研人员、一线地理教师,兼顾学校教育与地理实践,针对地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领域,系统研究地理学科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科研成果
软件著作权
参考资料
授权发明专利
参考资料
科研获奖
参考资料
出版专著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不断充实信息地理技术、空间统计、地理计算、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区域国别地理、科技创新、专业英语等教学内容,充分对接社会需求;通过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践教学、与美国高校“2+2”联合培养、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资助等,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主要合作项目包括2019版
华东师范大学和
昆士兰大学本科生2+2联合培养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与
辛辛那提大学本科生“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生“1.5+1.5”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本科生“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本科生“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本科生“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等。
学校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坚持“传承与创新”,以培养高素质地理学综合人才为目标。本着“以学生为本”,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等,紧紧围绕培养密切追踪地理学学科前沿,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和变化的复合型、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中国地理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事件
2024年3月,
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爱情心理学》课程内容被曝涉嫌性别歧视,引发争议,不少学生向校方发起投诉。该门课程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龚某任教。3月1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人员称,该课程已经被停,学院也在处理此事,后续会有相关通报。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