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河街道
山东省济宁市下辖街道
越河街道位于山东省任城区中部,东临老运河与阜桥街道相望,南接车站西路与南苑街道相邻,西靠任城路、济宁公园路与济阳区、南苑街道接壤,北与阜桥街道隔老运河相望。总面积为1.7平方千米,2011年末总人口为2.54万人。越河街道因辖区内越河而得名,该河流系明永乐九年(1411年)开凿,因位于运河以南,从州治南望超越旧城南门和运河约三华里,故称“越河”,又因河床与走向形同月牙,故又名“月河”。街道办事处驻古路沟社区。
历史沿革
越河街道境域为古任城遗址地。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年)时,称南关。
1949年11月,成立越河区。
1954年,为回族自治区。
1965年,为越河办事处。
1966年,为革新街道。
1972年,为延风街道。
1980年,更名越河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越河街道辖有竹竿巷、西大寺、武胜桥、王母阁、古路沟、和平街、兴隆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截至2021年10月,越河街道辖7个社区:武胜桥社区、西大寺社区、竹竿巷社区、古路沟社区、王母阁社区、和平街社区、兴隆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古路沟社区。
人口
2011年末,越河街道总人口2.5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4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0.31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29万人,占50.79%;女性1.25万人,占49.21%;18岁以下0.43万人,占16.92%;18—35岁0.59万人,占23.23%;35—60岁1.1万人,占43.3%;60岁以上0.42万人,占16.5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02万人,占79.53%;有回族0.52万人,占20.47%。2011年,人口出生率4.85‰,人口死亡率2.05‰,人口自然增长率2.8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70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越河街道财政总收入0.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工业
越河街道以机械加工、服装生产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86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23%。工业企业9家,职工54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8%。
商业
2011年末,越河街道共有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2家。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商业中心1处,餐饮店92家,大型超市2家,蔬菜市场3处。
金融业
2011年,越河街道有多个银行支行和多个营业网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越河街道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026人,专任教师97人;小学2所,在校学生18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800余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越河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个,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7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1.4余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越河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社区门诊部(所)5个;床位210张。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开展城市合作医疗工作,参保3087人。
社会保障
2011年,越河街道有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58户,人数1461人,支出326.67万元;大病救助9人,支出3万余元;临时救济560户,支出10万余元。慈善分会1个。
交通
越河街道境内交通由金鱼坑西街、龙行路、任城路等公路组成。
旅游景点
越河辖区是古任城遗址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美丽的大运河、越河在这里流淌,气势磅礴的AAA级景区顺河东大寺在这里坐落,历史文化名街竹竿巷、清平巷和素有济宁市八景之一的济宁公园在这里伸展,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越河文化、伊斯兰文化在这里汇聚。随着老运河南岸街、清平巷、竹竿巷等特色街区的改造提升,古运河文化核心景区店铺云集、桥水相映、灯火辉煌,初显秦淮河风貌、明清景象。占地34.6公顷、水面11.9公顷的南池公园景区也将成为济宁城区新的亮点。
坝口
位于越河东端。自京杭大运河凿通和济宁市开埠以来,坝口北枕济宁古城,南临四湖,身处大运河、越河交汇处,被称为河槽“要害之冲”和“咽喉之区”,为当时济宁州最大的港口,有“百货聚处,商客往来,南北通,不分昼夜”之写照。千百年以来,坝口是鲁西南乃至辐射苏、豫、皖等地的最大淡水鱼、海鲜类货品批发市场,也是粮食业的最大集散地。据说明清盛世时,坝口附近有粮食业大户10余户,日成交粮食上千石。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人王安创建的“人和粮行”,1642年所建,1949年收为国有。鼎盛时期,有店堂、柜房、住室、仓库80余间。沿坝口西下为越河主河道。古时越河两岸大部为皮毛生意业户。一是紧邻运河,交通方便;二是皮毛加工工序大部要在河水里完成。越河皮毛业始于元代,经明至清,行栈近百家,从业人员有3000余人,德、美等国商人都来济宁市开洋行、收皮子。皮毛业是个很辛苦的行业,其中一项“洗皮”工序,要把牛羊皮放到河里泡软。工人光腿赤脚,在河里来回踩动皮张,待软呈白鲜状时,再用手洗净。百年前的越河,凌晨时分,两侧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越河两岸还有许多名吃,保留至今的又杨家糁汤、马家粥、林家湾炖鱼、蔡哈哈肉干饭等等。
清真东大寺
座落在越河之畔。寺院坐西朝东,建筑面积达4134平方米,位于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今属越河街道辖区。因寺门临古大运河西岸,故俗称“顺河东大寺”。据寺内清同治六年(1867年)碑记载,明天顺年间,济宁市台东棉花街有一古寺,成化时由当地穆斯林社首马化龙父子出资将寺迁至今地。1940年公建顺河东大寺碑记载,寺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穆斯林集资重建,规模“属南北回教寺院之冠”。清乾隆钦赐重修,始具今日规模。“位列全国清真寺木构建筑之冠”,为“龙首”式样的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建筑群。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序寺、大殿、望月楼三大部分。据建筑学家考证,该寺大门为明代遗构,其他建筑为清乾隆时所建。全部建筑高大巍峨,布局严密,结构合理,工艺精湛,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寺门面朝大运河,4道门。第一道门是木栅栏式。栅栏后立有石质碑坊,浮雕有狮子、羊、麒麟、山水、花卉等,大小额枋上全刻卷草,石坊左日右月分饰两旁,故称“日月坊”。石坊后有大门3间5,屋顶歇山造,用绿琉璃、黄剪边,有跑龙脊。大门左右有抱鼓石、盘龙柱和盘花柱等雕饰,门两边为八字墙。二门为重檐圆顶,下檐带垂柱,形似楼房,为“班克楼”。南北讲堂各6间。礼拜大殿7间15檩,由24根粗两围的木柱支擎,上为卷棚式,由黄绿色琉璃瓦覆顶,顶脊和8条垂脊饰以龙纹尾,殿顶嵌着铜质镏金宝瓶。大殿四周窗,全用楠木阿拉伯语组成的花方图案。阿訇住室和沐浴室,设在殿外两侧。大殿后有望月楼,是一座3层阁楼,上覆六角形盖式楼顶。后门楼和后牌楼重重叠落,为木构建筑,高大雄伟。2006年5月25日,济宁东大寺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越河街道先后获得济宁市文明单位、济宁市市中区“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济宁市市中区“伊斯兰教文化旅游商品研发优秀镇(街)”、济宁市市中区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单位、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山东省旅游强乡镇、2011好客山东休闲汇最佳休闲乡镇等荣誉称号。2020年7月29日,越河街道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人口
经济
综述
工业
商业
金融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交通
旅游景点
坝口
清真东大寺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