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懋
中国内地抒情男高音歌唱家
朱崇(1922年11月26日-2000年10月11日),曾用名钟岩,江苏苏州人,男高音歌唱家、中央广播艺术团合唱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朱崇懋少时因受其兄指挥家朱崇志影响喜爱音乐。解放前在重庆歌剧学校学习。1939年,朱崇懋入国立实验歌剧院读研究生。1943年,他在昆明市举行个人独唱会。1949年后,朱崇懋历任华东海军文工团音乐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音乐干事兼指挥。1952年后,朱崇懋在上海多次音乐会中担任独唱及合唱指挥。1955年起,朱崇懋历任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团独唱演员、指挥、艺术顾问。1962年在北京举行独唱音乐会。1979年,朱崇懋移居美国。1984年,朱崇懋年领导创建纽约海韵合唱团。1985年元月,他于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桃丽厅指挥海韵合唱团在美国首演抗战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朱崇懋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之夜》《金瓶似的小山上》等抒情歌曲广为人们学唱。
2000年10月11日,朱崇懋病逝于纽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崇懋少时在北平市、南京、杭州市等地读小学、中学,因受其兄指挥家朱崇志影响喜爱音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跟随兄长去往重庆市。解放前在重庆歌剧学校学习。后又求教于苏联声乐专家苏石林。1939年,朱崇懋入国立实验歌剧院读研究生。
工作经历
朱崇懋曾任中国电影制片厂合唱团演员、业余山城合唱团指挥。1940年,朱崇懋参与拍摄了电影《白云故乡》。1943年,他在昆明市举行个人独唱会。1944年起,朱崇懋任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声乐教员、中华音乐剧团重唱演员、军乐学校声乐教官等职。1949年后,朱崇懋历任华东海军文工团音乐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音乐干事兼指挥。转业后,他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乐团指挥。
1952年后,朱崇懋在上海多次音乐会中担任独唱及合唱指挥。他曾邀请好友吕远为他量身创作一首歌曲,因种种原因,这首歌一直没有完成。后来吕远来到了青海省,创作了《金瓶似的小山》。
1955年起,朱崇懋历任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团独唱演员、指挥、艺术顾问。1958年初,朱崇懋好友吕远被分配到兰州炼油厂工地劳动锻炼。临行前,朱崇懋希望他在大西北创作出一首歌,从一个“游子”的角度歌唱祖国的变化。吕远通过自己所见所闻和个人感受写出了《克拉玛依之歌》。
1962年在北京举行独唱音乐会。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之夜》《列宁山》《在那遥远的地方》《三套车》等。1963年,他在电影《农奴》里担任指挥。1980年,朱崇懋演唱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由中国唱片公司发行,该歌曲一经发行,广受人们关注和传唱。
1979年,朱崇懋移居美国。1984,朱崇懋年领导创建纽约海韵合唱团。1985年元月,他于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桃丽厅指挥海韵合唱团在美国首演抗战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此后,一直致力于中国合唱艺术在美国民众中的介绍和推广。1997年6月,朱崇懋推出个人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朱崇懋》。2000年10月11日,朱崇懋病逝于纽约
主要成就
1984年,朱崇懋领导创建纽约海韵合唱团、将欧洲西部传统唱法与汉族声乐结合。
个人作品
专辑
单曲
参演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朱崇懋是抒情男高音,他的演唱比较含蓄、深情,行腔柔和、优美,着力于用歌音来体现内心的情思。他善于通过声乐上各种各样的艺术技巧和处理手法,如歌音的音色轻重、快慢,语句的抑扬顿挫,语法和语气的巧妙安排,高低音区间微妙的转折,等等,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得非常细致、深刻。这和前一个时期常见的那种两手一举、挺胸大喊、片面追求毫无意义的高、亮、厚(不是什么美声)完全不同。他不是不要歌音嘹亮、慷慨激昂;如果歌曲的确需要,他也能从内心激发出热情,引吭高歌。但他的确是偏于用恬静、深情的歌音抒述心境,认真而细致地以歌声来分析、解释曲情调趣。
人物评价
他的演唱含蓄内在、细腻深情,音色甜美,吐字清晰,特别是在高声区的弱音控制和延长分外动人。(豆瓣电影评)
上世纪80年代初,朱崇懋先生去了美国,但他依然执着于音乐事业,在美国纽约组织华人合唱团演唱中国歌曲,在美国华人界影响广泛。(海北祁连山报评)
参考资料
朱崇懋.qq音乐.2024-04-04
Chongmao Zhu 朱崇懋.猫眼电影.2024-04-04
那一抹海天之蓝.人民网.2024-04-08
豆瓣.豆瓣音乐.2024-04-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个人作品
专辑
单曲
参演作品
创作特点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