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敏,男,1960年生,毕业于
吉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3.12-1996.09 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副主任/副教授。
1996.09-1997.09 美国Texas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访问学者。
1997.09-2000.06 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2000.06- 至今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项目
由他负责开发的汽车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由此获得了2005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正值2009年,负责国家“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与厂校协作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5年里累计合同经费超过500万元。
科研项目(2006-2010)
1)2006.1-2007.12,军用车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已完成待验收,180万,负责人
2)2006-2010,轿车直喷汽油机(GDI)开发(汽油直喷发动机供油控制策略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及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60万元,负责人
3)2006-2010,纯电动乘用车整车产品开发和产业化,863计划,12万元,负责人
4)2007.6-2008.12,Reduced-Complexity Catalyst Model Development,
通用汽车汽车公司项目,35万(5万美元),负责人
5)2007.8-2008.8,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笔式点火线圈,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万元,负责人
主要科研成果(2003-2007)
1)2003年,498柴油机分配泵电控系统研究开发,大连柴油机厂,28万元,完成,负责人;
2)2004年,均质压燃
发动机的研究开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0万元,国家科技部验收,主要参加人;
3)2004年,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5万元,吉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负责人;
4)2005年,我国
汽车工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吉林省高等教育重点研究项目,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负责人;
5)2005年,CNG发动机电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中国一汽项目,9.8万元,完成,负责人;
6)2006年,3.5以下低排放电控汽油机汽车(或轿车)的开发与关键技术攻关,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0万元,科技部验收,负责人;
7)2007年,轻型车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万元,完成,负责人;
8)2007年,摩托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研究,
长春市科技局项目,10万,长春市科技局验收,负责人。
主要著作(2003-2008)
出版教材:
1)《汽车构造》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参编(撰写13.8万字)
学术论文:
1)王云开,于秀敏,柴油机无凸轮轴配气机构,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增刊),EI: 081511196162;
2)李素文,于秀敏,王超,
柴油机单体泵喷射控制EPS系统设计与试验,农业机械学报,2008(1)
3)王云开,于秀敏,梁金广,张丽,陶云飞,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控制策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1),EI:080911124176
4)李素文,于秀敏,陈燕春,柴油机电控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汽车技术,2008(7)
5)梁金广,于秀敏,王云开,高巍,陶云飞,进气预热对电控柴油机起动性能影响的研究,汽车技术,2007.2
6)钟祥麟,于秀敏,梁晶晶,何玲,三效催化器起燃特性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内燃机工程,2007(7),EI: 073710810377
7)于秀敏,唐睿,杨世春,刘乐,汽油机与LPG发动机冷起动特性试验,农业机械学报,2007(4),EI: 072210628465
8)梁金广,于秀敏,起动结束标志转速、供油量和环境温度对电控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5),EI: 074110859559
9)杨世春,李君,于秀敏,于航飞,郭孔辉,混合动力汽车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模糊智能PID控制,汽车技术,2007(6)
10)梁金广,于秀敏,高跃,王云开,于洪洋,宫宝利,电控柴油机起动油量脉谱的优化,内燃机工程,2007(8),EI: 073710810377
11)黄海珍,陈海波,苏俊林,于秀敏,煤与
生物质混合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节能技术,2007(1)
12)黄海珍,于秀敏,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Coal,2006 5th Inter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能量 Technology,2006
13)黄海珍,于秀敏,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化工进展,2006,增刊
14)杨世春,于秀敏,LPG单一燃料电控发动机的冷起动控制策略研究,内燃机学报,2006(6),EI 070410388130
15)杨世春,于秀敏,唐睿,刘乐,
液化石油气单一燃料电控发动机的起动控制策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S2,增刊,EI:064310200692
16)于秀敏,曹珊,李君,高莹,杨世春,钟祥麟,孙平。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机械工程学报,2006(11),EI:070310361836
17)董伟,于秀敏,张友坤。汽车下长坡时发动机制动CVT控制策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5),EI:064510226319
18)曹珊,于秀敏,李君,杨世春,钟祥麟,孙平。混合动力汽车辅助动力单元控制器接口
设计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4)
19)高莹,于秀敏,李君,杨世春。
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三效
催化器的温度场和转化效率试验,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4),EI:063710111245
20)杨世春,于秀敏,董伟,钟祥麟,唐睿. LPG发动机怠速控制的研究,汽车工程,2006(1)
21)曹珊,于秀敏,周学文,赵强,陈燕春,赵东风。混合动力汽车CAN
总线系统智能节点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15)
22)Yu Xiumin.Calibration study o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management system lf diesel engine. Proceedings of Actual problem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Far Eastern Scientific Engineering Conference, Russion, 2005, 5
23)钟祥麟,于秀敏,王惠萍,唐睿,点火能量对LPG小型点燃式
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5),EI:05389375155
24)曹珊,于秀敏,高莹,孙平,
李颖。 CAN
总线在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中的应用,汽车技术, 2005(6)
25)杨世春,于秀敏,钟祥麟,唐睿,梁晶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动机瞬态工况试验数据高速采集系统,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EI:05259171280
18)李晓英,于秀敏,李君,吴志新。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2),
EI:05169051451
26)李学民,于秀敏,高跃,张建锐。闭环控制喷油定时实现柴油机排放性能优化的试验研究,内燃机工程, 2004(6), EI:05088854111
27)于秀敏,李学民,张建锐,高跃。柴油机分配泵电控系统的标定,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3)
28)李学民,于秀敏,高跃,张建锐。电控柴油机起动工况的标定匹配研究,车用发动机, 2004(4)
29)杨世春,于秀敏,设置涡产生器的顺排圆管管板式板芯的换热特性,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4,增刊
30)谭文春,沈利芳,于秀敏,卓斌。二冲程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试验研究,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03(4)
31)谭文春,沈利芳,于秀敏,卓斌。二冲程汽油机电控系统的试验研究,内燃机工程, 2003(5)
32)罗滇生,姚建刚,何洪英,钱耀义,于秀敏。二冲程汽油机数字式CDI点火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获专利情况
双轴四轮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200720093126.3,实用新型,2007-09-07,中国,已经应用。
教学成就
于秀敏指导过国外访问学者1名,博士后3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23名,国外硕士留学生1名以及25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他负责指导新留校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莹、杨世春与董伟3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他们的科研、授课、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目前,高莹与杨世春2位老师,都已经成为了本专业的青年骨干,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主讲课程
他主讲“内燃机学”“汽车
发动机原理”与“教授专题”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等研究生课程。为研究生开设的“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经过充分的“考证”,在课程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根据课程特点,于秀敏作为主编出版了交叉学科、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教材,并获得上海发展
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
三等奖。他一直在担任“内燃机学”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在课程建设、大纲制定、教法研究、教改、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公认。2001年以来累计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
教学探索与改革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于秀敏勇于探索与改革,负责完成了
吉林省重点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我国汽车工业跨世纪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该项目于2001年6月通过
吉林省教育厅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吉林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教学与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应用。他所撰写的相关论文已经于2001年10月在“第一届国际
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
于秀敏说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几次公派出国学习和合作科学研究,都能放弃国外优厚生活待遇与高薪的诱惑,按期回国,又多次拒绝了
清华大学的聘请,放弃了高薪水、厚待遇,甘愿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并称“没有后悔过”。对利益的取舍,他笑称自己的思想有点“落伍了”,还情不自禁地说:“难割舍,难放下学生”。这样的难割舍使得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在国内相关专业中名列前茅。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双向选择时,于秀敏一直都是本专业中被选次数最多的导师之一,也是所在学科各层次学生最多的导师之一。
教学过程
于秀敏谦虚地将他在学生中受欢迎归因于他多年来一直分管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工作,“与学生接触多”。
接受记者采访时,于秀敏刚下课便从教学楼匆匆赶来,可是就那么一会儿工夫,他就耐心地为一个想要出国的学生解答了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如何联系导师等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外兴趣,于秀敏常年担任“汽车爱好者协会”指导教师与“汽车营销协会”的顾问,指导会员的学习与工作。他多次义务为学生作各种主题报告。为“汽车营销协会”作过“WTO后汽车发展与技术对策”的学术报告,为“汽车爱好者协会”作过“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方程式赛车”以及“WTO后汽车技术发展”等报告;结合学院学风建设,为学生作过“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结合研究生培养,与研究生共同进行过“如何成才”专题研讨;结合素质教育,与本科生开展了“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讨论;结合学生学风差的问题,举行了“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讨论会;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为广大学生作了“美国大学学习生活”等报告。
教学理念
于秀敏告诉学生:“有事情尽管来找我”,他每天都要多次查看邮箱,生怕把学生的事情给耽误了,而学生的来信和问题,他“都给回复、回答或想法子解决”,可他却总在表示“有很多还没做到”。在他心目中,学生是他的“朋友”“孩子”,要“用真心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学生”。他在积极关心学生生活、自觉做后进青年教师
社会主义工作、帮助学风差的班级建立良好的学风、关心学生的成长以及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等方面,享有极高的威望。
社会活动
兼职情况
1、 2006年
中国内燃机学会汽油机煤气机分会副主任。
2、 2006年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编辑委员会委员。
3、 2005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
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
4、 2004年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第一届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
5、 2003年《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
6、 2003年全国汽车标13、准化委员会
发动机分技术委员。
7、 2002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发动机分会副主任。
8、 2002年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学校机电类教学委员会委员。
8、 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学校机电类教学委员会委员。
获得荣誉