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镇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辖镇
花海镇,隶属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地处玉门市区东北部,东与金塔镇接壤南邻赤金镇,西接下西号乡,北达马鬃山南戈壁。行政区域面积398.96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花海镇户籍人口有13336人。截至2020年6月,花海镇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 
2011年末,花海镇财政收入324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37万元,增值税198万元,企业所得税4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37元,比上年增加942元,增长12.4%。2018年,花海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历史沿革
清宣统时期,设花海上西坝、下西坝、下北坝3村。
民国四年(1915年),设花海区。
民国八年(1919年),改为第五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花海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解放后,设花海区,辖屯城、东屯大庙、西渠、南渠5乡。
1955年,撤区并乡,为大庙、电城2乡。
1956年,又合并为花海乡。
1958年9月,成立火箭公社,同年冬,改称花海公社。
1966年,更名八一公社。
1983年3月,撤销公社,复为花海乡。
2002年,撤乡建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花海镇地处玉门市区东北部,东与金塔镇接壤南邻赤金镇,西接下西号乡,北达马鬃山南戈壁。行政区域面积398.9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24米。2008年末,面积4011.5平方千米,乡镇人口3369户12301人。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黄水桥村。玉(门)花(海)公路直通镇区。名胜古迹有新石器时代下灰庄和破城子城堡遗址,干海子鸟类保护区。
地形地貌
花海镇地处花海盆地,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124米。
气候
花海镇属花海盆地温热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花海镇境内有芒硝硅石、石英石、石榴石花岗石、煤、岩金、铅锌等矿藏,目前已探明储量和已开发利用的有芒硝、铅锌、花岗岩、岩金。其中芒硝储量400万吨,花岗岩储量2.5亿立方米,铅锌原矿储量约60万吨。
行政区划
2002年,花海镇辖南渠、黄水桥、先进、中闸、小泉、金湾、条湖、西峡县8村。
2004年,花海镇合村并组,条湖村并入南渠村,中闸村、先村合并为中渠村,小泉村、西峡村合并为西泉村。
2011年末,花海镇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和政县,黄水桥、南渠、西泉、金湾、中渠;下设4个居民小组、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花海镇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花海镇辖区总人口13053人,城镇常住人口1666人,城镇化率13.5%。另有流动人口1862人,总人口中,男性6658人,占51.0%;女性6395人,占49.0%;14岁以下2485人,占19%;15—64岁9700人,占74.3%;65岁以上868人,占6.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048人,占99.97%。其他少数民族共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3‰。
截至2018年末,花海镇户籍人口有13336人。
经济
农业
花海镇耕地面积11.4万亩,人均8.7亩,有宜农荒地16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7万亩,林地面积6.6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3亿元;农业增加值1.3亿元,比上年增加1430万元,增长12.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葡萄、枸杞、棉花、食用瓜、食葵、孜然芹、辣椒、芫荽、甘草等。其中葡萄7732亩,建成市级高效红提葡萄示范园区208亩,百亩以上连片示范点13个,亩均纯收入3969元。枸杞种植面积5.3万亩,为酒泉最大枸杞种植基地;棉花种植面积1.8万亩,食用瓜种植面积22万亩,食葵种植面积4637亩。畜牧业以饲养羊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10.4万只,年末存栏8.8万只,建成标准化养殖场2个;家禽饲养量11.3万羽,年末存栏8300羽;肉类总产量1128.7吨,畜牧业增加值1929.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的8.8%。
截至2011年末,花海镇累计造林8.2万亩,其中防护林2.1万亩,经济林6.1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2万株。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3.1万亩,主要品种有西瓜、甜瓜葡萄苹果、杏和梨,年产量6.9万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87台(辆)。
工业
2011年末,花海镇有工业企业42家,从业人员129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495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100万元。
商业外贸
2011年末,花海镇有商业网点259个,从业人员215人。有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323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花海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各项贷款余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花海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17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2所,在校生1109人,专任教师56人,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98人,专任教师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PERCENT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花海镇有文化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农家书屋5个,藏书1万余册;快板、舞蹈、唱歌、秦腔、刺绣等民间艺人123人。2011年末,花海镇有文化体育广场1个。60%的村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31.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花海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38张,固定资产总值53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3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8人、主管药师1人。2011年,中心卫生院诊疗4.9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098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花海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40人,支出90504元,比上年增长40%:城市医疗救助54人次,支出35.6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26人次,支出2.6万元,比上年增长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6户,人数1949人,支出152.1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人,分散供养41人,共支出11.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9%。社会福利费1.6万元。社区服务设施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5个。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937人,参保率95%。
城镇建设
近年,花海镇按照建设区域中心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城镇、项目建设力度,目前已形成棉花、“花海蜜”食用瓜、草畜三大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接近5000元。在城镇建设上,把城镇基础设施、乡镇企业示范区、小康住宅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在镇区建成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楼、中心卫生院、水管处、邻镇村委会等办公楼14栋、14200多平方米;围绕主导产业建成加工企业8个、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商贸、流通等服务工程4项、12000多平方米;建成商业网点340个,10000多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以前的不足30公顷拓展到目前的68公顷,街道由原来的一条,发展到目前的三横三纵6条,行政区、商贸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初步区划。同时,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完成了5.8公里道路拓宽、3公里供暖线路、11公里供水线路、2.9公里供电线路、3.8公里通讯光缆改造工程和5公里排污工程等建设,镇区的供电、供热、排水管、通讯、邮电、金融、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功能齐全,商贸、流通、服务等网点快速建设,基本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城镇带动效应日趋显著。2003年以来,共引进资金1.5亿元,建成了加工、建筑、建材、商贸流通项目24个;新增个体工商户300户,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信息产业、流通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镇集中了区域内80%以上的流通和交易活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近三年,共有1500余名农民脱离了土地,在城镇居住。2005年,据初步统计,来该镇从事商贸经营活动的外来人员达到3万多人次,市场各类交易额8000余万元,城镇自身吸引资金、人口、信息和各种经营活动的功能不断增强,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基础设施
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17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2所,在校学生1109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学生598人,专任教师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有中心卫生院1个,门诊部(村卫生室)6所,每万人拥有病床43.8张,固定资产总值53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35名,其中执业医师3名、执业助理医师5名、注册护士8名、主管药师1名。2011年中心卫生院诊疗4.9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098人,参保率96%。
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70千米,投递点3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外函件2.8346万件,征订报纸12.3万份、杂志1.2万册,邮政业务收入35.6万元。电信营业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312户,固定电话普及率39.7%;移动电话用户5088人,移动电话普及率40.38%;互联网用户53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09万元。
交通运输
花海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县乡公路2条,乡村公路24条,皆为柏油路。
历史文化
花海镇古为延兴海,有花海子;又说地有多枝柽柳,密而壮观,谓之花海。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21-05-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农业
工业
商业外贸
金融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城镇建设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