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德语
德国北部的语系之一
低地德语属于低地萨克森语(niedersächsischen Sprache),东低地德语(ostniederdeutschen Sprache)与低地法兰克语(niederfränkischen Sprache)方言。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法国东北部,荷兰比利时一带。
三大体系
低地德语
低地德语(通常分为三大体系):
1.东低地德语,包括柏林、梅伦堡等地区所使用的东、西普鲁士德语都是东低地德语的一种。
2.低地萨克森公国语,例如北美堪萨斯州的德裔群体所使用的门诺低地德语Mennonite Plautdietsch,不来梅杜塞尔多夫等地使用的北莱因-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绝大多数城市、以及荷兰东南部很多省的一部分。
门诺低地德语(Plautdietsch或者 Mennonite Low German)语法:
前置词(Prepositions):
Plautdietsch preposition inventory is rich.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aun→on, in: de Klock henjt aun de Waunt (he watch is hanging on the wall)
aewa→over, about
besied→beside, next to
bie→by, at
bowa→over
buta→except, besides
derch→through
en→in
fa→for
hinja, hinjaraun→ (placed at the end)
jaeajen→against
mank→among
met→with
no→to, after
onen→without
opp→on
to→to
tweschen→between
unja→under
ver
von
名词(Nouns)
Mennonite Low German的名词具有3性,它们分别是阳性、阴性、中性,并且有奇数复数之分。
人称代词有: ekj froag am, hee auntwuat mie=I ask him, he answers me
严格意义上的名字:例如,Peeta frajcht Marie -en, Marie auntwuat Peet ren=Peter asks Mary, Mary answers Peter
字母腭音化:
All words with a g and k (even where it is shifted to ch in German) preceding or following a front vowel (e or i, not counting schwa) have been shifted to j and c (the latter has been written as kj or tj),written gj or dj. (A similar event occurred with English, but not as generalized).
例如:
gestern=jistren=yesterday
geben=jaewen=to give
Kirche=Kjoakj=church
Bruecke=Brigj=bridge
Milch=Malkj=milk
recht=rajcht=right
3.低地法兰克语,包括标准荷兰语比利时的弗莱芒语(它与荷兰语之间不是方言和标准语的区别,而是相当于台湾省的“官话”和大陆汉语之间的区别,例如大陆的“软件”与台湾的“软体”,“信息”与“资讯”,亦即弗、荷虽然用词不同,但对应词的发音相同)、荷兰的西林堡语等,所以实质上荷兰语也是一种低地德语,只不过因为政治因素被独立称为荷兰语。一般语言学家认为低地德语是一些独立的语言,而不是德语的一些方言。低地德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受到标准德语的冲击很大。今天在德国北部地区仍广泛使用低地德语。低地德语保存了日耳曼语族中一些比较原始的成分,它们与荷兰语古英语的共同点比同各类高地德语之间更接近。各类低地德语的发音通常比较柔软,e:音和长音比较多。
消歧义
德国北部的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即低地德语区并不在德荷两国的交界处戛然而止,而是延伸至荷兰东部。
历史
德国萨克森公国人连同其语言透过民族迁徙向南方、西南甚至是英国扩散。贝达·菲内哈皮里斯(Beda Venerabilis)称尚居留在德国的萨克森人为古萨克森人,因此古萨克森语为低地德语最古老的发展阶段。古萨克森语经由一块区域向外扩展,即今日含括荷尔斯泰因(Holstein ,不包括东部),施托尔马恩(Stormarn),下萨克森州,威斯特法伦(Westfalen)及荷兰东部之处。百年以来,在Wendland(萨克森人称Wenden为维斯拉夫人,他们讲索布语)还是存有斯拉夫与萨克森语的灰色地带。
由于英国的日耳曼人原先定居于今日北德,因此盎格鲁·萨克逊的方言连同古英语皆和低地德语(古萨克逊语)有着强烈的一致性。中古世纪时,虽然其原先的亲属关系依旧清晰可见,但也因为法语(罗曼语)的干扰以及英语文法日渐减化使得其相同处大大降低。所以英语尚保留着西日耳曼语的基本特征。
伴随着东进(东方殖民)的同时,古低地德语也跟着扩张。然后直至1225年,中古低地德语则继续向东方蔓延。新的语言万花筒产生了:梅克伦堡语(Mecklenburgisch)、波莫语(Pommersch)、南梅克语(勃兰登堡州语,Südmärkisch / Brandenburgisch))、下普鲁士语(Niederpreußisch,并非波罗的海的古普鲁士语)、波罗的海沿岸或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城市与农庄之低地德语。此外,中古低地德语也成功的将丹麦语及北弗里西亚语的分布挤向北方,而将东弗里西亚语推向东福里斯兰(Ostfriesland)。所有新的低地德语区为所谓的殖民书面语或是在文法与字汇上有独特之处的殖民方言。因此,今日在该地区的方言还存有动词变化发音规则相同的现象,如高地德语、西部低地德语,以及在东部、石勒苏益格(Schleswiger Platt) 与东弗里西亚(Ostfriesischen Platt) 之低地德语对于动词“做”人称复数的变化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历史上低地德语通用的领域遍及荷兰、德意志帝国低地德语区以及1945年之前的波兰
之后下法兰克王国语(Niederfränkisch)在荷兰与比利时以书面及文化语言充当为独立国家的象征,相对于标准德语或是标准荷兰语的形式,德国与荷兰境内的低地德语之方言逐渐退化。今日只有在乡下地区才会将此种语言作为日常沟通用。
低地德语持续衰败可分成两阶段。约在16、17世纪之交,首先在书面语的情势上为标准德语所取代。受过教育之市民依从城市及封地的统治者,在书面语的使用也改用标准德语。虽然大部分北德居民在口语上还是既具使用低地德语,但是该语言持续失去功能性与重要性,以致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该社会阶层接受了其他阶层所使用的标准德语。最后,区域古老之语言在实质上变为少数人的日常用语,特别是乡下民众才会使用。
随着社会现代化,低地德语发展及存活的机会越来越渺小。19、20世纪社会发展之过程迫使它成为不受重视的民众用语。工业化与都市化不只大大的限制人们使用低地德语的机会,也促使在区域民众语原应占一席之地的地方语趋衰微与瓦解。透过学校与教育事业之普及与社会生活官僚化及教育民主化最候促进并稳固民众使用之大众语言变为标准德语
长期以来,低地德语受到源自于教堂、学校、政治、文学与科学,与至20世纪家庭之排挤。二次大战以降,大量来自于其他方言区的人民也是该语言在过去50年受到侵蚀的帮凶。地区间想要复兴该语言的尝试却也因为大众媒体推坡助澜快速进展下心有余而力不足。
低地德语曾经是重要的书面语,也是汉萨同盟所使用的语言与长时间为北海与波罗的海的地区的通用语。语言研究者称这些语言史的发展时期为中古低地德语(约公元1200至1600年)。低地德语不仅是书面语,更是当时多样化的方言(现今却难以加以重建)。虽然如此,中古低地德语的书面语直到近代还是可以文件、书籍与证书中看的到其踪迹。当时的语言中心位于汉萨同盟之大城市卢卑克;城市同盟崩解后,低地德语还是在地区层面上继续的使用。
北德的低地德语之书面持续受到标准德语的胁迫而降成方言的水平。汉堡市不来梅直到十年前,低地德语之日常用语在其他乡下的方言衬托下更显得高尚,是往昔高雅书面语最后残存之物。
字源
古低地德语时期,古低地德语在国内并无统一的名字。在拉丁文的篇章可以发现到萨克森语的称呼方式。中古低地德语阶段,低地德语则是被称为是düdesch或是 düde,此为特别为了区分外来语及拉丁语所命名的。因此,在15世纪许多北德的城市存在着这样的语言来和学校中所学习的拉丁语做对比。
若欲将本身的语言来和高地或低地德语有所分别,可以使用上述的语言(unse düdesch, sassesch düdesch 或 moderlike sprake)。15、16世纪最常用的概念则是撒克森语(sassesch),亦称sassesche sprake或加上前缀而成为nedder-sassesch。16世纪以来,也有nedderdüdesch 及nedderlendesch(低地德语)的称谓。
17世纪则出现Plattdeutsch(低地德语)的说法,并使得sassesch等等的名称为Niederdeutsch(低地德语)的命名方式所取代。低地德语的新名源自于荷兰语。最早的佐证可在荷兰代尔夫特城印刷的新约中可见一斑。于标题及前言即指此书是由低地德语所撰写,亦即以明确优良的官话(与较少人可以了解的学校用语做比较)。低地德语的形容词plat并非指未赶上高地德语或是低地的元音转移,而是指清楚明了,众所皆知的意思。方言变体称为是低地(Platt)不仅在低地德语中渐渐普及,西中部德语亦是。
20世纪初,低地语部分还是称为是低地德语(Nederduitsche Taal),由低地语所改革的教派直到20世纪中期还是公认透过低地德语改革的教派(Nederduitsch Hervormde/Gereformeerde Kerk)。新教教会在南非引发重要的潮流,今日亦有这样的称谓(Nederduitsch Hervormde Kerk)。德国则是沿用低地撒克森语来做为低地德语的同义词。另外一个同义词则是Plattdeutsch。两个名词间的差异在于,Niederdeutsch为专业术语,而Plattdeutsch则是民众称谓语。
地理分布
低地德语使用于北德。以本拉特线(Benrather Linie)抑或是稍微北偏的宇丁尔线(Uerdinger Linie)为其最南界。特别东低地德语之等语线今日越往北偏。1984年最后一次大规模针对该语言情况之研究指出,当时使用低地德语者约有八百万人。2006年者最多有5-8百万人会说低地德语。
荷兰东北方的语言变体在历史上隶属于低地德语。但是由于荷兰语为主要的语言并对荷兰的方言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尚有语言学者根据今日方言之情况将它视为是荷兰语的语言变体,而非德语之语言变体。
以历史的观点来看,下法兰克王国语(Niederfränkisch)昔日为低地德语中的一支。今日的语言学主要不再支持这样的看法。因为经由今日之方言情况可知,下法兰克当地的方言与低地德语相似的程度就如同中部法兰克语一般。所以鉴于语言之特征无法将其归类至低地德语。其实这样的观点有些过时,因为根据史料,以前存在着古德语,它的出现将低地德语与高地德语一分为二,这各部份可参见西日尔曼语的部份(Westgermanische Sprachen)。
低地德语区在历史上曾遍及东普鲁士。由于德国民众在二次大战后惨遭驱逐的缘故,现今隶属于波兰俄罗斯的区域中之德语与其方言早已灭绝。而原属于西普鲁士之方言布劳铁语(Plautdietsch)却从乌克兰向世界的不同的区域扩散,使得今日在美国、墨西哥、巴西等都可以看到其踪迹。
将下莱茵语归纳入低地德语中相当的有问题。它应该是下法兰克语的一支。依照语言之类型,下莱茵地区的方言与荷兰方言的亲属关系较邻近的德语来的浓厚。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方言与标准荷兰语以及标准德语越来越接近,以致于今日在下莱茵地区普遍使用德国方言。但是该地区之方言因为未跟上高地德语元音移转(Hochdeutsche Lautverschiebung)的脚步,因而并非高地德语之方言。另一方面,比起低地德语,它也与法兰克王国莱茵语(fränkisch-rheinisch)之方言有较深的亲属关系。对于语言研究者而言,这可能是因为下莱茵区的方言在文学上无法透过低地德语的方言来描写所导致的结果。
语言情况
低地德语对于20世纪之语言学而言颇具争议;由于其功能受局限(只由特定族群所使用)而被划分至方言的范畴,但是大多数使用该语言者却也将之视为是独立之语言。此外,低地德语也非具同质性,是由许多不同的方言所组成。
欧洲议会是承认在德国以及荷兰境内的低地德语为正式的语言且加以保护。德国相关的规定与1999年正式生效。在一些德语联邦国家中明文规定禁止歧视低地德语。因此,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Schleswig-Holstein)当局不只需要用低地德语来回应及提出建议,也须以该语言来回答问题。联邦法院也确立,若向慕尼黑的联邦专利局申请专利时,必须以低地德语提出。而在德国,低地德语(下萨克森语, Niedersaechsisch)是以特殊之地方语言来运行。
在科学的领域中,低地德语已从其他德语之语文学开端中独立出来。多数使用低地德语者始终深信该语言有其独到之处。而低地德语所使用的字汇直至今日与现今的荷兰语几近相同(除了少数的借用字与语言持续的发展外)。此两种语言变体的文法结构也是一致的,不同处只在于发音(德国下莱茵邦(Niederrhein)所使用的下法兰克王国语(Niederfraekisch)为例外,与荷兰语发音较为相近)。
低地德语如同其他方言为适用于家庭的语言。语言学家史提勒马赫(Stellmacher)以不来梅联邦议会议员为例,虽然该议员无法说出流利的低地德语,但是乐于在言谈对话中纳用低地德语的词句用语。借此,他希望可以营造出较好的氛围及拉近与听众及说话对象的距离。在北德邦联之邦议会中,特别是论及低地德语的议题格外的会采用低地德语交谈。这使得议员间的气氛更加的融洽并起缓和的作用。但这也指人们喜欢在谈论较不重要之议题时使用低地德语。虽然低地德语中也有一些严肃的文学以值得思考的戏剧,只是民众在讨论低地德语文学及戏剧艺术较偏爱轻松快乐的主题。低地德语文学及戏剧不仅为人肤浅地做消遣用,且可能是较严肃的这个特点,导致其不自觉偏向冷门。低地德语长期为人局限在私人之主题,使用于非公开之场合及所谓的市井小民的生活环境中,皆是最佳佐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三大体系
历史
字源
地理分布
语言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