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济
中国哲学家
林同济(1906~1980年11月20日),笔名耕青、独及、望沧,福建福州人。中原地区哲学家、学者、政治学家、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专家,被誉为“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920年,林同济随父到北京,入崇德中学读书。1922年,其从北京崇德中学毕业,同年夏考入清华大学。1926年,林同济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在密歇根大学留学。1928年考入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任东方语言系讲师;1930年至1932年,其在加州大学和奥克兰米尔斯学院任讲师,讲授中国文化史。1934年,林同济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林同济任南开大学政治系和经济研究所教授,兼《南开社会经济季刊》主编。1937年,云南大学聘请他为文法学院院长,兼任政治经济学系主任。1940年,以林同济、雷海宗贺麟等为代表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在《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形成颇有影响的战国策派。1942年夏,林同济从昆明迁居重庆市,到北碚复旦政治系任教。1948年6月,林同济筹建的“海光西方思想图书馆”在上海开张,林同济任海光常务董事。1949年,林同济任复旦大学政治系教授;1952年调任外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美小说、英国戏剧、莎士比亚读评、翻译理论等课程。1980年11月,林同济因心脏病突发离世。
林同济著有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天地之间等书籍,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丹麦王子哈姆雷的悲剧》。他的哲学思想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境界,这三种境界最后回归与宇宙的天人合一。林同济一步步从历史走向哲学,再归皈宗教。他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印证了中国人心灵的丰富和复杂,从他这里,可以丈量出现代中国思想的某种深度和广度。
人物生平
概述
林同济,笔名耕青、独及、望沧,政治学家,学者,哲学家,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专家,被誉为“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早年经历
1906年,林同济出生于福建福州。1920年,他随父到北京,入崇德中学读书,1922年,林同济从北京崇德中学毕业,同年夏考入清华大学。1926年,林同济从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官费赴美留学,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修国际关系和西方文学史。1928年,林同济获学士
1928年,林同济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30年获得该校政治学硕士学位。1930年至1932年,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奥克兰米尔斯学院任讲师,讲授中国文化史。1934年,他以《日本在东北的扩张》为论文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政治学博士学位。
工作与学术研究
1934年,林同济回到中国,任南开大学政治系兼经济研究所教授,讲授比较政治等课程,兼《南开社会经济季刊》主编。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天津市局势骤变。林同济护送家人离津赴滇。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他为文法学院院长,兼任政治经济学系主任。林同济在云南大学主持系务期间,他将该系分为政治与经济两组,聘请获哈佛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南开大学教授的王赣愚等到政治组任教,聘请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央研究所研究员的朱炳南到经济组任教。在林同济的努力下,政治经济系教师阵容不断壮大。
1940年,以林同济、雷海宗、贺麟等为代表,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在《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为了表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及积极的入世精神,他们以古代的谋臣或策士自诩,因此被称为“战国策派”。“战国策派”以重建中国文化为宗旨发表大量文章,主张文化形态史观,提出文化重建构想,大谈“大政治”学说,抨击官僚传统,检讨国民性,提倡民族文学运动,探索民族救亡图存之道。
1941年,经教育部批准,云南大学政治经济系系一分为二,经济组扩充为经济学系,政治组扩充为政治学系,林同济被聘为政治学系首任系主任,并主讲“政治学”及“中国政治思想史”等相关课程。同年,林同济与社会学系主任吴文藻共同发起成立“社会经济研究所”。为了培养研究之风,他筹集资金购置图书,组织教师开展云南省县政调查,出版了《人文科学》季刊,举办“现代学术系统演讲”,主讲人均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及云南大学知名学者。
1942年夏,林同济从昆明市迁居重庆市,到北碚复旦大学政治系任教,他的家人也与复旦结缘:父亲林鼎章在法律系讲授民法,妹妹林同端在外文系任助教,弟弟林同奇在史地系就读。其父请人在北碚区建了一座二层楼房子,一家人都在北碚定居。有时,林同济在复旦演讲,兄弟姐妹们都会去旁听。
1945年5月,林同济应邀赴美学术交流,先在奥克兰米尔斯学院执教,后又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抗战胜利后,林同济开始着手筹建一座最大规模的西方思想图书馆。银行家陈光甫伸出援助之手,对于筹建图书馆给予经济上的全力支持。1947年2月到次年1月,林同济游历欧洲,访问了英、法 、德、意等国的文史哲学者与作家,跟意大利克罗齐法国萨特英国拉斯基匈牙利卢卡奇等讨论中西文化问题; 他邀请每位被访者提供一份100名重要的西方思想家的名单,以他们的著作作为图书馆的第一批藏书。
1948年6月,“海光西方思想图书馆”在上海番禺路209弄16号正式开张,林同济任海光常务董事,实际行使馆长之职。他采购了一万余册海内外图书,其中不少是外国思想家、文学家的原版著作;同时广邀名家前来举行报告会、开展学术研究,胡适、巴金等文化名人都在海光留下过足迹。林同济的弟弟林同奇、复旦大学蒋孔阳以及另两位编目专家一起管理图书馆。图书馆定期举行各类学术讲座,一度发展兴盛。1952年,因公私合营,海光被关闭,所藏图书入藏上海市人民图书馆。改革开放后,林同济积极呼吁筹办一座莎士比亚图书馆。
1949年,林同济任复旦大学政治系教授;1952年调任外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美小说、英国戏剧、莎士比亚读评、翻译理论等课程。他利用自己精通英语的有利条件,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并尝试以五拍素韵诗体的方法翻译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麦克白》。1958年,林同济被打为“右派”(1978年获平反)。1980年1月,林同济花费数年工夫完成的“'Sullied' Is the Word:aNoteon Hamlet Criticism”在《外国语》发表。这篇文章引起了国内外莎学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1980年8月,林同济得到莎士比亚年会的邀请,赴英参加“第十九国际莎士比亚讨论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参加国际讨论会的学者。30多个国家的两百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讨论的主题为“莎士比亚关于人物塑造的方法”。从英国返国后,林同济接到自己的母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及哈佛大学的学术演讲邀请函,他又辗转赴美。林同济勤勉于演讲的准备,同时还为画家朱屺瞻关良刘旦宅程十发等与美国朋友洽商为他们在美举行画展,致力于中美文化的交流。在伯克利成功的第一讲《莎士比亚在中国:魅力与挑战》,使得第二回演讲吸引了更多的听众,座无虚席,许多人还从头站到尾。
在赴美讲学期间,年逾七旬的林同济常常忽视自己的年龄与身体状况,过分紧张地工作。1980年11月20日,林同济因心脏病突发在美国离世。
主要成就
发表文章
出版书籍
翻译作品
林同深的翻译作品还有《麦克白》。
哲学思想
国的境界
民族、国家至上
林同济深受欧洲阿诺德·汤因比斯宾格勒的影响,相信在历史的演化背后,有着深层的“文化模式”或“文化形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用文化综合或文化统相(cultural configuration)的方法,发现文化形态演化的规律。他相信,凡是成体系的文化,都会经过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封建阶段、列国阶段和大一统帝国阶段。在封建阶段,社会的分层是上下结构的世袭等级制;到了列国阶段,种族的差异超过了阶级的差别,由此产生了民族主义的自觉;20 世纪的中国处于列国(战国)阶段。当时的世界大战,正是列国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在列国纷争格局下,中原地区唯有以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作为唯一的选择,这不仅是抗战时期的特殊口号,也是一种世界时代精神的回音。
国民人格
虽然林同济一再强调民族国家的至上,但他思考的真正着眼点是人。林同济在《战国策》中所有的论述,是基于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意识:在这样一个以力为中心的战国时代,为了民族国家的重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格。这一思想脉络显然是晚清梁启超的“新民说”、五四时期《新青年》的“改造国民性”的历史延续。五四思想中, 不仅有法国式的理性启蒙主义,也有德国式的狂飙运动传统。林同济以及雷海宗陈铨这批战国策派,所继承和发扬的,正是注重个人的感性生命和意志力量。他们力图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狂飙运动精神。而狂飙运动所关怀的问题核心,表面看起来是民族主义,实则却是人,作为民族精神的国民人格。林同济思考的终极目标是,中国的传统国民性问题在哪里,在民族主义的大目标之下,如何重建新的国民人格。
力的境界
力本论
1940年,林同济在著名的《力!》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力的世界观:力是一切生命的表征,一切生物的本体。林同济认为,宇宙的本质就是力。他不仅把力作为宇宙的本源,而且将其看作泛生命存在的根本。在晚清,梁启超已经有了力本论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力是万物的动力,是世界的源泉,也应当成为人们世界观的核心。这样,力就代替德,成为从晚清到五四,一股思想启蒙的狂飙。林同济继承了梁启超的这种思维模式,他将欧洲科学革命以来的机械论宇宙观予以泛化,用来解释社会的变化和人生观。由于他受到了阿图尔·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唯意志论的影响,他所理解的力,就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机械作用,而是包含着人的意志力量的生命之力、创造之力。
国民人格再造
林同济的关怀不在宇宙的客观法则,也不在社会的发展秩序,林同济所真正关怀的只是人,国民性和国民人格的再造。力的宇宙观和社会发展观最后要落实到人格的改造,否则一切都将没有意义。人格的改造本来是晚清到五四由梁启超开创、 又为鲁迅等人继承的现代主题,但林同济所继承的不是其中的道德内涵,而是意志的再创。 如何重建中国人战士式的人生观,是一个力本论世界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儒家的唯德世界观之下,只可能产生士大夫的“柔道人格型”,这显然无法在战国时代有立足之地。林同济相应地提出了一个大夫士的“刚道人格”的历史理想型。他表示,在中国历史上一轮的战国时代,有一个大夫士阶层。根据其文化的历史形态观,士大夫产生于大一统时代,是专制皇权下的官僚文人,而大夫士是贵族武士,是封建的层级结构的产物。林同济认为,到了大一统时代,随着大夫士被士大夫所替代, 这种“刚道人格”也湮没在历史之中,最终造成中华民族缺乏力的精神,在新一轮的战国时代不敌西方。 在抗战时刻,林同济大声呼唤大夫士人格的复归,呼吁中国人要从德的人格走向力的人格。这种思想,有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投影,尼采思想是战国策派的外来思想渊源,对林同济本人也是如此。
在林同济的思维模式中,人性与自然宇宙的本性应当是相通的,都统一于力的本原之中。超人的生命创造力的本性,应当与大自然的力的本质同一,也就是说,人格的合理性必须在自然的目的论那里得到证明。中原地区的“天人合一”传统又一次在林同济思想中显现出来。
自然的境界
人生三境界
1942 年,林同济在《大公报战国副刊上发表了《寄语中国艺术人》,以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诗的语言,号召三种人生的境界。第一步是“恐怖”,看透时间与空间的无穷,在这无穷之中看出人的脆弱,灵魂因此而发抖,因发抖而后能追求,能创造。第二步境界是“狂欢”。狂欢生于恐怖,又战胜了恐怖,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能。把握着宇宙的节拍,与宇宙打成一片,人就是宇宙,就是创造。最后一步境界是“虔恪”,虔恪就是在自我外发现了存在,在自我与时空之上,发现了一 个无限的绝对体,它可以控制时空,也可以包罗自我;虔恪就是在神圣的绝对体面前严肃屏息崇拜。
敬畏自然宇宙
林同济从一开始,就相信天命的存在,相信宇宙间时空的无穷之令人敬畏。虽然他以一种存在主义的姿态,号召反抗宿命,战胜恐怖,但他的归宿点依然是和宇宙打成一片,这和他所崇拜的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观点相反。尼采不相信形而上世界的存在,只是要忠实于现实人生本身,但林同济却相信形而上的绝对存在,相信形而上的宇宙自然神。在这样一个自然和宇宙之神(不是人格神,而是形而上之神)面前,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卑微的。所以,在宣扬民族主义的时候,林同济一直感到国家和民族缺乏神圣的渊源,为了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有公共信仰的共同体,他主张恢复传统的“祭天制”,所祭的是宇宙的神秘的无穷性。他提倡一种宗教式的“大悔”,不是儒家式的道德自我反省, 是一种达于“知天”的心灵体验,一种神秘的“谦悯”感。
双重性格
1942 年以后,林同济逐渐从对民族主义的狂热转向对自然宗教的省思,对中原地区传统的道家越来越感兴趣。1947 年, 他用英文在美国著名的《思想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心灵:道家的潜在层》的文章,针对国外一般学者认为中国人都是儒教徒的普遍看法,林同济表示,每一个中国人也同时信奉道家学说,中国人的性格中具有双重性。中国人从社会层面尊重儒家,而在个人层面信奉道家。在他看来,道家代表了一种自由精神,表现出的是一种唯美的性情。林同济将道家与西方的个人主义者和佛教徒作了比较, 他认为,道家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精神是相通的。
道家三种类型
林同济为了将民族主义所必须的儒家入世传统、尼采的生命力意志和道家的精神自由整合在同一个人格之中,林同济将道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道家的原初形态:叛逆加隐士。中国人的潜意识中都有道家的反叛和退隐意识,隐士所追求的是中国山水画的境界,那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地。 第二种类型表现出来的是“流氓”。在道家看来,一个人内心体验可以与他的外部行为区别开来,广大的“流氓”虽然内心有自己的价值观,但依然从众,随波逐流。道家人格的第三种类型:回归主义者。 这样的道家徒在断然出世后又决定重返社会。经过大胆的否定之否定,道家信徒用意志力使自己成为最积极的人。回归主义道家信徒是中国文化所能产生的最高层次的人格。
天人合一
从竞争的民族主义到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战士式人格,最后回归与宇宙的天人合一,林同济一 步步从历史走向哲学,再归皈宗教,从凡俗走向神圣,从尼采走向宇宙神。西方的尼采与中原地区庄子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超脱、国家的集体目标与个人的生命创造,这一切构成了林同济复杂的内心世界。直到晚年,当他找到宇宙与人格的同一性的时候,拥有某种中国式的自然宗教情感的时候,他才慢慢平息下来。民族主义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价值和关怀所在。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一种相信宇宙与自我共在的自然宗教。假如没有这样的超越意识,现代中国的思想,将浅薄无趣得多。林同济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印证了中国人心灵的丰富和复杂,从他这里,可以丈量出现代中国思想的某种深度和广度。
家庭关系
人物评价
不懈追求的学者。——人民政协报评
我家才子,一生命苦,可叹。——林同济之弟林同奇评
林同济超越了专家范畴,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国家、民族、文明的热爱认同。——新世纪周刊评
林同济在20世纪中国史学理论方面是举足轻重的学者,他始终保持着爱国心,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本色,践行着他所倡导的对国家的“忠”。——中华读书报评
人物轶事
爱国情怀
林同济在美国攻读学位的时候,他花了很多功夫收集日本在东北铁路的资料,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日本对东北地区有鲸吞的计划。1930年,他同时用中文和英文发表《日本对东三省的铁路侵略:东北之死机》一书,用大量的资料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
与中国同在
1949年春,许多知识分子考虑离开祖国大陆去台湾。父亲林鼎章建议林同济尽快动身去台湾并说出了两点理由。但林同济称“中国若亡,吾与汝偕亡。”简短而坚定的回答,打断了他和父亲的对话。
参考资料
林同济 Tongji Lin.豆瓣.2024-09-11
学者林同济潜心“莎学”研究.中国新闻网.2024-09-11
天地之间——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09-11
丹麦王子哈姆雷的悲剧.豆瓣读书.2024-09-11
“海光”背后的复旦之光.中国作家网.2024-09-12
林同济.清华大学法学院.2024-09-11
林同济.云南大学校史网.2024-09-11
天地之间.豆瓣读书.2024-09-11
林同济二三事.新浪网.2024-09-11
文化形态史观与战国策派的史学.方略知识管理系统.2024-09-12
史学理论研究 | 董成龙:留美时期林同济的中国东北史研究.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24-09-13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北方网.2024-09-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概述
早年经历
工作与学术研究
主要成就
发表文章
出版书籍
翻译作品
哲学思想
国的境界
民族、国家至上
国民人格
力的境界
力本论
国民人格再造
自然的境界
人生三境界
敬畏自然宇宙
双重性格
道家三种类型
天人合一
家庭关系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爱国情怀
与中国同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