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辖街道。面积6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8716人(2020年)。辖4个社区、3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环镇北路52号,距
宁波市36千米、新9千米。镇域地形复杂,临海、多山、河流交叉、丘陵与小平原混杂。地势东南向西北倾斜。紫石属
半山区,柴桥以平原为主。329国道过境,
芦江为主体的大小河流纵横交叉。柴桥街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境中部。东邻白峰镇;南接春晓镇;西连
霞浦县、大碶两个街道;北隔穿山港与
大榭岛有大桥贯通。
历史沿革
以驻地柴桥得名。原属县海晏乡、泰邱乡,宋
熙宁十年(1077)划归
定海区(后县名改称镇海)称海晏乡。1945年析为柴桥镇和穿山、紫石、里河3乡,1950年8月称柴桥镇和山门、穿山、镇东、洪、陈胜、紫石、里河7乡,1956年称柴桥镇、穿山乡和紫石乡,1958年10月为柴桥公社柴桥、后所、山门、洪山、陈胜、紫石、里河等管理区,1961年称柴桥、紫石公社,1962年称柴桥镇、穿山乡和紫石乡,1970年4月称柴桥镇公社、紫石公社。
1983年称柴桥镇和紫石乡。1992年5月,紫石乡、昆亭乡并入柴桥镇。1996年,面积90.9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辖五马、沃家、田洋、老曹、新曹、大湾、穿山、后所、东山门、同盟、上周、红光、钟灵、
水芹、芦江、沙溪、洪溪、上史、洪岙、陈胜、前郑、后郑、高村、东六房、大溟、久勤、里隘、群力、朱家漕、麟角湾、甘溪、下龙泉、河头、岭下、王家麓、上刘、上车门、邹溪、燕湾、桂池、干岙等43个行政村。
2003年7月改称柴桥街道(原昆亭乡6个村划归春晓镇),面积6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万人,其中农村34065人、社区6935人。辖芦北、芦南、穿山、养志4个社区,沃家、沙溪、田洋、车(土+)、东山门、老曹、新曹、钟灵、穿山、上周、
水芹、大溟、五马、洪溪、久勤、东六房、高村、河头、同盟、四合、前郑、下龙泉、上龙泉、后郑、红光、芦江、上史、后所、洪岙、大湾、甘溪、王家麓、陈胜、岭下34个行政村,1个渔业队。
地理环境
柴桥街道总面积65.2平方公里。以驻地柴桥得名。距
北仑区府驻地新碶9公里,
宁波市36公里。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偏东靠海,南面群山,河流纵横,丘陵与小平原相连。紫石属
半山区,柴桥以平原为主。地形东南向西北倾斜。柴桥街道办事处驻环镇北路52号。
自然资源
拥有山地面积4万余亩,山林绿化率100%。其中被列为九峰山风景旅游区的瑞岩寺森林公园,占地500公顷,森林面积4790亩,经杭州大学生物系师生实地勘查,有乔林木、野生
种子植物123科397属738种,其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镇海棘螈。
行政区划
下辖芦南、芦北、
穿山镇、养志等4个社区,沃家、五马、田洋、车、新曹、老曹、上周、
水芹、芦江、钟灵、红光、洪岙、洪溪、上史、同盟、东山门、穿山、后所、沙溪、大湾、后郑、前郑、东六房、大溟、甘溪、下龙泉、上龙泉、陈胜、高村、四合、久勤、王家麓、河头、岭下等34个行政村和1个渔业队。
人口民族
共45883人(2010年)。现有耕田19962亩、旱地3860亩。
2021年8月,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北仑区分街道的常住人口数据公布发布,柴桥街道常住人口数为48716人。
经济
2007年底止,工业增加值6.8亿元,其中42家重点企业销售额12.5亿元,工业利润5000万元,外贸出品总额2000万元。华光不锈钢公司、
北仑区特种紧固件厂、宁波永正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年销售在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25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行业,形成
不锈钢、保险箱、摩托车缸套、气动工具、仪器机械、玻璃钢游艇等六大门类,奠定了柴桥在
宁波市金属铸造行业中的龙头地位。随着北仑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柴桥的城区建设也步入快车道。并为以商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拓展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已成为北仑东部商贸集散地。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亿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花木生产为柴桥农业的主导产业。产品有各类杜鹃、
茶花、
茶梅、
红花檵木、
龟甲冬青、
日本五针松、茄罗木等。1990年代以来,花木种植遍布全街道,并涌现了一批花木专业村。有20多户花农还走出柴桥,在
福建省、
江西省等省租地建立
农业产业园区。截止2007年底,花木销售额2.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70%;花木面积1.8万亩;花农5000余户;其中杜鹃、茶花、红花继木、龟甲冬青已成为五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花木总面积的80%。2000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
杜鹃花属之乡”美誉。
文化
街道历史
柴桥历史悠久。据1978年在沙溪村蛇山发掘的“多层灰面遗址”,以及洪溪村挖掘出土的石器证实,早在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有人类生存繁衍。1985年前称柴桥镇、紫石乡,1985年7月改称
北仑区(1987年7月改称北仑区)柴桥镇、紫石乡,1992年5月撤销紫石乡、昆亭乡并入柴桥镇,2003年8月撤镇建街道,同时昆亭乡6个村划归春晓镇。清光绪十年(1884)起有客货轮停靠穿山码头,班轮通航
上海市、
宁波市、
定海区、
温州市、
海门区、姚北等地。商贸繁荣,古有“小宁波”之称。传统集市为每逢农历“一·六”大市、“三·八”小市。新
舟山—鲁山公路穿越街道中心,有83路公交车直驶宁波,有中巴车通大碶、新碶、小港、春晓、白峰等街道乡镇,556路公交车过境。穿山港航道不冻不淤,水陆交通便捷。是
北仑区东部的商贸中心。早在明、清期间柴桥就形成街市。至今,薪桥南路、北路是主要商贸中心,老街次之。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农贸市场、家私成等等应有尽有。据统计,目前共有大小商店1500余家,平均每天参加集市2万余人次。
社会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家居柴桥姚江岸的中国著名
植物学前辈
钟观光偕其同仁曹赞宸在芦江河畔筹资创办了第一所芦渎公学(即现柴桥中心小学前身)。2007年柴桥中心小学26个班级,学生1300名,教师65名,校园占地1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柴桥中学开设
高中28个班,在校高中生1432人,教职工112人。2007年底,芦渎中学有32个班级,学生1577名,教师101名,校园占地26.4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1999年5月被评为省农村示范初中。芦渎中学附属芦江书院系国有民办的初级中学,现有班级8班。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柴桥实验小学,占地面积23976平方米,建筑面积16164平方米。学校现有班级19个,学生658名。现有专任教师38名。
北仑区人民医院(柴桥医院)拥有医疗用房8802平方,有医务人员157名。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2人,住院部有核定床位90张,配置了一批麻醉机等进口设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健全,村村设有医疗室。柴桥的民间文艺主要有造跌、
腰鼓、扇舞、大补缸、
跳蚤会等。其中穿山村的造跌多次应邀市、区参加重大喜庆活动,2001年到2002年连续被宁波市委、市府评为“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近年来,村落文化、社区文化长足发展,农村小公园、图书室、活动室等“六个一”工程的建设,受到群众广泛好评。1999年10月,街道荣获
浙江省文化厅命名的“
东海明珠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